唐岩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管虎导演的新作《狗阵》,作为一部在第77届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它超越了传统叙事的框架,以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探讨了人性、自然以及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狗阵》创造了一个名为赤侠镇的破败小镇,这个空间不仅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是电影的真正主角。小镇的荒凉、风滚草的肆虐、拆迁的威胁,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层次的地理与心理空间。这个空间是人物诞生的摇篮,也是他们命运的囚笼。电影的动作性,或称之为反应性,是《狗阵》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彭于晏饰演的主人公二郎,通过身体语言而非对白来展现其内心世界。这种对身体性的反应强调,剥脱了语言的优越性,让人与狗、自然与文明之间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关系。电影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即时的、碎片化的,它们各自独立,共同构成了电影的本体特征。《狗阵》中的多重镜像,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深层次的文化与心理的反映。电影通过动物形象的布置,隐喻了自我“再出发”的问题。二郎与黑狗之间的关系,是电影中最为重要的镜像之一,它们共同经历了从冲突到和解,从孤独到陪伴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经验的再现,也是对人类在自然和文明交织中的处境的深刻反思。电影的结尾,伴随着日全食的奇观,小镇的动物们获得了短暂的自由,而居民们则沉浸在对天文现象的观赏中。这一超现实的场景,不仅打破了人与动物的传统界限,更是对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挑战。《狗阵》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电影世界。它不仅是一部“Cinematic”的电影,更是一部深刻地探讨了人性、自然和文明的电影。在这个世界中,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空间、每一个视觉隐喻,都是对人类存在状态的思考和质疑。《狗阵》是对电影艺术可能性的探索,也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刻的“再出发”。(编辑:赵敏)
2023年
导赏:电影《老枪》是导演高朋首部独立执导的长片,影片描绘了东北80年代工厂凋敝大环境下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和人性纠葛,围绕退役射击运动员顾学兵在爱情与生活中的种种波折,构筑出时代浪潮下一群人在压抑与茫然中挣扎并试图寻找命运出口的生存群像。故事发生在一个经济转型期的东北小镇上,这里曾经辉煌一时的老工业基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的急剧转型将这座曾经繁荣的工厂推向了破产边缘,片中的混乱和暴力,正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它呈现了社会在转型洪流中迷失方向,个体在衰退中无助地与命运抗争。影片情节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聚焦人物的生活和背景,展现顾学兵、耿晓军为代表的角色困境;后半部分逐渐转向惊悚情节,暴力与道德的冲突愈加尖锐,紧张感也随之升温。奉林铁合金厂是曾经辉煌的钢铁巨头,现在沦为一座破败的废墟。锈迹斑斑的机器,摇摇欲坠的厂房,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这个地方不仅是故事的舞台,更像那个时代中国东北乃至整个国家社会阵痛的缩影。工厂衰败引发了工人和保干之间的紧张对立。腐败的工厂管理层大肆盗窃倒卖国有资产,普通工人为了生计开始小偷小摸盗窃工厂物资。影片的导演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富有表现力的场景安排,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怀旧情绪。影片的英文名《ALongShot》是一个远景,同时又是在一个很长程的很远距离的进行某一种射击。祖峰老师自己的表演和这样的一个角色都是在一个相对远的位置,对着某一个目标,靠着某一种枪感,然后一枪入魂。影片深刻聚焦于犯罪与救赎的主题,细腻地刻画了角色在面对道德困境时的内心纠葛与自我救赎之旅。这一过程,不仅是对人性光辉与阴暗面的深刻挖掘,也是对人性潜能与救赎力量的无限颂扬。近年来,“东北文艺复兴”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关注,涌现出一批描述东北往事的影视作品,如《平原上的火焰》。而《老枪》也承载着这样的时代记忆,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影片通过顾学兵的视角,展现了东北地区在八九十年代的社会转型期中,人们生活的变迁与阵痛。《老枪》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像是一种对过去时代的深刻追忆。影片通过顾学兵的故事,探讨了人在时代巨变中的无力感与坚守。影片最后一枪象征着一种释放,也是一种告别。影片在这一刻将观众带回到那个破碎而又充满希望的时代,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人为了尊严和信仰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编辑:赵敏)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