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云来

Yunlai Xin

有片源
2025年
2022年
导赏:影片改编自书海沧生同名网络文学小说,以温衡和言希的情感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人之间复杂而深刻的感情纠葛。作为一部青春爱情题材影片,该片延续了少男少女的校园恋爱模式,将人物放置于校园空间强调初恋情感的萌芽与成长,通过组织校园霸凌、英雄救美等故事情节促进人物之间的情感流动。除此之外,影片也通过家庭空间塑造人物性格,以原生家庭的破碎和不完整衬托人物稀缺的情感,催生了青春期的焦虑、迷茫和困苦,从而为纯洁的爱恋提供契机。温衡实际上是以“闯入者”身份进入空间关系和人际关系,无意之中闯入亲生父母家庭,引起家中养女的嫌隙,从而成为血缘关系的破坏者,接着又以“闯入者”的身份进入言希的空间,而言希作为一个远离父母独自生活的人,外表倔强但内心寂寥,温衡的存在补偿了他的情感需求,从而成为陪伴者。于是,在校园空间和家庭空间的加持下,有着残缺心灵的双方互相慰藉,并以此为依靠,从而生发出独属于青春时期的真挚情感。虽然校园恋爱常以“才子佳人”式的爱情童话结束,但成人之间的恋情更多倾注了虐恋元素,通过“虐”的特质保留“恋”的新鲜度与持久性。影片在改编过程中保留了原著的伤痛叙事,通过家庭变故、精神疾病折磨和多年杳无音讯等情节促成恋人双方逐渐远离的境况,人物的虐情开始形成,言希的决然分别使温衡坠入处于失衡的封心锁爱状态,两人的情感被冰冻僵化,从而使痛苦情绪一直得以保留,人物处于反成长的状态,而后续情节的恋人回归、双向奔赴才将此僵局打破,营造出一丝甜蜜气息。但影片最后生离死别的设定打破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天人永隔使虐恋情绪高涨,更增添了一番悲剧意味。(编辑:州文)
导赏:电影《暗恋·橘生淮南》是八月长安“振华三部曲”系列之一,自2017年同名小说问世以来,便以其青春文学细腻的情感刻画与深刻的心理描绘,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基础。“振华三部曲”作为一个共同的IP品牌,其成功之处在于构建了一个既独立又相互交织的青春故事场域。影片片名《暗恋·橘生淮南》基本地概括了影片的青春爱恋的情感基调。前半部分“暗恋”直接点明了影片的主题——一段默默无闻、深藏心底的恋情;后半部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则巧妙地借用古语,寓意着爱情与环境、机遇的紧密关联,同时也预示着主人公情感命运的波折与变化。电影版《暗恋·橘生淮南》在改编过程中进行了适度的创新。原著中洛枳这一角色的复杂性与独特性,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她的暗恋心路历程成为小说的灵魂所在。电影中对人物情绪的层次进行简化,使得洛枳的形象更加普世化、大众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角色的独特魅力,也引发了书迷的争议与讨论。影片在叙事视角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既保留了原著的女性视角,通过旁白直接展现洛枳的内心世界,又巧妙地融入了男性视角,使得盛淮南的情感变化得以展现。叙事视角的转换丰富了影片的叙事层次,从不同视角感受到两位主角的情感纠葛与心理变化。尤其是在影片后半段,当盛淮南的情感逐渐明朗化,而洛枳仍处于不知情的状态时,这种视角的转换更是加剧了故事的张力与情感的冲突。《暗恋·橘生淮南》作为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作品,此次电影版改编较为冒险,但作品的影视化表达仍然有贴近观众审美的突破。(编辑:婧怡)
2021年
2018年
导赏:《悲伤逆流成河》首次以校园霸凌为题材,填补了近些年来国产电影在“校园欺凌”这一题材的长久空缺。通过主人公易遥的视角,展现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诸多隐性和显性暴力时的复杂心理状态。电影没有采用复杂的叙事技巧,以线性叙事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展开,通过易遥的视角,让观众直接地体验到校园霸凌的残酷。其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和他们之间的人物关系充满了对比和互文,如易遥与齐铭、易遥与顾森湘、易遥与唐小米、齐铭与顾森西等人物形象之间的对比,展现了不同成长境遇的青少年在校园霸凌中的不同角色和心态,共同构成一副性格色彩丰富鲜明的青少年人物群像。电影对校园霸凌进行了态度鲜明的批判,它揭示了校园霸凌的严重性,展现出个体处在群体结构性暴力之中无奈和无力,通过丰富的群像故事,展现了校园霸凌的多面性,包括施暴者、被施暴者、旁观者以及挺身而出的反抗者等等,使得观众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观察和思考的视角更加全面。《悲伤逆流成河》自2018年上映以来,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影片聚焦校园霸凌这一社会问题,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许多观众在看完电影后,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以及对校园暴力视若无睹的冷漠态度。影片的票房表现也超出了预期,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这一题材的关注和认可。(编辑:许雨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