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梓杉

Zishan Rong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灿烂的她》是一部充满治愈力量的温情电影。故事发生在现代都市背景下,惠英红饰演的江秀枝是一位善良且宽容的奶奶,与失踪十二年、突然归来的孙女徐嘉怡之间,展开了一段温情故事。两人的这场重逢,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血缘重逢,而是基于一次意外的身份错位与心灵的相互救赎。影片将身份探寻与情感救赎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与不断成长。影片主角之一惠英红是在影坛深耕多年的实力派女演员,凭借自身精湛的演技和对角色深刻的理解,使得角色非常接地气,并且在角色中融入了对过往的释怀与对未来的期许。而刘浩存饰演的徐嘉怡,则以她清新脱俗的气质和细腻入微的表演,成功塑造了一个从迷茫到坚定,从逃避到面对的少女成长形象。《灿烂的她》在生活流的叙事方式中穿插闪回,使得这样温情的影片同样充满了悬念感,让观者随着故事线不断探寻着徐嘉怡的真实身份。电影通过一系列充满温情的日常片段,逐步构建起祖孙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影片在细节处理上尤为用心,无论是家中温馨的布置、奶奶为孙女剥出黄花鱼的鱼肉而自己吮吸鱼头,还是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关怀与依赖,都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真实而又动人的生活气息,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角色内心的情感波动与成长轨迹。在亲情线之外,影片还巧妙地融入了一条成长线。徐嘉怡的归来,不仅是对江秀枝的一次救赎,也是她自我救赎的开始。在奶奶的关爱与引导下,她逐渐学会了面对自己的过去,勇敢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义务。最终,两人都实现了内心的救赎与情感的升华。(编辑:婧怡)
2021年
导赏:陈正道,这位华语悬疑电影的代表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心理挖掘,再次为观众带来了一部沉浸式的悬疑电影——《秘密访客》。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和思考。正如陈正道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这部电影是他“直面自己内心恐惧”的作品,它不同于以往的悬疑片,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心理的挖掘。《秘密访客》的故事围绕一个看似和睦的家庭展开,一位陌生客人的加入,打破了原有的平静,随着记忆之门的再次开启,家中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影片的海报设计巧妙,以全家福的形式呈现,却透露出一种诡异和不安,每个角色的表情和站位都暗含深意。陈正道导演在影片中巧妙地设置了多个视角,观众可以从不同角色的视角去拼凑和解读这个家庭的秘密,这种多维度的叙事手法,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复杂性。在《秘密访客》中,光影被用来有意营造一种家庭氛围,这种氛围既有实体的家居装饰,也有通过光影变化带来的心理感受。影片中的主场景——汪家的别墅与地下室,通过特殊的布光手法,为观众制造了一种心理上的惊悚感。这种氛围的营造,不仅让场景成为故事发生的附着地,更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光影在影片中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映射权力关系。通过光影的变化,影片展现了家庭内部的权力结构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汪先生作为家庭的主导者,他的白色衬衫在光影的映照下,形成了一种高调的轮廓光,象征着他在家庭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其他家庭成员则多穿着深色服装,被笼罩在不同程度的阴影中,暗示了他们在权力结构中的从属地位。导演在《秘密访客》中还尝试了一种新型的“柔性悬疑电影”,他不再追求传统的反转和解题的快感,而是希望通过影片让观众直面内心的恐惧,体验一种更为深刻的心理惊悚。这种类型的电影需要观众更加投入,去感受角色的情感,去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尽管在口碑上褒贬不一,这部电影依旧是一部充满深度和专业精神的悬疑电影,它不仅在剧情和角色塑造上下足了功夫,更在心理层面上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编辑:赵敏)
2020年
导赏:《再见吧!少年》根据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14岁少年王新阳为了音乐梦想和挚爱的亲人朋友与白血病作斗争的故事。王新阳是一个乐观积极的少年,和绝大多数少年一样,王新阳积极乐观,对音乐有着追求与梦想,有着幸福的家庭和快乐的校园生活,白血病的带来打破了他美好的未来。影片不仅聚焦了亲情与友情,也给人以生命的思考与启迪。电影以王新阳为主线,展开了三段关系的发展,与父母之间的双向救赎,在患病期间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父亲带来的精神支撑,都让这个脆弱的少年拥有了更强大的力量,为了让父母未来的生活幸福的走下去,给父母布置了任务,是对自己梦想的实现,也是给父母面对未来的勇气。与病友之间的陪伴,从一开始的抗拒到最后逐渐与大家打破壁垒建立了信任与友情,几个小伙伴在医院的天台创立了一个名为“TooYoungtoDie”的乐队,还成功在医院举办属于他们的演唱会。这看出了少年们对于困难的坚强以及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一场特殊的演唱会温暖的人心,更带来了超过音乐本身的力量。最后是和糖糖的珍贵感情,或许是年少青涩的感情,化名的支持与陪伴,默默的陪伴与支持,默默拍下的背影,带着祝福的平安符,都是属于他们青涩感情的美好体现与象征。在角色塑造方面,刘敏涛将作为母亲的心痛与挣扎演绎的生动形象,在儿子复发后,她在主治医师面前从否认、愤怒、质疑到接受、乞求和宣泄的情感递进,还有病急乱投医地寻觅各种奇怪土方子的轻微神经质和强势,折射的是她脆弱的意志即将瓦解。在儿子房间里抱着儿子校服的哭戏,也能让人感受到一个母亲的肝肠寸断。与此同时,荣梓杉也演出了少年的成长,在面对不愿意剃头的时刻,以及说出:做你们的儿子是最好的生日礼物,都是一个少年的坚韧与成长。惊喜的是,影片由陈楚生惊喜加盟,影片对于演唱会部分的设计体现出更加符合大众市场文化的改编。(编辑:王晶)
2018年
2017年
导赏:《我是医生》根据“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他多年如一日,不顾高龄,奋战在手术台上的故事,表现了吴孟超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时时闪光的人格魅力。作为一部传记片,编剧没有拘泥于人物传记套路塑造人物,并未将全部的笔墨用在描绘吴孟超这个人物,而是将吴老几位学生的特点凝聚起来,艺术化的塑造出二号人物赵一涛,他与吴孟超构成了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一组人物关系。事实证明,这种用深刻的人物关系诠释人物内心的方法十分有效,人物的性格张力更加饱满,戏剧冲突也更为自然。在故事中,编剧摒弃了宏大叙事的创作手法,以吴孟超想搭建基础研究平台作为主线,他希望自己的得意门生赵一涛能够在扩大实验室规模上出力,但对于擅长外科手术的赵一涛而言,离开手术室去实验室,研究被普遍质疑的细胞治疗对他的事业毫无益处。对此,吴孟超也了解自己学生的所思所想,并把自己对于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急切心情表达了出来,正如吴孟超对现实中癌症没有被攻克的回应,“有人、有平台,基础研究就能开展下去,20年、30年、40年总能解决问题。到那时,我在天上看。”而另一条故事线则在吴孟超和患癌症的女儿之间展开,他打破了医学界医生不为亲人做手术的惯例,将女儿当做普通患者医治,弘扬了他勇于突破常规的高尚医德。《我是医生》以尊重事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成功刻画出吴孟超的报国情怀,也用符合当下观众审美需求的艺术手法增加了代际传承的意义,对国产人物传记片领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编辑:方舟)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