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消失的她》由朱一龙、倪妮、文咏珊主演,是在陈思诚监制下由崔睿、刘翔导演的热门悬疑电影。本片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讲述了穷小子何非因沉迷赌博,竟害死富家妻子李木子骗取保险费,最终被其闺蜜陈麦破获真相的故事。通过将叙述视角在何非和陈麦之间不断切换,电影以嵌套递进的结构巧妙地交代信息,并有意误导产生何非因精神分裂失忆、李木子在国外遭遇拐卖、两人关系恩爱纯洁等假象和猜测,随后以“潜水服”这一破绽为切入点,层层揭露出关于爱情、贪欲、阶级的人性真相,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并契合了当下观众对反转快感的追求。影片始终以弱逻辑、强设定的快节奏叙事,让观众在充满悬念和意外的情节中感受到推理的乐趣,并利用东南亚海岛风情、畸形秀、梵高画作等视觉奇观激发了观众的强烈好奇。片中运用了绘画、戏剧、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不仅让审美形式更加丰富,也有效地拓展了叙事主题。其中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海底星空”是剧情的关键所在,而其原作梵高《星空》中蕴含的浪漫、死亡、精神错乱等元素也与影片内容有所对应;陈麦所学的戏剧专业,让《消失的她》戏中戏的展开顺理成章,使观众获得剧本杀般刺激的观影体验。电影《消失的她》创作团队紧跟社会热点,将婚姻危机、真相反转、阶级差异、赌瘾难戒等新闻话题用类型化的电影语言组织拍摄,并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多渠道宣传发行,在社交媒体上引爆话题流量并最终实现票房转化,在2023年暑期档斩获35亿元票房的好成绩,既契合了观众心理又赢得了商业效益,是国产悬疑电影中的佳作。(编辑:曾奕琦)
2021年
2015年
导赏:《滚蛋吧!肿瘤君》是韩延导演“生命三部曲”的首发作品,电影给大众传递了人性的乐观与生命的厚度,从现实出发,改编自真实事件及漫画原著,影片用温情的主线,传递熊顿精神,感染无数读者与大众,为大家提供了精神动力和力量,人的生命有长短,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有限生命中,实现生命的意义,挫折也是生命中无法逃避的课题,积极乐观的心态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熊顿的人物塑造,当观众开始试着期待29岁的她会有怎样的丰功伟绩时,画风一转,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个在大街上摆出怪异姿势挡住别人路,在马路上横冲直撞的呆萌形象,为古灵精怪的人物设定做了铺垫。她积极乐观即便面临事业和失恋的双重打击依旧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朋友知道患病崩溃隐瞒的时候,熊顿反而乐呵的宽慰朋友的悲伤,遇到喜欢的梁医生也是散发魅力,大胆追爱,将自己的痛苦经历都转化为她笔下的可爱漫画。影片并未通过塑造一个伤心欲绝的患癌病人及绝望的家属的形象来表达癌症带给主人公的痛苦,而是通过这样一种诙谐的方式既让观众走进熊顿的世界,又巧妙地化解了悲伤,进而传递给观众一种面对疾病乐观向上,面对生活积极勇敢的态度。与此同时,影片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呈现的活灵活现,当熊顿发现自己的恋人与其他女性约会而欺骗自己时,她冲出餐厅,整个世界都因为她内心的悲伤,化为冰雪世界。将本来存在于她内心的主观情感视觉化地呈现在了银幕上,使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充分与主人公产生共情。当熊顿知道自己身患癌症后,头脑中呈现的画面是《行尸走肉》中,众英雄对抗僵尸的场景,幻想着自己是剧中的英雄,保护着自己和大家。与梁医生的单向感情也是通过偶像剧的桥段,慢速呈现,为冰冷的抗癌过程增添了一丝温暖。影片对心里蒙太奇的手法也是多次体现,第一次运用于熊顿关于自己的一个喷嚏对于世界的影响,这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想象,饶有趣味。当熊顿发现男朋友劈腿时,心理蒙太奇被第二次运用,此时她眼中的一切开始结冰,房屋、路人、景物,这是她当下内心的最真实写照。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为影片增添了许多喜剧色彩。影片除了对塑造熊顿乐观精神之外,朋友的陪伴与支持,也成为熊顿一路坚强的坚实依靠。老郑、艾米、小夏和病友夏梦是熊顿生活困顿之时和抗癌之旅最坚定的支柱,这些朋友用行动对友情做出了最本真的诠释。帮她找渣男解气,一起压马路,一起疯狂,一起剃头。虽然并未挽回她的生命,但给了她一段快乐的抗癌时光,宽慰了她强大外表下那颗脆弱的真心,也给了观众一些暖心的慰藉。(编辑:王晶)
2011年
导赏:电影作品《钱学森》,是我国优秀的主流人物传记电影,它摒弃了以往浓厚的说教意味,而是塑造了一位具有独特的个性、丰富的人格张力与鲜明的民族价值追求的钱学森形象。钱学森用其一生对中国航天航空等事业的付出令人感动不已,本片全方位地展现了其非凡的爱国理念、敬业精神与爱情故事,对其妻子蒋英、导师冯·卡门、好友罗友来等人物形象的刻画同样立体而生动,带领观众走入钱老那传奇的一生。如何把握钱学森回国前复杂的人生经历?影片着重于“情感”二字,在钱学森人生经历中穿插讲述着其与夫人蒋英的爱情故事,家国同构,以小爱见大爱。在钱学森被羁押时,蒋英与杜布里奇前去探视,此时钱学森用沉默表达着对美国政府的愤慨,随后蒋英焦急地用中文询问着钱学森吃穿用度的情况,一旁的看守突然发言责令二人讲英语,而蒋英毫不客气地回道:“我俩都是中国人,你难道看不出来吗?”临走时,钱学森终于讲了一句话,他对妻子说:“我爱你。”这一句句台词与细节,无一不传达出夫妇二人共同的民族信仰与气节,相当真实与动人。归国后,影片对于复杂的工程建设与时间线,选择以一个个细节去展现其中的艰辛困苦,以及“苦中作乐”、不断进步的人民精神。比如其中一个细节:一位女研究员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而变为色盲。茫茫大漠、一穷二白,钱学森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远离妻子与孩子,开展了长达数年的研究。“学问像森林”,影片中聂荣臻和士兵们如此形容钱学森,钱学森的人格魅力穿透时间、穿透银幕,长久地感染着我们,这部优秀的传记片也使观众获得了一种社会浮躁状态下久违的民族精神的洗礼与人生价值追求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