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明

有片源
2016年
导赏:《大唐玄奘》是一部由霍建起执导,的历史题材电影,该片以唐朝高僧玄奘的西行取经故事为蓝本,通过现代电影艺术手法,将这一史诗般的历史事件重新呈现于大银幕。《大唐玄奘》以其独特的视听美学风格,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霍建起导演在影片中巧妙运用光影变化和色彩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古朴又神秘的氛围。电影中大量使用长镜头和慢镜头,不仅展现了西域广袤无垠的自然景观,更深化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特别是对主人公玄奘的心理描写,通过细腻的表演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意志。再者,《大唐玄奘》力求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作。电影剧本基于《大唐西域记》等历史文献,真实再现了玄奘取经的艰难历程。影片中的玄奘形象,摆脱了传统《西游记》中的神话色彩,更加注重对历史人物的真实塑造。导演霍建起在处理这一题材时,坚持了对历史事实的尊重,避免了过度戏剧化的改编,使得影片在传递历史信息的同时,也具有了较高的艺术价值。黄晓明饰演的玄奘,以其内敛而坚定的表演,成功塑造了一个既具有宗教情怀又充满人性光辉的高僧形象。徐峥、罗晋等演员的加盟,也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戏剧张力和人物深度。每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心戏,使得整部电影的人物关系更加丰富和立体。在音乐和声效方面,《大唐玄奘》同样表现出色。影片的音乐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感,与画面和叙事完美融合,增强了电影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特别是王菲演唱的片尾曲《心经》,以其空灵的声音和深邃的歌词,为影片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庄严的色彩。《大唐玄奘》不仅是对中国古代高僧精神的赞颂,更是对中印文化交流的一次深刻反思。玄奘西行取经的事迹,不仅是一次个人的宗教修行,更是一次跨文化交流的壮举。电影通过玄奘的视角,展现了唐朝时期的文化自信和开放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于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互鉴的重视。影片中,玄奘与各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体现了文化融合的力量和美丽,为今天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现代启示。值得一提的是,《大唐玄奘》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作为一部中印合拍的影片,它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的艺术魅力,也为世界观众提供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精神的窗口。影片的国际影响力,体现了中国电影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和传播力量。(编辑:赵敏)
2011年
导赏:电影《郭明义》采用纪实手法拍摄,以郭明义两次为白血病患者寻找造血干细胞配型过程为主线,穿插主人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将其成长历程、工作经历和生活片段搬上大银幕。影片力求还原郭明义的家庭和鞍山齐大山铁矿的工作环境,在此基础上,透过一个个真实的细节,讴歌了郭明义扎根基层的崇高品质,充分展示了当代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在刻画郭明义角色上,主创人员从鞍钢对角色的影响、父子间的传承、雷锋的榜样力量三部分着手,深入发掘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郭明义能够坚持做到几十年如一日不间断地践行着对党和人民忠贞的精神根源。郭明义从军队转业进入鞍钢工作,做过多个岗位,最终还是坚持在基层,和一线工人们在一起工作,还采取自学的方法学技术,提升岗位技能,爱岗敬业、勤于学习也成为郭明义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能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郭明义》中的郭明义是“平凡的英雄”,影片消除了英雄与群众的距离,让英雄走下神坛,把英雄还原成一个真实的可敬的人。对于郭明义的所作所为,他的家人也曾经历了抱怨、从不理解到支持的过程,周围人心理历程的变化也助推主角的行为更加真实可信。英雄也在不断地感召群众,《郭明义》中,郭明义从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着手,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工友被他的事迹所感染,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队伍,深刻影响了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活动中。电影《郭明义》也是导演陈国星继《孔繁森》《第一书记》后的另一部个人传记片,也成为他个人作品谱系中重要的一环。(编辑:方舟)
导赏:《饭局也疯狂》是由中国电影集团和中联华盟在2012年联合出品的贺岁喜剧片,导演尚敬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犀利的现实洞察力,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饭局大战”——众笑星扮演身份各异的12个“食客”在12个小时内围绕形形色色的“饭局”发生各种爆笑故事。在片中饰演“掌柜”的刘桦介绍说,“这部影片菜品丰富:性感美女、名利纷争、金钱圈套、幕后交易、情欲纠缠、动作场面,更多的是喜剧,足以令观众眼花缭乱。” 本片的导演尚敬,是国内著名的情景喜剧导演,他执导过多部电视剧和电影,其中《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传》等电视剧在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在《饭局也疯狂》中,尚敬继续延续了他的喜剧风格,但在电影制作上力求创新和突破,他选择了与编剧俞白眉合作,台词对白少了些“文痞”味道,但剧情推进中多了矛盾冲突。各种意料之外意想之中的大事小情此起彼伏,层层布局拆局,“饭局、情局,骗局、困局、死、迷局”,最终局未散,酒已凉,各人命运已经被乾坤大挪移版改变了去向。饭局,应以解馋之用,但中国人却将饭局文化延伸开来,它不仅是一种社交方式,更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饭”退于次,“局”的作用被无限扩大,人们怀揣着各种目的,让各种所谓“饭局”几乎浓缩了整个社会的万种风貌。《饭局也疯狂》,就是要以“饭局”探社会百态,窥人生百种,一整个“饭局”下来,胃没有什么感觉,心却百味陈杂。(编辑:路明)
2010年
导赏:《山楂树之恋》以真实的故事和畅销小说为蓝本,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艺术表现,讲述了在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饱含理想的时光中,一段纯真而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影片摒弃了复杂多变的叙事手法,转而采用线性叙事,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缓缓铺陈出静秋(周冬雨饰演)与老三(窦骁饰演)之间那段纯真无瑕的爱情故事。一个是纯真善良、勤奋好学的少女,是那个时代无数少女的缩影,对爱情既憧憬又畏惧,对未来既充满希望又充满迷茫。而老三,则是一个温柔体贴、才华横溢的青年,他的出现为静秋的生活带来了色彩与希望,他的爱无私而深沉,让人动容。无论是静秋初遇老三时的羞涩与不安,还是老三在病床上对静秋深情的告白,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真挚与纯粹。没有热烈的拥吻,没有直白的情话,但每一个眼神的交流、每一次手指的触碰,都激动人心。善用光影色彩的张艺谋导演在《山楂树之恋》中采用过于华丽或浓烈的色彩搭配,采用淡雅、朴素的灰色、蓝色、绿色、白色等,而是维持了影片朴素干净的基调。这种色彩运用策略不仅与影片的纯爱主题相契合,也更为贴合独特的时代背景与含蓄纯洁的人物情感。山楂树作为贯穿全片的象征性元素,不仅见证了静秋与老三的爱情萌芽与成长,也寓意着那段爱情虽短暂却刻骨铭心的美好。随着故事的推进,每一次山楂树和山楂果的出现都仿佛是情感的催化剂,是独属于过去时代的纯情告白。(编辑:路明慧)
2008年
2004年
导赏:《十面埋伏》是张艺谋继《英雄》后“趁热打铁”,又一部享誉中外的武侠巨制影片,由刘德华、章子怡、金城武领衔出演一场浓墨重彩的爱恨情仇。作为张艺谋导演奉上的视听盛宴,与表现“形而上的一统天下”的前作相比,《十面埋伏》展现了“形而下的儿女情长”;当秦王刺客们对于自己作为棋子被“天下大义”运筹帷幄而并无意识时,小妹与两位捕头却义无反顾地反抗身为棋子的命运,为爱情出生入死。片中三个主要人物分属庙堂与江湖两大对立集团,起初金捕头与小妹各自心怀鬼胎,在亡命天涯之间暗生情愫、两心相悦。他们之间的爱情萌发于个人生命体验真切的碰触,以鲜明的青春姿态跳脱出了一切江湖规矩、武侠大义乃至历史宿命的局限,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武侠精神。花海、竹林等美景渲染出缠绵悱恻的氛围,让观众在赏心悦目时也怦然心动。“牡丹坊”是《十面埋伏》最为人称道的场景,雕梁画栋、长廊华屋中,乐工伶人怀抱琵琶鱼贯而入,歌伎宾客四周环坐,章子怡所饰头牌盲女以翩然水袖起舞击鼓,以《佳人曲》和“仙人指路”的歌舞倾倒众生、艳压群芳。雍容华美的画面以“敦煌色”红蓝绿为主色,金色点缀调和,似用工笔精心勾勒,又以层次丰富的镜头设计和追踪豌豆运动轨迹的特效缔造动感,极具视觉冲击力。此外,本片中对“竹”这一武侠经典意象的表现也令人印象深刻,高耸入天的竹林青翠欲滴、阴森茂密,渲染出浓重的杀机。有别于胡金铨、李安将竹林作为文人气质的象征,强调其轻盈、柔软的韧性,《十面埋伏》中的竹则作为武器,具备一种坚硬的机械性、可操作性,充满力量感。凭借“有匠心而无匠气”的出色设计,本片美术师霍廷霄荣获了金鸡奖最佳美术奖。(编辑:曾奕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