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翘柏

Kubert Leung

有片源
2021年
导赏:陈正道,这位华语悬疑电影的代表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心理挖掘,再次为观众带来了一部沉浸式的悬疑电影——《秘密访客》。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和思考。正如陈正道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这部电影是他“直面自己内心恐惧”的作品,它不同于以往的悬疑片,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心理的挖掘。《秘密访客》的故事围绕一个看似和睦的家庭展开,一位陌生客人的加入,打破了原有的平静,随着记忆之门的再次开启,家中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影片的海报设计巧妙,以全家福的形式呈现,却透露出一种诡异和不安,每个角色的表情和站位都暗含深意。陈正道导演在影片中巧妙地设置了多个视角,观众可以从不同角色的视角去拼凑和解读这个家庭的秘密,这种多维度的叙事手法,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复杂性。在《秘密访客》中,光影被用来有意营造一种家庭氛围,这种氛围既有实体的家居装饰,也有通过光影变化带来的心理感受。影片中的主场景——汪家的别墅与地下室,通过特殊的布光手法,为观众制造了一种心理上的惊悚感。这种氛围的营造,不仅让场景成为故事发生的附着地,更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光影在影片中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映射权力关系。通过光影的变化,影片展现了家庭内部的权力结构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汪先生作为家庭的主导者,他的白色衬衫在光影的映照下,形成了一种高调的轮廓光,象征着他在家庭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其他家庭成员则多穿着深色服装,被笼罩在不同程度的阴影中,暗示了他们在权力结构中的从属地位。导演在《秘密访客》中还尝试了一种新型的“柔性悬疑电影”,他不再追求传统的反转和解题的快感,而是希望通过影片让观众直面内心的恐惧,体验一种更为深刻的心理惊悚。这种类型的电影需要观众更加投入,去感受角色的情感,去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尽管在口碑上褒贬不一,这部电影依旧是一部充满深度和专业精神的悬疑电影,它不仅在剧情和角色塑造上下足了功夫,更在心理层面上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编辑:赵敏)
2014年
导赏:青春题材电影在当今电影市场的多元化浪潮中与观众有着独特的情感共鸣与时代烙印,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由小说改编为电影的影片。《匆匆那年》也是一部改编自同名热门小说的青春电影,电影回忆性的画风是对一代人青春岁月的深情致敬,也是对时代背景下个体情感成长与社会变迁的深刻剖析。影片构建了一幅跨越十年、横跨多个重要历史节点的青春画卷,展现了80后一代人的情感历程与生活轨迹。影片以方茴与陈寻的爱情故事为核心,但不局限于单一的爱情线索,而是通过痴男怨女群像的塑造,多维度地展现了青春期的情感纠葛与成长阵痛。方茴的纯真与坚韧、陈寻的勇敢与迷茫、乔燃的默默守候、赵烨与林嘉茉的错位情缘,以及林嘉茉对苏凯的单恋未果,这些人物的情感纠葛,如同青春的缩影,让观众在感同身受中体验到成长的酸甜苦辣。导演通过特写镜头的巧妙运用,精准捕捉了人物细微的表情变化与心理波动,使得每个角色都鲜活而立体,让观众在视觉与情感的双重冲击下,深刻体会到青春期的复杂情感与成长的无奈。由于影片的时间跨度较大,因此也记录着那一时代变迁的过程。从90年代末的北京胡同,到新世纪初的繁华都市,影片通过时间线的巧妙串联,将几个历史节点融入其中,构建了一个真实的时代背景。《匆匆那年》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双重时空的叙事手法,通过现实与回忆的交替呈现,使得故事更加层次分明、情感更加饱满。通过不同时期的色调对比,影片营造出一种怀旧与现实的交织感,让观众在视觉的转换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沉淀。(编辑: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