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锶

有片源
2024年
2022年
2021年
导赏:《误杀2》是《误杀》系列的续作,但这两部在剧情上并不关联,《误杀2》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世界。从电影的IP价值来看,两部电影成功推动了《误杀》系列电影IP商业化。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电影《迫在眉梢》,但导演戴墨并未完全遵循原作的叙事方式,而是巧妙地采用了时空碎片化的手法,将故事线索分散在多个时空节点上,通过碎片化的拼接,构建出一个紧张而复杂的叙事结构。与原作相比,《误杀2》在主题探讨上更加多元化和深入。原作主要批判了美国医疗体系和保险体系的弊端,而《误杀2》则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社会议题,如贫富差距、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公众舆论的盲目性等。这些议题的加入,让《误杀2》在商业电影的基础上多了一些深刻社会意义。《误杀2》在票房上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但也面临着口碑两极分化的挑战,这也是目前国产商业片都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方面,影片的悬疑部分相较于第一部有所弱化,这可能让一些期待紧张刺激的观众感到失望;另一方面,影片在类型元素的杂糅和镜头运用的技术感上,也可能让一些观众感到难以代入,从而削弱了与人物的共鸣感。但是,毋容置疑的是肖央成功塑造了父亲这一角色。肖央饰演的林日朗,是一个为了拯救儿子生命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父亲。他与其他“劫匪”不同,他的行动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爱和责任。他的形象,既是一个愤怒的父亲,也是一个勇敢的斗士,他用自己的行动,向观众展示了父爱的伟大和坚韧。如同影片的英文片名“FirefliesintheSun”,萤火虫作为影片的象征符号,象征着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林日朗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他就像一只萤火虫,在黑暗中不断前进,虽然微小,但却散发着坚定的光芒。《误杀2》也提醒着当下的商业片创作,在商业化的大潮中,保持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社会的关注。(编辑:婧怡)
导赏:《1921》聚焦革命时代的热血群像,叙事重点紧紧围绕着中共一大的筹备和召开展开,集中截取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前后以上海为中心的详细史实,采取生活化和类型化的叙事方式来讲述故事和塑造人物。影片细致描写了参加一大13位代表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他们平凡的一面,使得抽象的伟大建党精神具象化,让观影者在沉浸式观影过程中对伟大建党精神形成广泛认知、深刻体验和价值认同。《1921》是对建党题材电影的一次新探索与新升级,剧本、剪辑、摄影、美术、声效等各部门创作独具匠心,展露出新主流电影的新风貌。在叙事中,三条线索徐徐展开,一条是李达、王会悟具体组织一大会议;二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达上海参与一大会议;三是日本政府派遣特务跟踪在上海的日本左翼激进分子。三条线索分别建构了三个悬念:一大会议能否顺利召开?马林能否顺利参加一大会议?日本人会否破坏一大会议?三条线索相互交织,悬念感也随之层层递进。谍战、动作等多种类型片元素的整合使用为影片增添了紧张气氛,加快了叙事节奏,共产党人面对从警察到特务,从青帮到巡捕结成的反动势力同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生动诠释了“我的生命忠诚于党,我的信仰光芒万丈”的铿锵誓言。正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所言,“黄建新监制和导演的影片尤其是节庆献礼片,不仅能够赋予自己或其他导演以相对自由的艺术创作氛围,而且能够在项目运作中较好地整合必要的政治智慧、商业智慧和艺术智慧,填平三者之间一直存在并且很难消弭的落差,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效果。”这部影片在叙事等表述方式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新的路径。(编辑:方舟)
2019年
龙岭迷窟
龙岭迷窟

演员(饰 周玲珑)/

导演:非行/
类型:奇幻/冒险/动作/
2018年
云南虫谷
云南虫谷

演员(饰 周玲珑)/

导演:非行/
播放正片
2017年
导赏:《闪光少女》有着明显的青春片的类型特征:女主角和男闺蜜的核心人物搭配,主角与乐队群像的人物设计,青春的励志与成长,校园热血与时尚文化,从矛盾到和解再到大团圆的结局,这些都是青春片的元素。“二次元”文化的加入,也使得青春具有更年轻更接地气的感觉。青春不仅是二次元,还有力图理解二次元但又不完全沉入的2.5次元,以及二次元眼中的三次元世界。在矛盾和共存中,可以开拓出一大片讲述青春的新领域。这一文化元素的加入,也使得青春片类型范式有了一块新鲜坚实的向前跃进的踏脚石。《闪光少女》闪耀的是不仅是青春之光,还有喜剧和音乐之光。青春校园喜剧里的成长感,没有通过残酷青春或者黑色幽默来完成,而是把成长呈现为从“无害的反抗”和“无因的隔阂”发展成了“有趣的和解”的过程。在故事和主题层面,本片让民乐成为叙事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载体,并让它贯穿二次元和三次元,与西洋乐形成对抗并最终走向和解。音乐的复合型与青年性,交织了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并和爱情的纠葛形成了隐喻性的呼应。在音乐的表演和制作层面,演员不亚于专业民乐手的排练和表演,符合音乐节奏的剪辑和精良的制作都很好地支撑了有关音乐的叙事和主题。三种主要类型元素的交织呈现为一种青春片类型范式“复合跃进”的态势,把青春与喜剧,青春与音乐,音乐与喜剧有机地综合为了一个极具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整体。总之,本片让70、80后们,见识到了二次元少男少女们在“难解”的外形之下,人性化的那一部分,90后则能找到共鸣。这样一部小投资、小阵仗的青春电影,种种细节与扎实内容充满了诚意。该片故事很简单但讲得非常好,台词不尴尬、不狗血,金句频出。演员阵容几乎都是94、95年的年轻演员,演得不做作、不矫情。整个电影,无论是节奏还是氛围都非常青春。(编辑: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