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曲

2017年
导赏:《冈仁波齐》是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张杨的作品,为拍摄这部电影他长期深入西藏,跟随一群普通的藏族朝圣者,用平淡质朴的纪录片创作手法生活化地展现了独特的风俗习惯以及藏族民众对宗教的虔诚敬畏。与相关题材作品相比,《冈仁波齐》摒弃了对于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的“猎奇化”、“奇观化”的描述。片中,张杨将镜头对准了素人演员,在近2500公里的风餐露宿、贴地伏拜的朝圣途中,他们遭遇了妇女生产、飞来车祸、雪崩山体滑坡、意外受伤等艰难险阻,一些真实的遭遇通过剪辑技巧接合在了一起,产生出极强的戏剧效果。整部影片呈现的不仅有“朝圣的过程”,“朝圣之路”上每个角色的选择和背负的命运纠缠与苦痛帮助观众更为深入的了解了“朝圣”本身对于藏族民众的意义。“朝圣队伍”的领头人尼玛扎堆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前往;因车祸致人死伤并欠下几十万元债务的仁青晋美带着女儿加入;帮人杀牛为生的江措旺堆为抹去内心因杀生而起的罪恶感进入这支队伍,在“朝圣”的过程中,大家不仅完成了他人嘱托,也使得自己的心灵获得净化。由此可见,这段信仰之旅也是一段心理疗愈的过程。担任过《霸王别姬》《秦颂》《白鹿原》等影片编剧的芦苇在看过电影后曾表示,电影的类型和风格各种各样、种类繁多,表现方法也是各异,纪实性表演和纪实性类型的电影,在中国本就特别少见,《冈仁波齐》在纪实性的风格和类型上走的“更真实更扎实”。正如芦苇所说的,《冈仁波齐》不仅是在题材上对民族学等相关学科有补充作用,更是在电影创作领域有了一定的探索,获得市场的认可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编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