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亭轩

2016年
导赏:《七月与安生》是香港青年导演曾国祥首部独立执导的内地影片,展现了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赋予了本片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巧妙地保留了原作的女性视角,通过精彩的情节铺陈、丰满立体的人物塑造和多重反转结局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悬念和深度,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思考女性成长中的精神蜕变。周冬雨和马思纯在片中的表现堪称惊艳,是本片的一大亮点。她们分别饰演的安生和七月性格迥异却快意鲜活。周冬雨将安生的叛逆不羁、自由勇敢与敏感脆弱演绎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她与家明初见时的略带痞气的台词和独自踏上流浪旅途时眼神中的坚毅。而马思纯饰演的七月则更具挑战,她不仅要展现角色的温良柔和,还要表现出长期隐忍中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活动,乃至最终的情绪喷薄而出,独具感染力。《七月与安生》在影像表现上也下足了功夫,镜头运用细腻而富有隐喻色彩。影片中小景别如特写镜头的运用,不仅放大瞬间的情绪感染力,而且使观众得以窥见主角的内心世界。如在家明家中浴室之内七月与安生的对峙,女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与心理角逐在特写镜头前一览无遗。而七月与安生平躺在床上的俯拍镜头暗示着两人当下的平等态势,火车即将开走时的拉镜头不仅表现空间上的距离感,也暗示了七月与安生当下内心所产生的隔阂与疏离。影片中多次出现多个耐人寻味的审美意象,如浴室和胸衣意象凸显电影欲望化叙事的特点;灯塔意象则是女性精神世界的向往与抉择。同时,象征手法增强了主题的表达力。安生和七月的名字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正如电影海报展示的那样,她们最终“互换人生”的情节框架也象征着女性成长中的身份认同危机与探索。影片不仅是一首关于青春和成长的序曲,让人们在感动于安生与七月真挚的感情之外,也对生命的脆弱、自我的认同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编辑:刘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