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玛席丹

2024年
导赏:在宁浩的新作《红毯先生》中,我们见证了一位过气香港巨星刘伟驰为追求影帝荣誉,与国内导演林浩合作拍摄农村题材影片的荒诞之旅。这不仅是一场关于电影制作的冒险,更是一次对娱乐圈、人性以及沟通本质的深刻探讨。影片以一种自嘲和调侃的表达方式,构建了一个关于影视行业的缩影,通过刘伟驰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个体与时代变化的关系,以及在数字巨变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境。宁浩通过这部电影,尝试拓宽荒诞现实主义的新边界,将个体的困境与社会现象相结合,展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喜剧的黑色幽默。《红毯先生》在美学表现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用了克制、极简的影像风格,全片镜头数量不到400个,这种风格服从于影片主题,强化了城市生活空间和农村之间的落差。影片中一头“猪”的命运与刘伟驰星途的对应,以及猪与城市空间之间的错位感,都让影片的讽刺意味更加深刻。宁浩在影片中巧妙地利用符号与物像来实现主旨,通过荒诞的笔法放大了人与人之间身份、立场的不同造成的差异。这种差异非常具像化地将生活中被人们所忽略的因“错位沟通”而产生的现实问题表现出来,是一种直戳现实痛点的审视。影片中,刘伟驰的身份意识和明星意识成为了他与外界沟通的障碍。作为一个红了40年的明星,他的明星身份标签和意识让他陷入了信息茧房,难以实现与外界的深入沟通。这种身份意识带来的傲慢,使他与普通人失去了沟通的可能,也让他与年轻一代产生了观念上的冲突。《红毯先生》的沟通失效,不仅是影片中人物的困境,也是影片与观众之间的困境。影片所取的明星视角难以被大众接受与共情,这反映出影片在传达深层次主题时的挑战。宁浩和刘德华的这次合作,虽然在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在商业市场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这也让我们思考艺术电影在当今时代的位置和价值。《红毯先生》是一部具有实验意味的优雅喜剧,它以黑色幽默的形式反映了娱乐圈的真实生态,同时也将宁浩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融入作品之中。这部电影是对传统喜剧形式的一次颠覆,也是对现代社会沟通困境的一次深刻反思。它值得我们在“浅视听”的时代中,静下心来,深入体验和思考。(编辑:赵敏)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