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尼次仁

Choenyi Tsering

有片源
2022年
2019年
导赏:《攀登者》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献礼影片,通过改编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真实经历,影片充分显示出了中国的科学硬实力与中国人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影片以“攀登”为主题,既继承了古代中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又与当下的时代命题相结合,象征着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通过克服艰难的冰山环境,以信念与团结精神对抗人体极限,影片传递出的是老一辈开拓者们身上不畏牺牲、克服肉体与精神限制的不屈精神。重提攀登精神,不仅能够于中国现当代历史中重塑征服自然、永不气馁的现代品质,更能彰显重大科学突破背后强大的国家力量。一次攀登任务的完成,不仅仅依靠个人英雄主义式的精神支撑,更仰赖于国家在相关领域的科学进展,以及从前期准备到执行过程中成熟的分工合作与团队组织体系。当下的新主流电影大多呈现出“把爱国主义、国家情怀融入商业类型片中,在商业片的结构中传播主流价值”的整体特征,《攀登者》在讲述登山过程的同时,也不忘加入爱情戏码等商业桥段,缓和了惊险攀登带来的持续紧张刺激。方五洲与徐缨、李国梁与黑牡丹这两段爱情,也因与国家登山任务相连而更具崇高性。画面表现方面,影片以奇观化的视听语言冲击着观众的眼球,大量运用航拍视角一览珠峰的高耸挺拔,同时使用微观摄影捕捉攀登队员面对风雪时的纹路与细微表情。如此壮阔自然景观的呈现,既为提升了影片整体的视觉享受度,同时也将人的渺小与自然的汹涌形成对比,更显国人意志力的坚强。(编辑:铠兰)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导赏:《皮绳上的魂》改编自中国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扎西达娃的两部短篇小说《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和《去拉萨的路上》,是一部视听上具有鲜明作者性的艺术影片,而从作品的叙事上来看,又展现出明显的类型片元素的创新融合,可以看出公路片、西部片等类型的影子。其一,《皮绳上的魂》主线中两兄弟的复仇和作家格丹的追踪都基本围绕塔贝的掌纹地朝圣进行,一路行程中,塔贝洗净了因为杀业带来的戾气,得到了爱情,领悟到宽恕,并用生命实现自我救赎;郭日弟见二人在本性和责任的撕扯中也得到各自结局;作家格丹在活佛的点拨下也走出自我偏执,收获了谦卑和平静。这种人物在行走中成长的故事模式恰是公路片的典型特征。其二,影片开场郭日误杀塔贝的段落中营造了西部片风格,漫天黄沙、干裂的嘴唇、一招毙命的招式,以及后续出现的小酒馆打斗、湖边决斗等场景,都令人联想到好莱坞经典西部片,以及《双旗镇刀客》等国产影片。本片是张杨导演和《冈仁波齐》同期套拍的影片,二者体现出截然不同的样貌:《冈仁波齐》以仿纪录片式的影像风格,追求回归生活的质朴感,由此表达宗教信仰的平淡与伟大;而《皮绳上的魂》则有明确的类型追求,通过这个追寻自我的故事突显了中国西藏地区神秘而深奥的一面,全片极具了戏剧冲突和结构创新。苍茫的戈壁高原、诡谲的天气变化、灿烂的夕阳晚霞、神秘的牧羊少女、禁言的通灵孩童、勇猛的复仇兄弟、虔诚的活佛大师,都是独属于这片地区的文化因子。“目的地在北方,距离在脚下,道路在身上”是活佛大师点化猎人塔贝的箴言,为了赎罪,塔贝踏上远征之路。这是一场自我救赎之旅,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它呼吁着大众回归本源,去寻找真正的自我。(编辑:曾奕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