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明

Ron Chan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影片《交换人生》作为一部贺岁档合家欢影片,融入了诸多喜剧元素,其中身体/灵魂/身份互换的奇幻设定带有强烈的喜剧色彩,通过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十八岁的陆小谷和中年律师仲达——之间的身体互换,引出人物新身份的尴尬与不适,从而制造了一系列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错位,传递出了强烈的喜感和幽默感。通过身体互换,张宥浩既是陆小谷,也是律师仲达,雷佳音亦是如此,身体与灵魂强烈的反差碰撞出了各种怪相,青涩的脸庞却满口世故,沧桑的面容却举止幼稚,种种犯错、出糗的行为体现出了人物的笨拙,从而呈现出了身份不协调所带来的滑稽感。而影片在喜剧类型化之下又倾注了对家庭伦理的表达,以陆小谷的家庭为核心,影片共塑造了四个家庭,幼时不被关爱、长大后独身一人的律师仲达的家庭,母亲强势且身负债务金好的家庭,父母恩爱、家庭完整的陆小谷的家庭以及被父母冷落的小胖的家庭,通过陆小谷极力想要逃离家庭的渴望表现出现代青年对传统家庭伦理的挑战,而这场身体互换的奇妙旅程补偿了陆小谷对一成不变家庭的失落,使之体会到身边的幸福才是真正的永恒这一哲理,同时在这段旅程中,缺爱的仲达体验了一番亲情的温暖,更加应和了影片“家最珍贵”的主题。在影片换身设定的故事架构下,导演也表达了另一个寻找自我的主题,换身就像是一则道德寓言,六天的奇幻旅程既是一段主体反思的旅程,也是一次意识回归的旅程,无论是陆小谷还是仲达,身份的错位促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在经历过内心的挣扎与探索之后,最终在这次旅程中找寻到自我,并与自我达成了和解,完成了成长与觉醒。(编辑:州文)
2022年
导赏:电影《平凡英雄》根据真实事件进行改编,讲述了一位七岁男孩因为意外断臂,从和田到乌鲁木齐跨越1400公里,在黄金八小时内成功接受救治的动人故事。这部作品也是继《烈火英雄》《中国机长》后,近年来第三部以发生过的真实事件为原型改编,展现平凡人英雄事迹的电影。《平凡英雄》中的救助对象,是来自中国新疆和田的少数民族小朋友麦尔丹,当他的胳膊不幸被拖拉机绞断后,一场与生命时间赛跑的接力赛也由此展开。为了还原真实救援的惊心动魄。导演陈国辉用接近纪录片的形式去展现这场救援行动的争分夺秒,同时在拍摄前要求每位演员都针对角色职业进行训练,李冰冰参与乘务员培训,在表演时精准表现乘务员每个姿势与语气;冯绍峰体验医生生活,从衣服细节到手术流程牢记于心;黄晓明为了成为“机长”他去参加了飞机模拟训练,熟练机长每一个细节。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救治中,来自不同职业不同民族的人们展现出了人性之善,大家齐心聚力挽救年幼的生命,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和呵护,用行动诠释了平凡英雄的非凡意义,彰显了“生命至上”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正如导演陈国辉所说,拍摄《平凡英雄》是一种使命,这群争分夺秒展开生命接力的平凡英雄无疑是伟大的,他有一种必须用电影把他们记录下来,展现时代风采的使命感。从筹备到拍摄,整个剧组始终秉持着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走访每一位原型人物,挖掘故事背后的动人细节,深入考察每一个场景,希望以真实还原,以真情动人,以真心感染每一位观众,给观众带来一场正能量的洗礼。(编辑:方舟)
2018年
导赏:《超时空同居》由雷佳音、佟丽娅领衔主演,徐峥、陶虹、于和伟出演,苏伦作为导演兼编剧,讲述了一个奇幻穿越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陆鸣和谷小焦因一个时空错乱事件意外同住一屋,陆鸣来自1999年,谷小焦则生活在2018年。两人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从初见的尴尬到逐渐培养出深厚情感。影片以轻松幽默又不失深意的叙事风格,展现了一个独特世界观设定下,一对欢喜冤家的开放式结局爱情故事,也围绕时间这一维度进行了关于人生选择和机遇的主题探讨。本片情节极具戏剧张力,不仅有“爱情还是面包”的传统两难抉择,还结合了穿越题材中经典的“祖父悖论”,并且设置了女主角与20年前后同一男主角之间的奇特三角恋。多重元素让故事看点十足,在此基础上编剧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性,并最终导向了正能量的价值观,让男女主人公做出了善良和真爱的选择。此外,本片在视听表现上巧妙利用了色调对比来突出不同年代的特点,1999年的场景以偏暖色调呈现,带有怀旧的味道,而2018年则用偏冷色调来寓意现代商业化社会的冷漠。影片中的剪辑技术也极具匠心,通过时间的交错展现和空间的转换,使得两个平行世界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明晰地交代了本片的时空设定。《超时空同居》已取得9亿元票房的好成绩,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爱情喜剧片,在人物及关系设计上推陈出新,对穿越这一套路进行了创意变奏,基于世界观设定展开丰富的想象,带领观众进入两种本无可能产生交集的人生,在叙述爱情故事的同时,深入展现了人性中的真善美。(编辑:曾奕琦)
2017年
导赏:马丁·坎贝尔是一位擅长从世界政治史中为动作类型片寻找现实依据和人物心理支点的导演。在《英伦对决》中,他运用冷峻阴郁的影调,将故事背景设定在英国脱欧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下,既力图展现政治家斗争的肮脏与不择手段,又着重关注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深刻剖析了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威胁,从而赋予了影片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影片刻画了关玉明和汉尼斯这两个性格迥异的角色,这场“功夫之王”成龙与“特工之王”皮尔斯·布鲁斯南的巅峰对决,无疑是影片的一大亮点。相较于皮尔斯·布鲁斯南在《影子写手》中所饰演的英国首相角色,其在《英伦对决》中塑造的北爱尔兰政客形象,无疑展现了更为深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位政客游走于人性的光辉与权欲的深渊之间,既想要维护与伦敦方面的关系,又力图在北爱尔兰的政治舞台上争大的影响力。布鲁斯南的神情,从最初的自信满满到后来的惊愕无助,再到最后的决绝与冷酷,完美地诠释了角色在人性与意志的挣扎,让观众感受到了政客在权力游戏中面临的种种风险与不确定性。成龙此次饰演一个丧失亲人的悲情角色,他寡言少语、面色憔悴、神情凝重,举手投足间透露出无尽的悲痛与愤慨。面对效率低下、只知妥协的政府,成龙完美地表现出了关玉明的克制与隐忍,令人心疼的同时也让观众更加理解关玉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做出的独自复仇的无奈之举。成龙以动作喜剧的形象影响全球影坛,正在全世界期待着下一部龙氏喜剧降临之时,成龙凭借《英伦对决》中严肃又悲情的角色,带给影迷一种全新的“成龙电影模式”。(编辑:明慧)
2016年
导赏:《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以非线性叙事打破常规,通过倒叙对过往的事件进行回溯,同时利用插叙补充阿樱被绑架后所遭受的折磨,使故事情节完整而巧妙。同时,刻意设计的音响效果与镜头语言营造了恐怖而惊悚的影片氛围,时时萦绕的女声吟唱使全片笼罩在诡异而悲伤的情感基调之下;电流的滋啦声、苍蝇的嗡嗡声、时钟的滴答声等近乎噪音的使用既增添了焦躁不安的气氛,亦模拟了阿樱创伤之后惶恐焦虑的主观心理感受;交叉剪辑、镜头的快速推进等手法的使用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时刻保持紧张,苍蝇和郁金香的符号隐喻贯穿全片,片尾构想的美好结局与现实的惨烈与残酷形成鲜明对比,某种程度上亦达成了亲情的和解。《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设置了矛盾突出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的情感纠纷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张力,一步一步将影片推至高潮,以一起绑架案深刻地揭示了亲情之间的偏爱与疏离、两代人之间的对立与仇恨、隐秘与潜藏的欲望和野心。影片中的两个家庭衣食无忧,表面幸福,却都潜藏着罪恶,不同的人物角色分别代表了不忠、贪婪、嫉妒、仇恨、伪善等“人性之恶”。母亲的偏袒导致了姐妹之间的嫉妒,亲情产生了裂痕,兄弟之间的利益纠纷则加速了亲情的分崩离析,教唆犯罪、背信弃义——父子亦反目成仇,每个人都有自己暗藏的秘密和难以弥补的创伤,在利益选择面前只能自保,不惜牺牲亲近的人,结局却都被最信任的人反杀和伤害,付出惨痛的代价。天真的少女遭遇了身体的永久损伤,再次回家却变成了索命的魔鬼,对罪恶做出惩罚与审判;遭遇亲情背叛的少年被仇恨席卷了头脑,成为下场悲惨的复仇机器。家庭在影片中不再是温暖的港湾,而是密布阴谋的巢穴,“家不能毁”的执念与守护却最后只剩一人的悲剧令人唏嘘之下,《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再次对亲情修复之难和赎罪之难做出了反思:犯下的错再难挽回,遗失的亲情与爱再难以修补。(编辑:刘若能)
2015年
导赏:《赤道》是梁陆即《寒战》之后又一部动作犯罪片,影片集结了张家辉、张学友、张震、余文乐、崔始源等一众明星演员。尤其是张学友也罕见出现在荧幕中,为观众呈现全新角色。影片故事背景涉及韩国军方、大陆高层、香港警队、澳门黑帮、欧美军火贩以及中东情报人员,话题更是涉及反恐等引发观众惊呼。剧情讲述香港与韩国刑警联手追查一起与核武恐怖份子相关的惊天大案,《赤道》相比于《寒战》格局更大、野心更多,通过移形换位、三点透视的叙述技法,阐释了新国际格局下现代反恐的危局。在思维表达上,《赤道》涉及“谋略”,在“明警”与“暗匪”之间展开了一场“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的兵法切磋,展现了不同身份之人对于超级武器去留问题的思维差异———内地最高调查局主管站在国家安全的大局观角度,要求将超级武器留在香港,而一心维护香港安全的香港反恐特勤组主管和计划趁火打劫的通缉犯“赤道”,分别以各自立场希望将超级武器送出香港。于是,他们展开了强烈的思维碰撞,各怀心思、各自行动,明争暗斗且生死难测,这也体现了梁陆警匪片的特点。《赤道》同样也延续了为观众设下悬念的特点,在影片之后留给观众很多想象空间。总体而言,影片涉猎广泛的主题,也是中国电影人对现代商业动作大片的一次学习尝试。(编辑: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