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申

2023年
2019年
导赏:《半个喜剧》是一部喜剧电影,影片讲述了莫默、孙同、郑多多三个自由浪漫的年轻人,在不同价值观和现实中碰撞出不同火花的故事。将话剧作品搬上大银幕,是开心麻花一个成功的案例。《半个喜剧》对原话剧作品《如果我不是我》进行了一个内在的整体戏仿,如:影片开头莫默与孙同母亲初次见面的情节,对社会现实与人性的两面进行“反讽”,也引发观众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思。片名“半个喜剧”的设定为影片增色,影片在着力于喜剧电影类型化创作的同时,还将其关注点投向了当下年轻人生存境遇的复杂现状与人生选择的两难困境,而这也使其文本内涵具备了较为显著的社会现实属性。《半个喜剧》的现实观照,可被归纳为主人公孙同所面临的两难困境。他热爱音乐,在北京借助在郑多多家,因为自卑和隐忍,他错过了喜欢多年的高露。虽然不想与郑多多成为一丘之貉,但为了工作和多重压力的逼迫下放弃了与莫默,他的自卑刻在了骨子里,面对现实的碰撞,他选择怪别人没有逼他,与其说是这一刻的意识淡薄,不如说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影片以丰富生动的镜头语言增强了表达上的电影感,谎言被戳穿时,莫默站在孙同和郑多多之间,两人对峙中紧张的气氛、孙同戳破谎言时内心的犹疑、三人间难以言说的微妙关系等都在画面中生发出来,让内化于故事的情节张力得以在镜头所传达的情绪中爆发。孙同决定鼓起勇气用音乐向莫默表明心意,一束光打在孙同身上,莫默起身来到观众中央,热闹的环境里观众只能看到聚光灯下的两个人,灯光加持下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效果,让观众陶醉在两人互通心意的氛围中。电影中最有镜头感的一个画面是孙同与莫默在眼镜店,借着镜子形成两人身体错位并存:孙同的头与莫默的身体。这个画面让不少观众记忆犹新,在那一刻看到了孙同与莫默的互通心意与默契。电影的场景选择是决定观赏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爱情故事的诠释,不仅有激情的碰撞,还有一些回归平淡的美好。影片其中一幕选择了宜家这种充满现代都市青年男女生活气息的场景,利用宜家特有的家装样板房构造来表明两人有未来一起生活的打算,而影片也正是利用这种样板房通透式的场景设计,使得孙同完成了劝说莫默同意见母亲的情节推进。所以,宜家这种多个样板房构成的空间场景也丰富了电影的视觉效果。在角色塑造方面,任素汐凭借《驴得水》中张一曼的角色让观众熟知,此次对莫默典型北京女孩的塑造同样引发共鸣。吴昱翰在本次影片也完成了从开心麻花幕后转台前的工作,对孙同的软弱自卑等性格特征的塑造可圈可点。影片中有一段吉他的弹唱也为角色塑造增色不少。孙同母亲的角色同样出彩,她是典型妈妈的代表,有自尊心,知道郑多多瞧不起孙同后,表面上对待郑多多依旧和蔼,出门后立刻卖房子为孙同挽回尊严。这样的设计表明孙母即是务实的,但实际也对尊严有所渴求。《半个喜剧》用喜剧的方式展现了年轻人如今面临的一些问题,也引发人们对友情、爱情等关系的思考。(编辑:王晶)
2016年
驴得水
驴得水

导演/编剧/演员(饰 饰 摄影师)/

导演:周申/刘露/
预告播放
导赏:电影《驴得水》改编自被誉为“零差评神剧”的同名话剧作品,导演兼编剧周申、刘露围绕着民国时期学校虚报教师名额吃空饷应付教育部检查事件展开,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做出了辛辣的反讽,几个主人公将贪婪、懦弱、虚伪、无情等人性弱点暴露无遗,“笑果”十足,同时也夹杂着沉重又严肃的元素。在电影版开拍前,话剧版《驴得水》演出已经超过百场,无论是故事还是表演都经过了精细的打磨,一些笑料包袱也在演员的表演下展现的恰到好处。在银幕化改编后,原剧组成员的回归更将这种戏剧风格带入电影中,导致这部电影充满舞台戏剧感。在视听语言技术的辅助下,导演将原话剧的空间扩展,更多生活化的元素被加入电影中,曾担任李安“家庭三部曲”的摄影指导林良忠此番为《驴得水》影像风格把关,用画面构造出片中荒谬又烈日当头的偏僻小镇,为电影增添许多魔幻与幽默的元素。作为女主角的任素汐更是完成了自己的银幕首秀,完全融入到场景之中,将角色浪漫、洒脱又随性的性格特点尽显无疑,“我来睡服他”等台词更是令观众们会心一笑。此外,裴魁山、铜匠、校长等每个角色的是非对错都难以界定,最终促成一场令人又笑又哭的“大戏”。耗资一千万元拍摄的电影《驴得水》最终在上映后收获了1.73亿元的票房成绩,不仅好口碑、高票房引发业内关注,在创作层面上更是成为话剧作品改编为电影后成功的典范。片中的一曲《我要你》不仅俘获了男主角的心,更在宣发阶段通过知名歌手老狼的演唱成功“出圈”,成为了大家传唱的小情歌,与影片黑色幽默的故事内涵一起成为影迷们热议的话题。(编辑:刘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