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川

有片源
2016年
2014年
导赏:《黄克功案件》是一部深刻反映情法冲突、人治与法治辩证关系的影片。这部影片忠实于1937年红军有功战士黄克功枪杀16岁女学生刘茜这一真实历史案件。影片不仅还原了案件本身,更通过精心构建的叙事和人物塑造,引发了观众对于法律与道德、权力与义务之间复杂关系的深思。影片以陕甘宁革命边区的审判进程为主线,以悬念化的叙事风格一步步揭开真相、铺设结局,展示了尽管施害者与被害者的身份地位有着天壤之别,但当两人站在法律的天平上时,却必须接受同等的审判。这种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坚定信念,不仅体现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更通过影片中各个角色的言行举止得以深刻体现。影片中雷经天这一角色的塑造尤为出色。他铁面无私、不殉私情、磊落光明的形象,成为了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律化身。他一方面代表着公正、法律和人民利益,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另一方面,他与黄克功之间深厚的战友情谊,甚至黄克功对他的救命之恩,都使得他在情理之间面临着巨大的挣扎和抉择。这种情理博弈不仅体现在雷经天个人的内心挣扎中,也贯穿于整个案件的审理过程。影片通过这一历史事件,成功敲开了尘封历史中的一个谜案,让观众得以窥见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法律实践。同时,影片也践行了平等与正义的精神,展现了国家法制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时代、何种环境,法律都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而当我们面临情法冲突时,更应该坚守法律底线,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去处理每一个案件,坚定地信仰和拥护法治社会的建设。《黄克功案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对过去的一个回顾和反思,更是对法治精神的深入理解,对与法治社会建设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编辑: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