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楚曦

Elane Zhong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维和防暴队》是一部关于维和警察远赴异国他乡,执行维和任务的影片,在该片的人物塑造上,创作者摒弃了以往主旋律影片中英雄人物“高大全”的完美范式,所建构的是平凡个体逐渐成长为英雄的故事,强调英雄人物的肉体凡胎与普通性,在影片中表现人物复杂的个性,通过人物关系之间的相互冲突展现人物的血肉真实,同时又表现人物在面对困境时的顽强与坚韧、面对艰苦训练时的执着来凸显出他们的强大,让平凡者表现出不凡。这是新主流电影在价值观上的创新,根植于现实土壤,开始重视个体价值与命运,重视个体与集体、个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重视表现平凡人的挺身而出。《维和防暴队》是一部很燃的电影,有许多高燃动作,场景的真实还原和实拍让打斗、爆破、枪战等“武戏”看得人热血沸腾,这样高水准的视觉盛宴基于成熟的工业化制作,电影工业的发展为激烈的动作场面提供了真实性审美体验,使得中国维和警察在枪林弹雨中逆行的身影深深地击中观众内心,这是工业对文艺创作的赋能。同时影片中也有一些“文戏”场面,武戏与文戏的穿插让影片节奏张弛有度,不仅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的前后转变,还利于突出人物的成长弧光,对人物的塑造做到深刻具体。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维和防暴队》具备潜在的国家形象建构与大国意识的输出,其主题立意的落脚点便在于维和二字,维和警察严格遵守的“最低限度使用武力原则”所表达的便是主流意识下的“人民性”,强调生命的平等、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权的尊重以及对和平的坚守,通过维和警察身体力行的行动体现中国精神、中国面貌和中国价值观,将维护和平的信念真切地传递给他国,同时又感染着国内观众,该影片可谓是谱写了一篇可歌可泣的维和篇章。(编辑:张苏慧)
导赏:《好东西》深刻挖掘了“情感观”这一核心主题,将镜头聚焦于繁华都市上海中的“沪漂”群体,通过他们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展开了一场关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深度思考与艺术创作。这部作品在叙事风格上大胆突破传统框架,摒弃了陈词滥调,转而以新鲜、年轻且充满活力的话题为引领,展现了一幅幅大胆前卫、形态多样的爱情画卷,为观众营造一个轻松诙谐、可供讨论互动的独特“空间”。导演邵艺辉超越了传统“小妞电影”的讨论框架,对当代男女关系、育儿观等话题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女性们的觉醒、脆弱和相互治愈,呈现出对两性情感命题的思考,正如她所说,“开启一场‘后觉醒时期’关于‘爱己’的探讨”。片中,宋佳饰演的铁梅曾经是个很厉害的记者,后来她放弃了这个自己热爱的职业,在一家新媒体当主编,甚至还要直播卖货。但她在工作上的韧劲让这个角色充满魅力。曾慕梅饰演的小孩,一个被具有自由独立并且受过女性意识教育的母亲所教育出来的小孩,她不仅知道怎么样去爱自己、保护自己,她也知道怎么样去爱别人、保护别人。钟楚曦饰演的小叶因为原生家庭有一点“讨好型人格”,渴望被爱的同时又不知道如何“正确”去爱。即使她一腔孤勇地爱上了眼科医生小胡,但二人关系无关爱情,更多的是小叶与自我的周旋和挣扎。但这一角色的可爱之处在于,即使遍体鳞伤,她也不会胆怯,正如她的台词所言,“我只是比别人更勇敢,更有爱的能力。”她们三人彼此映衬、互相扶持,在生活的道路上答疑解惑、共同成长,俨然组成了一个美好温馨的母系家庭。 《好东西》对于那些深受女性主义思想熏陶的女性观众而言,恰似一股清新的风,以一种精准的节奏与她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不谋而合;而对于固守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受众,《好东西》无疑是大胆、先锋和前卫的,它以一种毫不掩饰、直截了当的方式,揭示了都市男女在情感与生活中的真实面貌,这种真实超出了许多人的认知边界和接受范围。但无论如何,《爱情神话》与《好东西》等影片的“破圈”文化现象,有力地重申了女性作者电影在当代电影领域中的不可或缺性,其正面效应远远超越了女性观众群体,对推动电影工业的多元化进程及审美格局的重新塑造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事实上,对女性生存境遇的深切关怀,并非局限于某一性别范畴内的话题,而是触及到人类价值实现的核心层面,关乎每个人对平等、尊重与理解的共同追求。(编辑:明慧)
导赏:本片由《李献计历险记》、《坏未来》导演李阳执导,《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监制与剧本指导王红卫担纲监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与认可,也为中国的科幻喜剧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地球之外的K星,但其核心情感却深深植根于地球上的青春与怀旧。王炸、诚勇、泡泡三位高中生,外表看似普通,却拥有穿越时空的超能力。这一设定不仅为影片增添了科幻色彩,更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叙事空间。从1999年到2019年,二十年的时空跨度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回望,更是对青春与成长的一次深刻反思。影片所传达的“记忆至上主义”则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时间的珍贵与生命的价值,而影片中的三位少年用他们的勇敢与智慧去对抗意图毁灭世界的坏蛋,展现了青春的力量与勇气。三个男生主角好像永远十八岁,无论身体是什么年龄,他们的精神和灵魂内核都是十八岁。片中38岁的王炸、王诚勇和泡泡分别代表了李阳过去的一段时期中他身上具有的三种问题,王炸他讨厌未来、害怕自己长大;而王诚勇是遇到任何事逞强硬抗;泡泡他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知,不停模仿别人,却失去了自己,虽然这三个人他们的命运不一样,但在电影的最后他们都走向了悲剧英雄的命运。在《从21世纪安全撤离》这部作品中,导演李阳延续了其一贯的创作风格,将二次元、赛博朋克、中式梦核等时下流行的手法与风格熔于一炉,极尽夸张、混搭、戏仿之能事。这种杂糅不仅没有给人生硬混乱之感,反而在许多段落里弱化了暴力感和低俗感,增添了戏剧性与喜剧感。李阳用了大量的怀旧梗,让观众看到了非常多致敬80年代和90年代的元素,使得整个影片充满了复古质感:比如《变形金刚》《红色警戒2》,又比如王炸身上穿的T恤印的是《涅槃》的歌词,甚至吴晓亮在2019年住的房子是1994年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的布景,还原了许多80、90后的童年记忆。此外,影片整体还呈现出一种游戏感,无论是关键道具游戏卡,还是所有人的质感和样貌,都特别像一个90年代的横版过关游戏。你操纵着一个角色不停地往前去走,像永远走不完的路一样,但是你要不停地去战胜眼前要出现的敌人,也许你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走,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个故事到底是什么,但是走就对了。(编辑:明慧)
2023年
2021年
八月未央
八月未央

演员(饰 未央)/

导演:李凯/
播放正片
七圣
七圣

演员/

导演:马楚成/
类型:奇幻/
导赏:《1921》聚焦革命时代的热血群像,叙事重点紧紧围绕着中共一大的筹备和召开展开,集中截取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前后以上海为中心的详细史实,采取生活化和类型化的叙事方式来讲述故事和塑造人物。影片细致描写了参加一大13位代表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他们平凡的一面,使得抽象的伟大建党精神具象化,让观影者在沉浸式观影过程中对伟大建党精神形成广泛认知、深刻体验和价值认同。《1921》是对建党题材电影的一次新探索与新升级,剧本、剪辑、摄影、美术、声效等各部门创作独具匠心,展露出新主流电影的新风貌。在叙事中,三条线索徐徐展开,一条是李达、王会悟具体组织一大会议;二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达上海参与一大会议;三是日本政府派遣特务跟踪在上海的日本左翼激进分子。三条线索分别建构了三个悬念:一大会议能否顺利召开?马林能否顺利参加一大会议?日本人会否破坏一大会议?三条线索相互交织,悬念感也随之层层递进。谍战、动作等多种类型片元素的整合使用为影片增添了紧张气氛,加快了叙事节奏,共产党人面对从警察到特务,从青帮到巡捕结成的反动势力同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生动诠释了“我的生命忠诚于党,我的信仰光芒万丈”的铿锵誓言。正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所言,“黄建新监制和导演的影片尤其是节庆献礼片,不仅能够赋予自己或其他导演以相对自由的艺术创作氛围,而且能够在项目运作中较好地整合必要的政治智慧、商业智慧和艺术智慧,填平三者之间一直存在并且很难消弭的落差,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效果。”这部影片在叙事等表述方式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新的路径。(编辑:方舟)
2020年
导赏:在徐展雄导演的作品《荞麦疯长》中,我们见证了一部青春剧情片的诞生,它以一种独特的叙事结构和深刻的主题表达,重新定义了国产青春电影的范式。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关于青春的追忆,更是对个体命运、社会现实与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90年代,一个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时期,这一时代背景为影片注入了一种特有的历史厚重感。三个主人公——云荞、李麦和吴风,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青春面貌和人生抉择。他们的故事在慈县与海城两个空间中交织展开,通过环形叙事的结构,展现了他们在追求梦想过程中所遭遇的挑战与磨难。《荞麦疯长》的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采用了一种相互咬合、时空错乱的结构,使得影片的叙事更加丰富和立体。这种结构不仅增加了影片的戏剧张力,也使得观众能够在不同视角间穿梭,更全面地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命运走向。影片中的异质空间设置,是其内容范式革新的重要体现。慈县与海城作为两个叙事的主要场所,分别代表了主人公们的起点和梦想的归宿。慈县的停滞与落后,海城的繁华与残酷,都在影片中得到了深刻的描绘。这些异质空间不仅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更是他们内心世界的外化,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的认知和对未来的渴望。徐展雄通过精心设计的摄影和布景,成功地还原了90年代的城市风貌,与剧情的发展相得益彰。影片中的音乐和舞蹈元素,不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也成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载体。特别是李麦的舞蹈,以其强烈的肢体语言和情感张力,展现了角色在命运面前的挣扎与不屈。但在追求视觉冲击和情感表达时,某些场景和表演显得过于夸张,缺乏必要的“留白”,导致观众难以在情感上得到呼吸和思考的空间。《荞麦疯长》在主题表达上,追求了一种陌生化的手法。它没有简单地迎合观众对于青春片的期待,而是通过群像的描绘、青春的异质书写和异质空间的设定,展现了青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影片中的主人公们,虽然面临着不同的困境和选择,但他们的故事共同构成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和生命体验。此外,影片在叙事策略和表现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导演通过打破时空的线性表达,有意识地挖掘新的艺术元素与影片的融合,延展了该片的审美空间。这种陌生化的表达方式,使得《荞麦疯长》在国产青春片中独树一帜,开辟了自己的艺术领地,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观影门槛,影响了叙事的流畅性和观影体验。《荞麦疯长》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新颖形式的青春电影。不仅是对过往青春片范式的一次革新,也是对国产电影创作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编辑:赵敏)
2019年
导赏:《神探蒲松龄》是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的一次东方幻境版的现代演绎。与历届“倩女幽魂”系列电影不同,《神探蒲松龄》重构了蒲松龄这一经典文学形象,将他从传统的书生、史志编撰者转变为一位集智慧与幽默于一身的“捉妖师”。影片通过蒲松龄与其“笨徒弟”及各路小妖组成的侦探团,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而又贴近人性的世界观,展现了正义与邪恶、智慧与愚钝、爱与牺牲之间的复杂交织。影片中,聂小倩与宁采臣的关系被赋予了全新的维度。故事采用插叙手法,逐步揭开聂小倩与宁采臣之间恋爱的始末缘由。红裙明媚的聂小倩与书生意气的宁采臣,不再是简单的救赎与被救赎的关系,而是两个灵魂深处的相互吸引与彼此成就。面对抉择,燕赤霞甘愿牺牲自我,欲以妖丹换取聂小倩的解脱;而聂小倩,更是以无私之爱,选择了自我牺牲,只为保全挚爱宁采臣的安危。这一念之间的温柔与良善,是对“人与妖”界限粗暴二元对立的深刻反思与消解,无论身份如何,善恶的本质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他们之间的爱情,超越了生死界限,以共赴阴阳边界的浪漫壮烈,诠释了“爱之深,责之切”,这种改编以当代的恋爱观重新解读了这份古典情感。《神探蒲松龄》里,在打斗场景与叙述场景中大量运用了水墨元素,无论是宁聂二人前缘的水墨动画叙述,还是场景布置中的壁画设计,都以其独特的仙逸风格呈现出现代版的东方奇幻故事。影片最后壁画之上失踪的少女全都回归,与传统故事中“吃人心肝”的残酷相比,《神探蒲松龄》以一种更加温柔浪漫的方式,展现了救赎的可能与美好。(编辑:婧怡)
导赏:影片是一部宠物题材电影,采用了拼盘式结构,将六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故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分别讲述了有关亲情、友情和爱情的主题,呈现出合家欢的影片样态。影片中的宠物种类更加多元化,打破了以往宠物狗和宠物猫的局限,在影片中加盟了宠物猪,从而使题材的切入点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影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动物角色丰富的性格和情感,增添了影片情节发展的趣味性和情感表达的浓度,例如影片中小叮当与飞飞争抢浴巾、橘猫呼噜举猫爪阻止高铭干坏事、豪七总是破坏方欣和赵乐之间的约会、巴顿帮阿德认楼送外卖等情节充满了喜剧效果。同样,宠物也通过“拟人化”的表情、动作和声音等方式,传达出内心的喜怒哀乐和复杂情感,如豪七在濒临死亡时、喘息着伸出前爪与男主人告别,宠物猪小叮当机智地化解入室抢劫的危机使飞飞幡然醒悟等情节,增强了影片人与宠物情感表达的浓度,丰富了影片的情感层次。影片也通过人与宠物的故事线讲述了爱与陪伴的主题。宠物作为一种动物性的存在,早年间更多地是带有目的性地进行饲养,大多是被当作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桥梁,而后宠物的地位进行跃升,现代社会宠物已经被当作家人一般对待,人类对宠物的态度转变是影片情感表达的基础。无论是片中忠诚的宠物狗、可爱的宠物猫还是机智的宠物猪,它们都已成为片中主人家人般的存在,提供了爱、温暖与陪伴,使亲情、友情和爱情的主题表达可以通过宠物这一媒介得以展开,橘猫呼噜打开了中国式父女沟通的窗口,金毛犬小札化身导盲犬促成了青梅竹马的友情,大狗豪七用尽一生守护着自己的女主人,宠物猪小叮当成为爱情的试金石,流浪狗巴顿与孤独外卖小哥双向奔赴,小猫咪726成为爱情的丘比特,人物之间的情感通过宠物得以发展和完成,体现了宠物于当代社会和现代人的重要性。(编辑: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