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Yang Yu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末路狂花钱》是乌日娜的电影执导首作,影片讲述了人到中年勤俭持家半辈子的贾有为,意外得知脑瘤,在10天狂化100万的逗趣故事。影片以轻松的表达讲述关于生命的道理。或许在影片开播之际,不少观众对误诊的结局提前做出了预判,甚至会觉得落入模版剧情的俗套。但是导演对主题的抒发层层递进,影片讲到花钱计划之初,身为大哥的贾有为不忘当年四个兄弟的情谊,在误会多年后,再次相聚依旧可以看到年少的炽热,由此可以看出人物相处的单纯底色。电影中贾有为患病前后节俭与阔绰的鲜明对比,以及前期奢靡虚度后期展开系列正经事的对比都反映了人物角色的成长与变化。影片以“误诊”作为助推器,四兄弟在狂花钱的道路上,逐渐重拾自我,贾有为勇敢追爱,许大力奔赴梦想,在四兄弟的经历中,告诉观众金钱并非生活的全部,真正重要的是与身边人的情感情谊。影片还有一大亮点,是东北特色地域梗的融入,让影片竖立起独树一帜的“东北喜剧”风格。出租车司机帮忙抓奸,比“当事人”还着急!一脚油门踩下去,一追到底。一开口即是freestyle:“今天这钱必须花一下子”“我看你像个王八犊子”,喜剧氛围飙升。贾有为将“瞅你咋地”落实到行动上,兄弟们紧随其后,说干就干。完美诠释了东北豪迈爽朗的人文特色。电影中小沈阳时隔15年致敬《不差钱》名句,上演回忆杀。董宝石跨界演员,上演心思细腻,不善表达的单亲父亲,将说不出口的爱,通过儿子最喜欢的方式勇敢表达,演技备受称赞。与此同时,董宝石演唱的同名歌曲,熟悉的RAP配方与影片轻松欢愉的叙事风格遥相呼应。《末路狂花钱》最终以7.08亿的票房,在2024五一档脱颖而出,带来了不俗的表现。(编辑:王晶)
导赏:该片作为一部“剧本杀电影”,在叙事层面上既保留了传统悬疑电影的叙事手法,又在尊重剧本杀游戏的基础上套用其富有特色的叙事特点,其中包括情节反转和内外视角相互转换的叙事方式。影片为了呈现出极致的悬疑感和紧张感,通过将情节多次反转把控节奏,最初是满探长召集七位嫌疑人到戏院集合,试图通过逐一盘问的方式找出真凶,而在经过审问和推理之后,每个人的身份与动机浮出水面,“假死计划”被揭穿,但最后情节再度反转,墨怜伊的死并非简单的谋杀,而是涉及多方势力和复杂计划的复杂事件,因此,情节反转的叙事方式不仅有助于结构谜团,又有助于层层揭露人物的内心,反映出人性的幽深与复杂。而影片内外视角的使用易于还原案情全貌,外视角用于展现满探长的破案过程,代表着客观陈述性,而内视角是每个角色的主观陈述,代表着故事分支,七位嫌疑人的独白整合了案件主线,保证了事件发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因此内外视角的相互转换易于辨明陈述的真伪,从而加深故事的层次感,使得剧情更加紧凑和引人入胜。影片巧妙地将京剧元素融入剧情和角色设定之中,使影片的主场景发生在一家戏院,并将嫌疑人设定为从事与京剧有关的生计,包括京剧名伶、戏班班主等,同时影片又将脸谱和戏曲剧目暗合每个角色的身份与命运走向,做到了陈陈相因、丝丝入扣。侦探满天飞对应关羽的脸谱,代表其忠肝义胆;童老板对应吕蒙的脸谱,代表其不容小觑;鲍仲山对应曹操的脸谱,代表其奸诈多疑,这种对应关系强调了角色的特质,带有象征意味。而影片中《过五关》《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等剧目在丰富影片内涵的同时又隐喻着角色的命运轨迹,末尾的《霸王别姬》旨在借虞姬与项羽的悲壮爱情寓意疯子与墨怜伊二人命运多舛的结局。由此,影片紧扣”戏“这一字眼,将戏曲的精髓融入其中,为影片带来了创新性,焕发出独特的魅力。(编辑:州文)
导赏:《大“反”派》是包贝尔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影片通过毕超的遭遇,巧妙地探讨了身份认同、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复杂关系。他将与自己对戏的女演员冰冰错认成了现实中的妻子,这种错位的情感关系使得影片的情感线更加复杂和有趣。他为了让“妻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决定去完成那个他认为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种荒诞的行为既营造了喜剧效果,又让人对他的坚韧和执着感到敬佩。毕超的角色设定十分有创意。原本只是一个平凡的小演员,却在一场意外中失忆,误以为自己是个大反派。这种身份的错位,使得毕超的行为变得荒诞而滑稽。他努力扮演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反派,却时常因为自己的善良和天真而露出马脚。这种反差萌让观众忍俊不禁,也让人对毕超的角色产生了更多的同情和理解。包贝尔通过细腻的表演,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魏翔、于洋、贾冰等喜剧人的加盟也为影片的喜剧设计带来惊喜和看点。影片中的反派设定也别具一格。毕超在“完成反派使命”的过程中,意外与老大、老二、老三三名歹徒结下梁子,他们之间的纠葛和冲突,不仅让毕超的倒霉之旅变得更加波折,也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影片的幽默和诙谐。三名歹徒虽然表面上凶恶残忍,但在与毕超的相处中,也逐渐展现出他们的软肋和温情。这种人物设定的反转,不仅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也让观众在笑声中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毕超的倒霉爆笑之旅,不仅是对他个人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影片通过荒诞的情节和夸张的表现手法,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和地位的过程中,往往会迷失自我,甚至走上错误的道路。而毕超的经历,则是对这种迷失和错误的一次深刻警醒,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良、坚韧和乐观,也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编辑:王晶)
2022年
导赏:由大鹏执导并主演的现实题材喜剧电影《保你平安》,通过一个荒诞的故事,探讨了谣言对人的危害,以及人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坚守自我。影片表面是喜剧,实则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探讨了严肃的社会议题。编剧苏彪指出,谣言从无到有的过程充满荒诞感,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喜剧,但其底色却是悲凉的。一个已故的人被虚构的恶性谣言所抹黑,她自己已经不可能再为自己辩白,如果不是魏平安这样一个理想主义的人物出现,只能任由谣言四起,面临被人挖坟掘尸的命运。而死亡和墓地等沉重元素的加入,也让谣言的危害显得更加深刻和沉重。影片的另一个深刻层面是对人性的探讨。魏平安的坚持,尽管看似无力和笨拙,却在过程中展现了他的善良与责任感。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辟谣”的喜剧,更是对“做一个正直的人”这一永恒主题的反思。大鹏通过这个角色,展现了普通人在面对网络暴力和社会压力时的无奈与坚守,而他的成长,也反映了社会对善良与正直的呼唤。但在处理这些沉重话题时,影片并未采取简单的“黑白分明”的方式来讲述,而是通过荒诞的谣言链条与滑稽的情节,在荒诞中发人深省。深刻的现实主义与喜剧元素的结合,不仅使得影片在情感上能够触动观众,还让影片的社会意义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表达。在魏平安为了韩露洗清冤屈的过程中,观众能够看到一个普通人如何在无力感中找到自我价值,以及在世俗与困境面前,如何保持心底最初的良知与善意。虽然这部电影本质上是喜剧,但却让不少人感动得泪流满面。电影所传达的真实与深刻,在面对社会和网络暴力时的无奈与痛苦,以及主人公的坚守,都深深触动人心。(编辑:颜诗雨)
导赏:《李茂扮太子》以古装的形式再次包装了电影创作领域比较常见的“身份转换”话题,在喜剧创作领域有专长的演员常远不仅一人分饰太子和李茂两个角色,更是和“开心麻花”的御用女主角马丽成为了夫妻,有了不少有趣的互动。正如片名《李茂扮太子》的谐音“狸猫扮太子”一样,“开心麻花”再次使用谐音梗,在较为常见的剧情里加入脑洞大开的奇趣设定。例如,在影片开端,路人在和李茂聊天时用说唱的形式将事件“唱”了出来,也将爱看戏的太子形象以及他和皇帝之间的关系简单勾画出来,十分新颖独特。为了安全,太子时常戴着面具示人,这也为后续与李茂身份互换做了铺垫。作为关键的情节,两人在体验对方生活时由于信息差抖出了不少笑料包袱,阴错阳差的帮助二人缓和了夫妻关系和父子关系,也让李茂在不知不觉间卷入一场阴谋之中。在影片的人物设定中,李茂的妻子有着不俗的身手,马丽的出演给这个角色赋予了“上得厅堂”,“下得了拳脚”的定位,不仅夫妻间生活中的一些“成人化笑料”被拿捏的很好,在打斗戏份上也提供了不少有看点的场面。但是与“开心麻花”的一些作品相似的是,角色性格流于表面的问题到片尾也没有解决,身份交代不清,剧情设置的痕迹过于明显。结尾部分,反叛的尚书绑架了李茂的妻子,化装成太子的李茂不惜生命救助妻子,一段两人之间美好瞬间的画面不断闪回,甚至带来了强行煽情的感觉。对于这部作品,外界的评价也较为复杂,中国传媒大学教师金宇轩则认为:“从我个人观感上说,电影很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面的段子结合。”这种杂糅各种段子的电影对短视频段子有比较强接受度的观众来说是友好的,但对其他观众来说可能无法提供太多的共情感受。(编辑:方舟)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