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成

2019年
导赏:2019年由刁亦男执导的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以风格化的视听带来浓厚的形式意味,固定长镜头的连贯性带来时空的凝滞与连贯之感,运动镜头利用演员走位进行场面调度足见导演功力,角色离开后镜头并未离开,而是停留在原地;镜头对准透过塑料薄膜的人影,而并没有对混乱的枪战现场进行直接展示,配合音响的使用来猜测动作,既是刻意为之,也为影片蒙上层层神秘色彩。黄绿色影调为影片定下晦暗不明的颓丧基调,伴随本片始终的淅淅沥沥大雨亦增添了潮湿阴翳的情感色彩,而粉色光源和霓虹灯管的使用带来光怪陆离的迷幻气质。《南方车站的聚会》以影像进行叙事,多次以景别的更替和微妙的镜头运动暗示角色的内心情感变化,暴力镜头的不吝展示配合快速剪辑形成某种残忍的浪漫,雨夜疾驰下,鲜血与泥土混杂带来震撼的影像冲击力;周泽农以枪对准墙面上的海报,画面显示出旧日片段的缩影,既是一种对时代的缅怀,也是一种消极的抵抗。电影的音效设计足见用心之处,愈发密集的鼓点敲击营造了焦急的氛围,话语被火车声音的刻意掩盖暗喻了个体在时代变革之下的渺小,而片中多次声画蒙太奇的使用再次引发了无限的遐想,夜市中的舞蹈以音画不同步和刻意为之的爆米花爆炸声与枪声的有意混淆强化了狂欢意味;画面对准溃逃中的周泽农困于陋室,背景却响起飞机的喷气声,是他心中对自由、远方和渴求解脱的向往,高举的手枪稍显无力,是对当下困局的逃离,也是他最终被枪杀的归宿。影片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符号隐喻,颈上悬吊玉佛也没能逃脱杀身之祸,透明的雨伞成为血染的凶器;动物园中的搜查戏意味无穷,企鹅在虚假的门前等待,长颈鹿的头部被门遮掩,象之眼被蒙上了阴影,枪声响起后懵懂而呆滞的虎之眼,而动物之眼的层层叠加,在最能洞悉真相的眼睛所注视下,善与恶都将被处决。帽子在水中浮浮沉沉,周泽农一个人的死亡伴随一群人的狂欢,阴影也终将被阳光所覆盖。(编辑:刘若能)
2016年
2014年
导赏:在商业与艺术之间,许多电影往往难以找到平衡点。《白日焰火》却成功地打破了这一困境,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影片在票房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也在艺术层面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斩获了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白日焰火》在侦探推理片的框架下,巧妙地融入了心理、悬疑、警匪、情色以及黑色电影等多种类型或亚类型。和亨弗莱·鲍嘉主演的教材级黑色电影《马耳他之鹰》一样,《白日焰火》也塑造了一个冰冷不安、薄情寡义的世界,它们的男主人公都是失意、孤独的侦探,想要通过查明真相寻回勇气,身肩为老搭档寻仇的重任;它们的女主人公都是满口谎言的蛇蝎美人,为求自保不惜出卖、利用乃至杀害所有人,然而又都有着说不出的苦衷;最后,无论是鲍嘉还是本片廖凡饰演的主人公力,都陷入了与蛇蝎美人的情感泥沼。影片对心理现实和情感结构的呈现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廖凡和桂纶镁的精湛演技,为影片中的角色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呈现了人性的本真状态,使观众与角色的情感强烈共鸣。导演刁亦男融合了生活化纪实性风格与表现主义艺术风格,让影片在视听上既具有生活的真实感,又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电影片名与影片收尾处冰天雪地中大白日下绽放的焰火深刻呼应,它既是一种颇具荒诞感的情绪宣泄,亦是对男女主人公破碎心灵的救赎。虽然一个悬案的破解值得欢悦,但在那颠倒白日黑夜的绽放中,却隐含着说不清的人生苦楚。更加引人关注的是,《白日焰火》作为一部带有强烈类型倾向的作者电影激活了文艺片电影市场,取得了超一亿元票房的可喜成绩。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认为,《白日焰火》促成了电影市场的升级,改善了市场的一元化格局,实现了电影市场的多样化转型,是中国电影十几年产业化改革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编辑: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