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肇轩

Siu Hin Ng

有片源
2023年
说笑之人
说笑之人

演员/

导演:区焯文/
类型:喜剧/剧情/
2021年
导赏:《妈妈的神奇小子》是以妈妈的视角切入来讲述苏桦伟的人生经历。妈妈对苏桦伟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的坚强与爱心,犹如苏桦伟背后的翅膀,帮助他度过人生难关,使他获得巨大成功。影片重点刻画了吴君如饰演的母亲,她在苏桦伟生命中不同的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苏桦伟童年时期,妈妈是一个引领者。孩子会觉得妈妈无所不能,为自己解决一切的困难。在苏桦伟少年时期,妈妈是一个陪伴者。长大了的苏桦伟,走向了妈妈为他铺垫出来的道路,开始接受专业的训练,成为一名田径运动员。对于后来荣誉加身的苏桦伟,妈妈是他坚强的后盾,是一个默默的支持者。影片把母子关系中最大冲突点放到了这个时期,给他们安排了一场情绪爆发的戏份。吴君如把苏妈作为母亲的关怀,表演得十分真切,她最关心的,不是孩子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而是孩子的健康、经济状况、情感。她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孩子,为他考虑生活的事,让他安心训练,为他负重前行。本片跟冲锋式的纯励志片不同,该片让人动容的地方,不在于苏桦伟一次次夺取金牌时的高光时刻,而是在其背后,苏桦伟的母亲所承受的种种非议,和一个母亲对于儿子退役之后如何生活的种种顾虑。该片没有刻意美化苏妈的性格,而电影中的高潮更来自于苏桦伟和母亲在接拍广告上的冲突,两人在戏中感情“决裂”的时刻,苏妈面对不理解自己的儿子,委屈地喊道,他生下来这样是天性,人家怪的是她自己,该片段也道尽了一个母亲的心酸和委屈。除此之外,虽然影片中少了浪漫的爱情戏,但却更加贴近生活的真实。比起励志,它还有更特别的一点,就是它不止讲胜利、讲超越,更在告诉我们,克服这些困难之后,我们到底是谁。(编辑:大陆)
2019年
2018年
导赏:2014年,《反贪风暴》系列的首部作品《Z风暴》问世,它不仅预示着一个全新系列的诞生,更是在现象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三年前,就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对于反腐倡廉题材的渴望。导演林德禄以其对影视生态变化的敏感性和前瞻性,成功打造了这一深受欢迎的系列。《反贪风暴》系列由《Z风暴》(2014)、《S风暴》(2016)、《L风暴》(2018)、《P风暴》(2019)和《G风暴》(2021)构成,它们分别取得了0.95亿元、2.09亿元、4.43亿元、7.94亿元和6.29亿元的票房佳绩。影片从小切口入手,以点带面,辐射出一个巨大的犯罪网络和法治密网。随着廉政公署调查的深入,一个错综复杂的贪污网络逐渐浮出水面,涉及政界、商界乃至黑社会。通过这一网络的揭露,深刻地反映了贪污腐败对社会肌体的侵蚀,它不仅破坏了公平正义,更触及了国家的安全底线。深刻的现实表达使得影片成为了一面反映社会现实的镜子。在动作场面的呈现上,《反贪风暴3》不遗余力。影片以其高燃的开场——一场激烈的追车戏和枪战场面,迅速将观众的肾上腺素推至高峰,紧张刺激的开场手法展现出导演对观众心理的精准把控。从街头的追车戏中车辆的高速追逐、碰撞,到室内枪战的火光四射、紧张对峙,再到海上追逐的波涛汹涌、生死时速,每一场动作戏都经过精心设计,既展现了高超的拍摄技巧,也体现了剪辑的流畅性和特效的真实性。这些场面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更是将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着每一个紧张的瞬间。《反贪风暴3》在探讨贪污腐败这一严肃主题的同时,也不忘在剧情中穿插人性的光辉与温暖。影片中不乏对家庭、友情和爱情的深刻描绘,这些细腻的情感戏份,不仅为紧张的剧情提供了缓解,也使得角色更加立体,情感更加真挚。这些元素的加入,使得影片在展现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不失为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因此,影片以其深刻的主题、紧张的剧情、出色的表演和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成为了反贪题材电影中的佳作。(编辑:王梓苡)
2016年
导赏:电影《一念无明》改编自香港真实新闻案件,讲述了余文乐饰演的躁郁症患者阿东,出院后重返社会。因为他失手导致病重的母亲死去,内心备受煎熬。影片以精神病康复者的挣扎历程为主线,呈现了病态都市的社会现状,直戳人心。在片中,导演黄进聚焦情感性精神病躁郁症,通过闪回的表现手法片段化展示普通香港患者的生活。余文乐、曾志伟、金燕玲三位演技派演员,将父子之间的排斥、猜忌,母子之间的怨怼、愤懑表现的淋漓尽致。余文乐一改往日形象,深入到躁郁症患者的角色中,情绪的隐忍和爆发都收放自如。在与曾志伟演技的碰撞中,余文乐的这种表演更为感人。随着母亲的谩骂殴打的不断闪回以及儿子不断质问父亲为何抛家弃子,这些情节都让观众们逐渐了解到主人公的病情与成长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此外,在主人公阿东已经康复后,却发现自己依旧无法摆脱周遭人们对自己的误解和丑化,也无法逃离精神病患者所处的困境。他有着强烈重新融入社会的愿望,但在找工作过程中不断碰壁,原以为能够重归于好的前女友也在公众面前发泄了对他的不满,成为压垮他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导致了病情的反复。通过阿东的遭遇,导演窥视了当今社会对于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情感态度,批判了现代社会生活的群像。凭借着对于精神病患者群体给予的关注,黄进在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荣获新晋导演殊荣,曾志伟也通过精湛演技一改往日以喜剧见长的形象,突破了演艺道路上的局限,荣获最佳男配角,戏份相对较少但戏份较重的金燕玲则获得最佳女配角。(编辑:方舟)
2015年
导赏:《哪一天我们会飞》是黄修平执导的青春题材电影,其细腻的叙事和深刻的主题在华语青春电影中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影片于2016年3月在内地上映,不同于同期青春片《致青春》那样的商业化和煽情化表达,《哪一天我们会飞》打破了常见青春片的刻板印象,淡化了煽情、冲突等商业化元素,以轻快的风格、柔和的叙事来吸引观众,展现其对于青春与成长的独特见解。影片通过杨千嬅饰演的余凤芝的回忆,构建过去与现在交替的叙事结构。以极具艺术感的画面表现,重现了90年代香港青年的校园时光,通过明亮的色彩、流畅的运动镜头,以及轻快的配乐,勾起观众的青春记忆,具有很强的代入感与感染力。而在成人世界的描绘中,导演则采用了狭小、压抑的室内镜头,传达出余凤芝与丈夫彭盛华之间的婚姻危机与现实困境。这种过去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为影片增添许多叙事深度。影片人物塑造得十分生动立体,人物命运令人感慨万千。苏博文从小梦想着成为一名飞机师却患上色盲无奈放弃,但历经人世浮沉之后,他最终选择了拒绝妥协。他破釜沉舟,以死亡祭奠了青春——“偷”了一架小型飞机,飞向了理想的彼岸。他的死亡并非简单的叙事结局,而是对梦想追求的一种浪漫化与神圣化处理。苏博文的死亡使他成为梦想的守护者,将他与成人世界的残酷、妥协和乏味永远隔离开来。他的离去,象征着青春梦想的美好与永恒,也是在成人世界中无法实现梦想的深刻隐喻。细腻的叙事、鲜明的角色塑造以及对梦想与现实的深刻探讨,使《哪一天我们会飞》超越了大多数校园青春片传达出更为深层的意蕴,在电影市场中将商业成功与艺术口碑一并收获。(编辑:颜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