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

有片源
1985年
导赏:《绝响》是一部由张泽鸣执导,孔宪珠、陈锐等主演的电影,该片以其独特的地域色彩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以其对时代变迁下文化命运的探讨。影片开篇便以一条迂回曲折的麻石小巷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广州老城区画面。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年代,更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小巷中的每一处细节,如雕花的旧家具、走街串巷的绿豆沙等,都成为了影片独特的文化符号,为影片增添了浓厚的地方色彩。然而,《绝响》并非仅仅满足于对传统文化的展现,它更深入地探讨了时代变迁下文化的命运。影片中,主人公欧老枢的作品被两度盗用,这一情节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知识产权的漠视,更揭示了现代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影片通过这一情节,表达了对“现代”的警惕和反思,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消失发出了深沉的叹息。在艺术表现上,《绝响》同样展现出了导演张泽鸣的深厚功底。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空巷”镜头,不仅成为了影片独特的视觉符号,更在情感上起到了连缀全篇的贯穿性作用。这种诗意化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在感受影片情感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导演对于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电影通过主人公欧老枢的坎坷经历,展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消失的冲突。欧老枢一生酷爱广东音乐,并编写了大量优美动人的曲谱,然而这些心血之作却未能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甚至在“文革”期间被禁止,大部分曲谱被焚烧。这一情节深刻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面临的巨大挑战和生存困境,而这种生存困境也体现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欧老枢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与社会对他的冷漠和忽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儿子冠仔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他一方面受到父亲的影响,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另一方面又因为社会的压力和生活的负担,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这种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在追求个人理想和实现社会价值之间的冲突和挣扎。《绝响》通过对时代变迁下文化命运的探讨,引发了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关注。无疑也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编辑:张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