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

Allen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超能一家人》改编自俄罗斯电影《超能力家庭》,由《羞羞的铁拳》导演宋阳执导,是2023年暑期档开心麻花影业的重磅影片。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想象力丰富,形式与风格多样,并擅以平实温暖的主题打动人心。这在《超能一家人》中也不例外。影片保留了原作的俄罗斯风情,将异国情调与中国式笑点相结合,借助“童话感”使这部本土化的中国超能力电影落地。冰雪世界、童话故事中常见的林中小屋、富丽堂皇的宫殿、精美的场景布置满足了观众对俄罗斯冰雪世界的无限想象,角色们蹩脚的语言、沈腾金发高鼻梁的造型、中西思维差异闹出的笑话更使人捧腹大笑。人物之间喋喋不休的争吵与眼花缭乱的烟花大战,其背后是影片温暖人心的主题:家人就是最大的“超能力”。不管个人有多么笨拙可笑,家人永远会彼此包容,并接纳最真实的对方。作为中国电影行业的票房担当之一,开心麻花在春节档、暑期档等档期的磨练中已逐渐掌握市场规律,在保持稳定产出的同时收获理想票房。在《超能一家人》中,明星、笑料与主题交相呼应,沈腾与艾伦作为黄金搭档在本片中再次合作,并一改过往的兄弟情深戏码,以主角与敌人的关系在银幕上针锋相对,互动张力十足。沈腾饰演乞乞科夫虽然狡猾,却有着与反派特点截然相异的品质——从不说谎,艾伦则一反以往擅长的装傻充愣式角色,饰演了一名严肃正经的程序员,从而带来“认知错位”的笑点。架空的世界、滑稽的人物都超出了现实生活的界限,角色互动间展示出的深厚情谊却又将影片整体拉回“爱最大”的经典话题。如何用富有新意的形式表达一个众人深谙的主题,《超能一家人》做出了具有商业价值的大胆尝试。(编辑:海边淡鼠)
2022年
导赏:《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根据日本2008年喜剧片《魔幻时刻》改编而来,剧情巧妙地运用了“身份错位”和“假戏真做”的故事框架,将喜剧元素与悬疑剧情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以魏成功这一角色为核心,通过他误打误撞地被卷入黑帮纷争,以及他对于“杀手”身份的误解和演绎,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捧腹的喜剧效果。影片也巧妙地利用了“戏中戏”的叙事手法,将现实与虚构、真实与表演相互交织,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魏翔饰演的魏成功本身是一个演员,却在黑帮的骗局中扮演起了杀手的角色,一切被冠以了“拍电影”的名号,但影片最逗笑也最感人的莫过于此,当观众在上帝视角中看到整个故事并非是多年怀才不遇、一朝喜得贵人相助的人生喜剧,而就是个“骗傻子”的游戏!却看着“傻子”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其他每个人都在计算着自己的利益,只有“傻子”享受着自己作为主角的每一刻。常言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为了一点奢望步履不停追寻,痛并快乐着的魏成功呢?叙事所处的小镇是一个封闭的环形结构,建筑的风格、人物的造型都带有暧昧的文化指向性,这实际上都在暗示这个故事本身的虚构性叙事特征。导演安插了多种迷影彩蛋,将虚构的“莱茵”小镇与好莱坞黄金年代的电影世界打通,串联出一个就算是意大利黑帮割据,都丝毫不显得跳戏的“现实与片场”混合物。而小镇里多次出现的港口,也与好莱坞犯罪片中芝加哥的港口相似。电影中美丽优雅的女明星米兰由“国民喜剧女神”马丽扮演。马丽在《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来电狂响》等诸多代表作品中的演绎,都深入人心,她也是观众心中金牌喜剧的保障之一。而影片的主角魏翔,从影23年,积累了大量龙套角色的经历,才等到这次春节档电影男主角的机会,这部电影可称为他的“半自传体电影”,魏成功似乎就是他演艺生涯的一个镜像,因而本片的“戏中戏”结构有了更多现实意味的指涉,而归根结底,是生活的现实与艺术的边界发生混淆与模糊的时刻。(编辑:路明慧)
导赏:《李茂扮太子》以古装的形式再次包装了电影创作领域比较常见的“身份转换”话题,在喜剧创作领域有专长的演员常远不仅一人分饰太子和李茂两个角色,更是和“开心麻花”的御用女主角马丽成为了夫妻,有了不少有趣的互动。正如片名《李茂扮太子》的谐音“狸猫扮太子”一样,“开心麻花”再次使用谐音梗,在较为常见的剧情里加入脑洞大开的奇趣设定。例如,在影片开端,路人在和李茂聊天时用说唱的形式将事件“唱”了出来,也将爱看戏的太子形象以及他和皇帝之间的关系简单勾画出来,十分新颖独特。为了安全,太子时常戴着面具示人,这也为后续与李茂身份互换做了铺垫。作为关键的情节,两人在体验对方生活时由于信息差抖出了不少笑料包袱,阴错阳差的帮助二人缓和了夫妻关系和父子关系,也让李茂在不知不觉间卷入一场阴谋之中。在影片的人物设定中,李茂的妻子有着不俗的身手,马丽的出演给这个角色赋予了“上得厅堂”,“下得了拳脚”的定位,不仅夫妻间生活中的一些“成人化笑料”被拿捏的很好,在打斗戏份上也提供了不少有看点的场面。但是与“开心麻花”的一些作品相似的是,角色性格流于表面的问题到片尾也没有解决,身份交代不清,剧情设置的痕迹过于明显。结尾部分,反叛的尚书绑架了李茂的妻子,化装成太子的李茂不惜生命救助妻子,一段两人之间美好瞬间的画面不断闪回,甚至带来了强行煽情的感觉。对于这部作品,外界的评价也较为复杂,中国传媒大学教师金宇轩则认为:“从我个人观感上说,电影很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面的段子结合。”这种杂糅各种段子的电影对短视频段子有比较强接受度的观众来说是友好的,但对其他观众来说可能无法提供太多的共情感受。(编辑:方舟)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导赏:一声“老师好”,影响了整个人生;一位好老师,折射出一个时代。《老师·好》是由著名相声演员于谦监制并主演的青春校园电影,与观众们所熟悉他在相声舞台上的捧哏形象不同,于谦在本片中成功塑造了苗宛秋这个八十年代人民教师的典型角色:优点缺点并存,严格中带着点温情,专制中又有点柔软,固执中带着知识分子的清高,普普通通一辈子,对荣誉、学生的成绩看得远比学校给自己分套房子更重要。本片用生病的学生、辍学的学生、调皮的学生等几类典型学生的“浪子回头”描绘了富有正能量的师生关系,用好老师和好学生的角色关系,映照了中国师生中最传统、最惺惺相惜的关系,也打造了青春多样的学生群像。影片有吴京、张国立、艾伦、乔杉等演员惊喜客串,老搭档郭德纲更是给出于谦“值一个影帝和两箱啤酒、烤串不限量”的好评。除了熟面孔的梦幻联动外,《老师·好》还营造了浓郁的八十年代怀旧风格,契合广大观众的怀旧情怀。例如录音机播放出的迪斯科乐曲,还有二八自行车、老冰棍、老汽水、搪瓷杯等精巧的道具设计,都深深引发了对青葱岁月、师恩如山、同窗情谊的千思万绪。《老师·好》代表了中国学生的集体记忆,每个人心中都留存着类似的对于班主任又爱又“恨”的体验,也都在成长的过程中才渐渐领悟,尽管老师“不可爱、不完美、不优秀,但正是像他这样的人托举起中国社会,托举起一代又一代的人”。总而言之,《老师·好》全片笑中带泪,感人至深,也深受观众热捧,好评如潮,获得3.55亿元票房的好成绩。(编辑:曾奕琦)
2018年
导赏:喜剧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不仅为观众带来欢笑,更在笑声中传递着深刻的社会与人性思考。《西虹市首富》作为一部现代喜剧电影,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其幽默诙谐的叙事手法,更在于其对金钱、人性和梦想的深度剖析与呈现。 电影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洞察。《西虹市首富》以金钱作为叙事的核心,巧妙地运用了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现代社会中金钱对人们心灵的冲击和异化。影片中的主人公王多鱼,一夜之间从贫困潦倒的普通人变成了拥有十亿巨款的富翁,他的生活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突如其来的财富,不仅让他体验到了金钱带来的快感,也让他逐渐迷失了自我,陷入了对金钱的贪婪和追求中。然而,电影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对金钱的批判上,而是进一步探讨了金钱与人性、梦想之间的关系。在电影中,王多鱼虽然拥有了巨额财富,但他并没有因此变得幸福。相反,他逐渐发现,金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重新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梦想。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使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喜剧,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叙事方式上,《西虹市首富》采用独特的超越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一系列夸张的情节和场景,营造出一个充满幽默和荒诞的世界。然而,这种荒诞并不脱离现实,反而更加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电影中的许多情节,如投资夕阳产业,都是观众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想象到的。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使电影在保持幽默感的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此外,《西虹市首富》还巧妙地运用了反转的手法,通过一次次的剧情反转,使故事更加扣人心弦。这些反转不仅增加了电影的喜剧效果,也进一步凸显了电影的主题和思想。(编辑:婧怡)
导赏:《来电狂响》作为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的中国版改编,以独特的黑色喜剧风格跨越了文化差异的鸿沟,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复杂面貌与情感纠葛,兼具娱乐性与深刻性。在《完美陌生人》的框架基础上,《来电狂响》巧妙地加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影片不仅探讨了爱情、婚姻、家庭等普遍性议题,还触及了婆媳关系、养老难题、离婚买房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这些话题的加入,使得影片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成为了一面映照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镜子。电影《来电狂响》在保留原作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原作《完美陌生人》以其深刻的心理剖析和紧张的剧情张力著称,而《来电狂响》则通过调整人物设定和话题热点,将其转变为一部更符合中国观众口味的喜剧片。影片通过引入直播平台、外卖软件等现代生活元素,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时代感,也巧妙地触及了当下社会热点,如网络直播的兴起、个人隐私的泄露等。在改编过程中,《来电狂响》将女性在职场与生活中的生存境况作为影片的议题之一。演员马丽饰演的韩笑、霍思燕饰演的李楠、代乐乐饰演的戴戴等女性角色是拥有独立思想、复杂情感和现实困境的个体。她们在职场上的奋斗、在家庭中的牺牲、在面对爱情时的犹豫与坚持,都被细腻而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手机是《来电狂响》的全篇式线索,作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工具,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与心理状态的缩影。影片通过一场看似普通的聚会,将七个人物的手机内容公之于众,从而揭露了他们背后隐藏的秘密与伤痛。这种设定增加了影片的戏剧张力,也深刻揭示了现代人在数字时代下的孤独与焦虑。手机既连接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又加剧了彼此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影片通过这一独特视角,引导观众反思数字时代下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编辑: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