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她
白志强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20年
拨浪鼓咚咚响
导演
/
编剧
/
导演:
白志强
/
主演:
惠王军
/
白泽泽
/
马桂兰
/
播放正片
导赏:
《拨浪鼓咚咚响》是一部轻喜剧公路影片,该片用陕北方言和朴实的镜头讲述了货车司机苟仁为子寻仇,偶遇寻找父亲的“熊孩子”毛豆,机缘巧合之下,二人踏上一段啼笑皆非的寻亲之旅的故事。影片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全片采用了陕北方言,生动地呈现了主人公苟仁和毛豆之间的交流,也从侧面体现了他们在“寻父之路”上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关系的不断变换。方言在电影中的运用宣传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还能够传达导演所想要表达的人与人之间一种朴实、真挚的情感,使观众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感受电影所表达的乡土情感和人文价值。从整部影片可以看出,导演没有拍摄过多复杂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过度渲染主人公的苦难与伤痛,只是从客观的角度讲述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和一个失去父亲的儿子两人的现实遭遇以及在情感互补的状态下发生的感人故事,也还原了电影所表达的最朴素和最真实的情感。影片的叙事线索和关注重点是毛豆和苟仁在两次“离乡—返乡”之旅中,由相互排斥到逐渐接受,最后默契认同的情感变化,也是二人所完成的父子角色的双向补位与精神救赎。影片用声音作为感情的寄托,一个是作为片名的拨浪鼓,是苟仁对已故儿子的思念,一开始由毛豆的好奇,把拨浪鼓戳破的掩盖,到之后苟仁将拨浪鼓贴好创口贴送给毛豆的那一刻,拨浪鼓的传递也成为他们半路父子的情感联结。创口贴也预示着对毛豆波折童年的缝缝补补。还有一个是烟火的声音,烟火出现在影片一开头,毛豆就对烟火产生了渴望,烟火也寄托了对父亲的思念。直到苟仁为毛豆放了一场烟花,毛豆的眼泪以及反复确认的心情,在那一刻或许他们之间真的联结着父子之情。影片采用了开放式结局,苟仁与毛豆是否可以一直陪伴,也为观众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在影像风格方面,影片为了客观还原西北农村粗狂凋敝的生存样态,几乎全部采用了实景拍摄的方式,为观众更加真实的展现具有地域特色的风貌全景。(编辑:王晶)
2014年
边走边唱
导演
/
编剧
/
导演:
白志强
/
剧情:
影片历时两年,真实纪录了说书盲艺人李守旺的生活,反映了盲人说书队的困境,讲述了说书队队长李守旺任劳任怨平凡而伟大的父爱,展现了他人性的光辉。 李守旺(老李)是盲人说书队的队长,4岁时失明,从此他便失去了做一个普通农民的机会,人常说“关掉一扇门,便会打开一扇窗”,19岁时李守旺学会了说书,便以此为生讨了条活路,这一晃便是50年。他40多岁时娶了个精神失常的妻子,生下一儿一女,女儿遗传了母亲的病,嫁了个患有肺结核的女婿。儿子也因家境贫寒到西安三原县做了上门女婿,并且做生意还赔了钱。儿女的不幸遭遇成了70多岁的老李的心头病,老李每年挣到的钱几乎都给子女补贴了生活。 但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推进,陕北农村有九成人口外出打工,昔日喜闻乐见的说书队现在几乎丧失了观众。于是说书队与村队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很多时候因为钱额的差异和村队长吵得脸红脖子粗,这使得老李非常尴尬,于是对远在他乡的儿子的思念就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盲人说书队每天走村串户需行走20多里山路,非常辛苦,老李累的时候便把儿子照片悄悄拿出来摸摸……当他得知过年时儿子将带儿媳、孙女一起回家过年时,他高兴极了,打扫了窑洞、糊了新窗、换了窗帘、买回了电视机和卫星接收器,为的就是让他们回家多呆几天。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