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禾

有片源
2024年
2023年
导赏:《志愿军:雄兵出击》是《志愿军》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影片延续了《长津湖》系列的战争史诗格局,注重震撼性视听效果的呈现,歌颂了志愿军将士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是对抗美援朝题材“新主流”电影创作的延续和发展。在叙事上,《志愿军:雄兵出击》采取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策略。宏观层面,影片介绍了朝鲜半岛局势以及美、苏等大国的态度,随着美国介入朝鲜战争,我国领导人做出了志愿军渡江入朝的决策。随后,影片交代了首批志愿军将士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的过程。影片后半部分,展示了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大会上慷慨陈词、向世界发出庄严宣告的情节。微观层面,影片详细描述了松骨峰阻击战等三场战役,既有对战争场面的逼真呈现,也有对人物形象性格的细腻刻画。在人物塑造上,从领袖到战士各具神采,导演陈凯歌在创作时也将现代人对历史的思考加入其中。片中,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之前,毛主席在为是否发兵而思考。在此期间,他接见了一群英雄模范,中国人民的团结、勇敢、坚韧使得他下定抗美援朝的决心。正如陈凯歌所说“出国作战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但是作为领袖,我觉得他一定要从整个国家的角度去考虑这个事,同时要从民众中间汲取力量。”在战士们的塑造上,则侧重展现英雄群像的丰富性和人民性,在“家国同构”叙事下实现了历史人物与人民大众的辩证统一。《志愿军:雄兵出击》为观众们带来了震撼的视听体验,将民族文化心理和主流价值观深度结合,对中国战争题材电影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编辑:刘方舟)
2021年
2019年
导赏:自2008年首部《叶问》横空出世以来,这一系列电影便成为了中国功夫片经典IP的标志性存在。《叶问4:完结篇》作为这一系列的收官之作,以其精湛的武术打斗将中国功夫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功夫电影《叶问4:完结篇》充满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仰。影片中,咏春拳、太极拳等多种中国传统武术流派轮番登场,每一招每一式都展现出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甄子丹作为叶问的扮演者,十年如一日地沉浸在角色之中,他的每一次挥拳、每一次踢腿,都透露着深厚的武术功底与对角色的深刻理解。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打斗,伴随着拳肘相撞的清脆声响,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功夫的力与美,更激发了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无限向往与热爱。甄子丹用他精湛的演技与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为叶问这一角色赋予了永恒的生命力。在精彩的武术打斗之外,影片还深入挖掘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叶问既是一位武艺超群的宗师,也是一位深爱着家人的普通父亲,更是一位为了徒弟名誉而不惜一切的师父。尤其是叶问在面对儿子教育问题时的焦虑与无奈,以及为徒弟正名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都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打斗之余,感受到了影片所传递的温暖与感动。《叶问4》在叙事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与前三部主要聚焦于国内背景不同,第四部将故事舞台拓展到了海外,让叶问踏出国门,面对一个全新的挑战。在异国他乡,叶问不仅要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还要克服语言、文化等种种障碍。更重要的是,他还要面对种族歧视与欺凌的严峻现实。这种设定让影片的紧张感与悬念感极大增强,凸显出海外华人同仇敌忾、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编辑:婧怡)
导赏:《决胜时刻》是黄建新、宁海强执导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影片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手法,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故事圆心,讲述了国共和谈、渡江战役和政治协商会议三件大事,同时穿插了毛泽东主席的日常生活片段。不同于《建国大业》这种编年史式叙事影片,导演黄建新坚持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手法,在《决胜时刻》用更多的角色和附着的情感来描绘一段中国人民的精神史。如同影片的英文片名《MaoZedong1949》所凝练的内容,编剧何冀平在这部作品中从不同视角描写毛泽东主席,通过各个维度,拉近当代观众和伟人的距离。与以往的主旋律题材影片不同的是,影片虚构了毛泽东主席身边的三个小人物警卫员陈有富、播音员孟予、小战士田二乔,以他们的视角从侧面勾勒出了伟人温情有趣的一面。这些角色的命运与毛泽东主席发生直接的关系,也影射出时代的波澜壮阔,展现了毛泽东主席的人格魅力。《决胜时刻》提供了新的创作理念,在演员表演风格上追求生活化,对服装、道具精益求精,打破了过往传统主流电影脸谱化、说教式的模式和创作困境,走出了一条叫好又叫座的市场化之路。正如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所说:“《决胜时刻》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文献的影像再现,更是对历史中形形色色人物的艺术想象,在这方面,本片的艺术探索弥足珍贵。”在影片结尾部分,经过4K修复后的开国大典历史影像资料第一次以彩色超清画质出现在大银幕上,真实还原了当时现场的所有细节,也成为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编辑:方舟)
2016年
导赏:《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演了一出中国式《教父》,影片中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角色都耐人寻味,利用非线性叙事,打造出一场情义爱欲的生死局。从战前的灯红酒绿到战后的残垣断壁,电影以精巧的拼贴叙事安排、恰到好处的音乐安排,展现出对人生与生死的思考,融会贯穿了帮派家国的凛然秩序、挺身赴死的兄弟情义、悱恻缠绵的多角爱情、民族大义的坚定选择、多维度的浮世绘全景等多种类型元素,通过与众不同的笔法、时间线索与人物线索的交叉叙事,深刻挖掘出人性的贪痴善恶。《罗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见功力见气势的电影,事件容易,做局难。通过时间线索与人物线索的交叉叙事,它做了一个情义爱欲生死局。每个局内人都有疑点,步步观察揣摩、观影乐趣尽现;《罗曼蒂克消亡史》更是一部见意境见气质的电影,它珍视人的局限性,多维多解、意蕴丰实。小六(章子怡饰)、老五(钟欣潼饰)、吴小姐(袁泉饰)、王妈(闫妮饰)、妓女(霍思燕饰),镜头扫过或美艳或笃定或心伤或风情的她们的脸,群像轮转,定格于褪却浮华的小六,淡然一笑,罗曼蒂克未亡。历经万千磨难,她活着。其实,一切叙事艺术的底牌都是在探讨我们该如何活下去。而一部商业大片的目的,就是让人自信地活着。《罗曼蒂克消亡史》会笃定地告诉您:作为一部商业大片,它是如何在相同中做出不同的,那是一种工业、一种艺术、一种精神力量,而绝不仅仅是一门生意。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表现手法具有相当的实验性,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艺术电影走得更远。整部电影有着难得的考究和态度,或许姿态本身就是该片存在的价值。影片镜头语言风格化且精致,混杂着王家卫式的浪漫光影和昆汀式的暴力美学,常用对称构图,偶有上帝视角,以腾空而起的俯拍镜头,描摹一幅极具时代感的画面,细节处则布满了符号及隐喻。简繁相宜的叙事控制,丰易自如的情感表达,在我看来,程耳意图以极富力量感的形式突显电影的质感和格调,在视听聒噪、套路成堆的国产电影“空壳潮”里,《罗曼蒂克消亡史》总算辟出了一片可供凝望的天空。本片对既定时空秩序的破坏,视听形式上延长、压缩、变形、省略、跳跃、错置和挪移时间的经验,是在创造一个有格调、质感和趣味的世界,这正是今天多数国产电影缺乏的魅力。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