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笛

有片源
2014年
剧情: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所在地延安。1941年秋,国民党军队加强了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封锁,特别是经济封锁。党中央决定开展大生产运动,同时加强税收工作,来粉碎敌人封锁。经朱德推荐,毛主席和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决定,调边区独立团团长肖怀忠到延安贸易税务局任局长一职。肖怀忠是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认识的第一个陕北红军。他身经百战,战功卓著,曾因为掩护毛主席而受伤。他的母亲是毛主席到达陕北后的第一个房东。肖怀忠一员武将,土生土长的陕北人,自以为对陕北民风民俗有深入了解,为了完成税收任务,他不惜以暴力手段强征民税,引发民怨。受到毛主席和林伯渠的批评。林伯渠提出帮助群众发展生产“以税养税”的办法,得到毛主席的支持,肖怀忠表面认可,但心底里并不认为此举会有利税收。他的助理王若男对他和毛主席的亲密关系非常崇拜。顺丰粮行老板刘广福和采购员黄妙香,以接受罚款的方式将边区的粮食运往西安。粮食是边区政府严令禁止外运商品,肖怀忠不但重罚了他们,还扣下了顺丰粮行的两车粮食,充作税收上缴边区财政。肖怀忠和王若男抱着四只小羊羔去杨老汉家赔情道歉,由于长期劳累过度吃不饱饭,晕倒在杨老汉家的门前。 毛主席得知此事,亲自去中央医院看望肖尽忠,并把中央特批给他每天的半斤牛奶送给肖怀忠吃,直到他病愈。此举感动了肖母肖妻和在场的杨老汉等人。刘广福和黄妙香听说肖怀忠住院,也带着鸡蛋来看望,被肖怀忠赶出门去。肖妻不忍,替黄妙香说话,被肖母训斥。肖怀忠出院后看到税收任务不能完成,更是心急如焚,对下属层层加码,加大工作力度。他提着两只不下蛋的母鸡去看望毛主席,并汇报了税收的情况。毛主席批评他工作作风的武断,军阀作风一定要改正,并希望他能动员群众,搞好税收工作。肖怀忠的儿子金蛋患肺炎命悬一线,需要盘尼西林救命。肖妻找到黄妙香求助,刘广福认为此乃天赐良机,立即将自己在西安生病时没有用完的一盒盘尼西林送给肖妻,救了肖怀忠儿子的命。但肖怀忠似乎并不领情,又扣下了顺丰粮行的两车粮食,只是没有罚款。黄妙香埋怨刘广福白扔了一盒价值不菲的好药。这时,化妆成老百姓的肖怀忠悄悄来到顺丰粮行,使刘、黄二人大吃一惊。肖怀忠不解的是重罚之下,粮食运到西安怎么还能赚钱。刘广福告诉他西安的商人把一石粮食运到河南能卖几倍的钱。肖怀忠提出一石粮食罚四十元,这比延安当地一石粮食的卖价还高。刘广福竟然当场同意,并拿出三百元给肖怀忠。肖怀忠当即翻脸,刘广福却说罚款可以帮助完成税收,三百元是好处费,这叫“利己不损公”。肖怀忠命令关卡每石粮食重罚四十元后放行,此举令王若男大惑不解。 是夜,肖怀忠化妆悄悄来到顺丰粮行,在黄妙香惊恐的目光下,他强行占有了这个女人。黄妙香顺水推舟,心甘情愿地躺在肖怀忠的怀抱里。至此,顺丰粮行大张旗鼓地向西安运送粮食。黄妙香拿出一千元钱给肖怀忠,说这是他应得的好处费。肖怀忠此时接受了“利己又利公”的说法,痛快地收下了这笔钱。他把这些钱交给妻子,让他藏好了以后供金蛋到西安上大学堂时用。由于税收任务连续数月超额完成,边区政府准备给贸税局颁发奖状。林伯渠从王若男处听说了重罚粮商的事情,他找来肖怀忠询问,并严肃地告诫他,政策可以灵活运用,但要有度,不能因小失大。肖怀忠回到局里把王若男骂了一顿,认为她太年轻,什么都不懂。肖怀忠夜晚化妆去黄妙香处,被王若男发现。肖怀忠告诉黄妙香,粮食暂时不要再运。黄妙香却说收了几千斤大枣要运往西安,大枣是边区鼓励外销产品,肖怀忠一口答应免税出关。黄妙香又给了肖怀忠一千块钱。年轻的王若男为了肖局长不犯错误,当面向肖怀忠提出意见,并说看到他夜里去了顺丰粮行。肖怀忠大怒,把王若男从局里到市场科去当税收员。毛主席和督察公署专员铁戈路过市场,碰到王若男正在收市场税,十分奇怪,当得知肖怀忠的所作所为之后,毛主席立即让铁戈找肖怀忠谈话,给他敲敲警钟。此时,杨老汉发现顺丰粮行的运枣大车下面装的全是粮食,立即向王若男报告。王若男赶到关卡拦截时,几辆大车已经放行远去。她立即赶往督察公署向铁专员报告,却意外地碰到铁戈正在和肖怀忠谈话。王若男报告了情况,肖怀忠不以为然,认为关卡都没查出来,杨老汉的话不可信。在肖怀忠离开后,铁戈拿起电话通知了保安处。由于边区粮食被大量外运,市场粮价出现波动,一些粮商见有机可乘,开始囤积居奇,抬高市场粮价。肖母敏感地意识到这些,到局里找肖怀忠询问。肖怀忠刚接到边区政府的表彰,正准备摆酒庆贺,根本没当一回事。 很快,黄妙香和杨老汉等群众发生了冲突,酿成一场抢粮的混战,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毛主席和朱德等人听说此事大为震惊。此时,铁戈赶来报告,顺丰粮行偷运粮食的大车被沿途哨卡扣住,不法商人正在押解回来途中,他决定立即搜查顺丰粮行。在搜查中,很快找到了顺丰粮行向肖怀忠行贿的证据。铁戈果断命令将肖怀忠带到督察公署询问。肖怀忠自恃有功在身,张口闭口说要见毛主席。铁戈亲自到肖家做工作,肖妻把肖怀忠拿回来的三千块钱交了出来,肖母大惊。肖怀忠在证据面前拒不认罪,反而说出自己的理由:利己不损公。这些钱是他应得的。这时,刘广福被押送回来,他当场交待自己为了赚钱,被国民党的破坏队收买,不论多大的代价,也要把粮食运出来,搞乱边区的粮食市场。破坏队是专门对边区进行暗杀、投毒、放火、爆炸、刺探军情的特务队,罪行累累。刘广福的交待让肖怀忠彻底崩溃,他意识到自己犯了大罪。 《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规定,贪污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或五年以上徒刑,肖怀忠贪污受贿3050元。法院经初审、复审判处肖怀忠死刑。肖不服,写信向毛主席求情,认为自己功大于过,罪不当死。要死也要求上战场去杀敌而死。毛主席严厉批评了说情者,严肃指出:治国就是治吏,治吏必惩贪腐。贪腐之土壤不除,党何以生根?革命政权何以立足?越是位高权重影响大的贪官,其危害越大,因此越要严惩,才能平民愤,扬正气,警后人,挽救失足者。今天打天下要反贪腐,今后坐天下更要反贪腐。行刑之前肖怀忠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去牢房给儿子送行。她挥泪痛斥儿子的罪行,怒打儿子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又抱住即将被处死的儿子痛哭,给儿子穿上她乞讨来的新布做的新棉衣,送儿子上路。肖怀忠舍不得把新棉衣糟蹋了,坚决留给穿着打满补丁衣服的母亲。肖怀忠被押上刑场,他痛悔地仰天长叹。毛主席听到行刑枪声响起,心情十分沉重,说道:战争时期的腐败,最直接的会使我们输掉这场战争;和平时期的腐败,最直接的是会使一个政党,一个政府彻底垮台;因为它最终动摇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因此,我们不得不认真起来,严肃起来,同腐败问题做坚决的斗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远处,传来清凉山上的钟鸣声。
2007年
导赏:由张杨执导的电影《落叶归根》于2007年上映,斩获第57届柏林电影节独立影评人全景单元最佳电影奖。影片以农民工老赵千里背尸还乡的荒诞旅程为主线,用黑色幽默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当代中国社会众生相。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温情派”,张杨延续了《洗澡》中对边缘群体的关注。但不同于前作中澡堂文化的诗意呈现,《落叶归根》展现出更锐利的现实穿透力。影片通过老赵的漂泊之旅,折射出二十世纪初转型期的社会景观,卡车司机在情义与生存间的挣扎,养蜂人掩盖毁容的伤痛,发廊妹的粉色假发下是苍白的现实,这些配角不仅是旅途插曲,也是社会症候的隐喻。相较于美国公路片常强调的个人觉醒,《落叶归根》作为一部公路片则更像集体困境的投射。张杨利用公路电影的“偶遇机制”,让老赵的旅程成为社会断层的横切面。卡车司机、养蜂人、拾荒者等角色的出现并非简单的剧情点缀,这些片段式叙事在公路电影框架中获得了合理性,而老赵始终如一的“送尸”执念,则成为串联碎片化现实的锚点。影片极具黑色幽默的荒诞色彩,老赵用板车拉尸体被误认为健身、给尸体化妆冒充醉汉、把尸体塞进轮胎当救生圈等桥段,让人捧腹之余倍感心酸。特别在长途汽车遇劫段落中,劫匪得知车上有尸体后反而行礼放行,这个转折既与传统警匪叙事不同,又暗讽了“死人比活人金贵”的社会怪相。影片运用各种戏剧性的误会和矛盾,将孤独感和虚无感转化为令人泪目的笑点,“含泪的笑”也正是黑色幽默的精髓。影片中的“落叶归根”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返乡,更是对精神原乡的追寻。当老赵最终面对三峡库区的汪洋,那个找不到坐标的故乡,恰如当代游子的精神困境。《落叶归根》没有给出廉价的救赎,却让所有人在荒诞旅程中看清了生命的韧劲,那在公路上滚动的板车轮胎、随风飘散的假币、反复脱落的鞋底,拼凑出了一幅粗粝却又真实的生存图鉴。(编辑:王梓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