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究竟有几层
吕东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19年
地久天长
美术
/
导演:
王小帅
/
主演:
王景春
/
咏梅
/
齐溪
/
王源
/
杜江
/
艾丽娅
/
徐程
/
李菁菁
/
赵燕国彰
/
鲍振江
/
播放正片
导赏:
由王小帅执导,2019年上映的《地久天长》成绩斐然,享誉中外。影片通过讲述两个家庭的历经一场意外后的颠沛流离,描绘了时代洪流下的家庭与个人之命运图景。拥有接近三个小时的时长但不显沉闷,《地久天长》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出彩的艺术表现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主角丽云和耀军夫妇历经丧子之痛,对此导演的处理是克制而隐忍的,镜头只是对准他们的日常生活,静静地叙述这。他们举家南下并收养了一个孩子试图抚平过往的创伤,生活依旧在继续。没有对苦难浓墨重彩的描写,只是细水长流地讲述一件件日常,勾勒出生活的真相。生活有时残酷,但真相如此也得去学会接受。养子最后离他们而去时,他们也在失去儿子的多年后终于懂得了这份道理,选择了放手。王小帅这种生活叙事传达了一种沉重但并不绝望的现实主义,他没有夸大苦难,也没有赋予人物过多的戏剧性转折,而是让角色在生活的流动中逐渐学会与痛苦共处,寻找一种隐忍的坚韧。王景春和咏梅的表演同样为影片增色不少,在柏林斩获银熊可见其二人功力之深厚。小年夜戏中,王景春饰演的耀军在丧子后强撑微笑,表演克制又复杂,情感隐而未发。咏梅饰演的丽云则表情木讷,身体随火光的显现而轻微颤抖,向观众精准传递出绝望的信号。两位演员的表演不是浮于表面,而是将情感深入挖掘,耀军和丽云的内心的痛苦、挣扎与无力感被他们表现得淋漓尽致。看清生活的真相,然后接受它。有人曾把影片理解为一场赚人眼泪的苦痛展出,但导演王小帅否定了这一点:“不是哭戏、不是哭戏、不是哭戏,重要的事情说八遍。甚至不是电影,就是好长一段生活。”(编辑:颜诗雨)
2015年
命运速递
艺术指导
/
导演:
李非
/
主演:
赵炳锐
/
吕晓霖
/
余皑磊
/
啜妮
/
张优
/
顾长卫
/
播放正片
剧情:
这是一个发生在24小时之内的荒诞故事,刚刚丧母的周小铁,为了给母亲买块墓地而重操旧业,奉想要把黑帮事业扩展到一线城市的地方老大“四哥”之命(顾长卫饰),到北京找北漂青年方南讨要一笔债务。而此时的方南正深陷财务危机,为了还债保命,他设计做演员的女友去勾引有钱大老板。在周小铁寻找方南讨债这一猫鼠游戏的过程中,梦想破灭的北漂女演员,独守豪宅的怨妇,身心俱疲的富商,情场失意的草根,四处骗炮的“海龟”导演......所有人的命运在这一夜之间神奇地联系在了一起,汇集成一幕人间悲喜剧。
2002年
西施眼
美术
/
导演:
管虎
/
主演:
马伊琍
/
黄依群
/
杨倩倩
/
王传君
/
刘巨勇
/
雷俊申
/
播放正片
导赏:
《西施眼》以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少年阿兮、青年施雨和中年莲纹境遇不同、心境相似的故事,编织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江南小镇风情画。影片大体上采用了三段式的结构来讲述三个女人的故事,但观众可以从细枝末节之处发现这三个故事并不是以时间顺序依次发生,而是在诸暨这个小镇上平行发生,最终交织在一起,交织成命运,在第一个段落结尾,阿兮落寞地从侧幕走向舞台,又穿过看戏的人群,导演主要从阿兮的正面拍摄,以呈现阿兮的主观心理感受为主,中间穿插莲纹在后台化妆的侧脸和施雨的回望,而在影片的结尾,随着施雨和男友领证、莲纹也答应了再次扮演西施,这个场景再次复现,而这一次导演从另外一侧拍摄,从莲纹的视角开始,阿兮背对镜头走入了莲纹正在表演的舞台,被施雨看到,又从观众席落寞离开,三条线在这个场景中最终交织在一起,交织成命运。导演还在影片中设置了很多贯穿始终的意象,比如香榧、围巾、彩虹还有水,通过这些意象来暗示人的境遇。阿兮在山上被风吹走的白色丝巾、施雨总是围在脖子上好几圈的红色长围巾、莲纹走出剧团大门时被勾住的黑色披肩围巾,围巾和关联紧密的人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意境,使得人的情志在沉静克制的镜头语言中得以充分显影。影片中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是一大亮点,青山绿水、黑墙白瓦、宁静的江面以及悠扬的越剧唱腔,共同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越剧作为影片中的重要元素,不仅展现了江南地区的传统文化魅力,也成为了人物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影片也准确地捕捉到了时代的氛围,小镇的变迁、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在影片中得到了体现,通过这些细节,观众可以感受到那个特定时代的气息,以及人们在时代变迁中的困惑与适应。(编辑:许雨婵)
2000年
上车,走吧
美术
/
导演:
管虎
/
主演:
黄渤
/
姜彤
/
胡晓光
/
陈宁
/
孙艺菲
/
李梅
/
杨敏
/
毛源
/
马晓东
/
播放正片
导赏:
《上车,走吧》是导演管虎拍摄于2000年的作品,也是黄渤的演员处女作。本片延续了导演对北京的城市观察,以普通小人物的生活处境管窥整个时代的变迁,并挖掘了新人演员黄渤,使其开始走上表演之路。影片讲述了两个来自山东农村的青年刘承强和高明到北京开小巴的故事,充分挖掘、利用了公交车空间与城市和人的关系,并赋予此空间以理想、希望的象征。公交车的存在为农民工兄弟俩提供着稳定的物质生活保障,他们通过将自身的身体与劳动工具的身体相结合,在北京获得生活资源并不断开拓自身的生存空间。两人与公交车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实体,互相倚靠,共同进退。乘着公交车穿街走巷,不同的人路过、走进他们的生活,他们也以此获得体验城市、感受自我主体性的方式。驾驶巴士不仅让他们丰富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孕育出与“小辫儿”、丽娟的爱情,也让他们在行驶的速度中获得对城市空间和自我人生的掌控感与征服感。影片的最后,刘承强选择继续乘坐这辆大城市的公交车,而高明则选择了“下车”,巴士成为了城市发展浪潮的象征物,在来来往往、上车下车的个体选择中,时代滚滚向前。在拍摄手法上,影片通过大量手持镜头与倾斜角度呈现出一个晃动的、畸形的、不稳定的城市世界,一切都是短暂的,一切都由偶然性堆积。兄弟俩初来乍到的消极低沉转瞬被火爆的生意与甜蜜的爱情所取代,而看似拥有无尽未来的生活也很快由一场车祸走向终结。影片不断变幻的色调是主人公内心的真实写照,当刘承强与丽娟在郊外约会时,画面颜色逐渐转暖,反映出强子心中愉悦、期待的主观感受。同一个地点,兄弟俩抵达北京时一直处于画框中央,人物形象占据画面的主要空间,代表着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再次来到火车站,人物却变得无限小,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待着他们,在无限的循环中,人生又再次出发了。(编辑:海边淡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