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璇

Hanson Chan

有片源
2015年
1993年
导赏:作为香港影坛的重要人物,徐克在90年代执导、监制了一系列“黄飞鸿”影片,主要有《黄飞鸿》(1991)、《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1992)、《黄飞鸿之狮王争霸》(1993)、《黄飞鸿之王者之风》(1993)、《黄飞鸿之龙城歼霸》(1994),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市场表现来说,前三部都非常优秀。黄飞鸿系列电影主要采用通俗化的叙事策略,除了足以吸引观众的功夫表演,其基本情节总是以黄飞鸿为代表的正义方战胜其他非正义的势力。尤其徐克版的黄飞鸿电影更明显地融武打、言情、喜剧的风格于一体,主角的银幕造型趋于年轻俊朗,旁边总有美丽的女子、爱耍小聪明的徒弟等众“绿叶”相伴:如硕大体胖的“猪肉荣”、暴牙的“牙擦苏”、大眼的“阿宽”等,“十三姨”作为留学归来的女子,身着洋服、举止洋化,也成为新版的一个亮点。这些元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主题的沉重感、调节了电影的紧张节奏,并增添不少生活情趣。一定程度上,《狮王争霸》呈现出了一种欢乐英雄式的故事模型·,但同时民族主义情怀也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表达。片中徐克借十三姨和俄国人的对话表达了忧国之情。十三姨驳斥俄国人说两百年后汉人的事由汉人自己决定,用不着俄国人指手画脚,并指出俄国人对历史的虚无看法是错误的。徐克版的黄飞鸿电影,虽以混乱时势为叙述背景,但影像中着力渲染大范围的红黄色彩,视觉上绚丽夺目,群体武术场面更是气势磅礴,极具感召力。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在如日出时的“海边练武”等群像镜头中得到张扬,令观者振奋。影片采用大写意风格的造型元素,使用广角镜头低角度仰拍人物和环境,塑造出威武英雄形象的效果。黄飞鸿系列电影的经典场景之一就是舞狮,而狮头是“狮舞”的灵魂,电影从开始就反复强调狮头绝不能落地,每到危急时刻,黄飞鸿总是抢先保护狮头,其父也是宁愿被人踢伤,绝不让狮头坠地,这既是舞狮这种民俗仪式的重要规则,也象征着长久以来的中国形象,无论曾遭受怎样的磨难,中国人都不会退缩放弃,始终具有顽强不屈的民族意志。以舞狮方式进行的比武,是一种审美化的武术表演,既消解了暴力所可能带来的残酷感,又在集体性的动作中融入和谐统一的精神。在《狮王争霸》中,美术指导叶锦添通过设计各派狮子的造型,将舞狮变成华丽的舞蹈场景,将其所呈现出的影像美学推到了高峰,舞狮不仅多次成为群体性的盛况,也是展示民族精神和反抗恶势力的重要方式。(编辑:明慧)
1992年
导赏:这是一部充满创意和魅力的武侠电影,通过独特的改编和重塑,赋予了金庸原著新的生命和内涵。因为与胡金铨1990版的电影《笑傲江湖》有着师承的关系,因而电影《笑傲江湖》中对于江湖和侠义的理解也被保留到了本片的创作中。《东方不败》一片的故事其实并不出色,但是由于精彩绝伦的动作场面、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和紧凑的节奏,以及林青霞在片中的超越本色的演出,使得观众无暇顾及故事的合理与否。片中的动作场面也创造了香港武侠片的新高,程小东将自己擅长气氛与动作相结合的长处在几场动作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浪人夜袭苗区、东方不败血洗野店、黑木崖大战等等,其中不乏惊人之笔。如吸星大法吸出喷天的血柱等等。东方不败是徐克相当苦心经营的一个角色,是一个源于金庸原作但是进行了丰富与充实的人物。他的自信与自负、自怜与自艾,构成了这个人物独特的心理活动轨迹,也令这个人物充满了奇情色彩。 林青霞将这一代武林枭雄演绎得令人敬佩、怜悯、深爱,同时也令人惧怕演的男人比男人还要男人,演的女人入木三分,让人恨笔下不能生花。最难忘记她飞针时轻轻一笑,这是在必得的自负,那舍我其谁的骄傲,林青霞演绎了东方不败的猖狂和霸主雄风,也演出一代枭雄最后的落寞与苍凉。一袭血般鲜红的轻纱、飘逸的长发、神秘的微笑以及那飘渺俊逸的江湖气概,令人惋惜、感动、辛酸。(编辑:明慧)
导赏:本片是1991年《黄飞鸿之一:壮志凌云》的续作,武打设计由袁和平精心打造,每一场打斗堪称力与美的经典融合。李连杰扮演的黄飞鸿的武术动作流畅有力,不仅显示其深厚的武术功底,更凸显其宗师风范。与白莲教徒的对抗中,黄飞鸿的拳脚功夫凌厉不失优雅,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标志性的“佛山无影脚”在片中多次出现,施展时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与纳兰元述的终极对决则各具特色,黄飞鸿手持长竹竿灵活多变、攻守兼备,纳兰元述挥舞布棍威猛异常,决斗之下体现的是武人之间的惺惺相惜。片名中的“男儿当自强”不仅是黄飞鸿心中抱有的理想信念,更是无数中国有志青年的化身,是对中华民族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颂歌。片中不难看到当时世道黑暗,本应激愤的群众却麻木不思进取,对时局漠视,如女孩葬父卖身给士绅做小妾,群众竞相买彩票、瘫倒在草席上抽大烟等令人扼腕叹息的场景,而孩童本应是代表明天、光明的未来,却成为白莲教愚昧狂热的信徒。因此作为影片的核心人物,黄飞鸿不同于第一部的保守传统,“功夫再厉害,也敌不过洋枪”后的痛定思痛,片中的他对西方文化既不谄媚也不拒绝接受,既有医者仁心的侠义、对传统武学的传承和坚守,也有心怀天下、救国救民的求索。而纳兰元述作为片中的反派,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独到的悲情色彩亦发人深思:他体恤百姓、忠君爱国,痛恨列强的侵略欺辱,也痛心与朝廷的懦弱求和,不甘心对洋人俯首称臣,但在摇摇欲坠的王朝中,忠诚维护着将倾的大厦,终究难逃灭亡的结局。“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本片英文名《OnceUponaTimeinChina》或许可以帮助观众理解这部“中国往事”的意义:徐克不仅是想打造一系列的黄飞鸿动作电影,而是能够深刻反映历史变迁的近代史诗,凸显了中华民族的不屈内核和浓厚的家国情怀。(编辑:刘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