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奎兴

2023年
深海
深海

配音/

导演:田晓鹏/
预告播放
导赏:《深海》是田晓鹏导演继《大圣归来》七年后的回归之作。围绕主角参宿展开,以她为第一视角展开故事的叙述,讲述了抑郁症女孩参宿坠海之后的一场梦境,她进入到一个奇幻的世界,遇见了深海号的主人南河,与他和船员一起在深海里进行航行冒险寻找海精灵的故事。影片通过参宿的视角,带观众走向了一个抑郁女孩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影片中有很多细节可以看出参宿抑郁的原因,母亲的离开,被父亲忽视,没有受到祝福的生日都一点点在敲打参宿的心。当来到深海大饭店后,海獭们的陪伴,南河的照顾,都逐渐让参宿放下心结,绽放出了从没有过的笑容,她感受到了真正的开心。参宿和南河像人的两种特征,一面内心崩溃,一面为自己打气。我们有时也是他们的共同体,孤独的时候习惯把自己罩起来,面对世界时强撑在前面。在角色塑造方面,人物的外貌与服饰都突出了他们的个性特征。参宿有着一头短发,身上长期穿着一件不合身的红色外套,有着浓重的黑眼圈,走路驼背,脚尖向内。这样的角色造型暗示了参宿已经身患抑郁症,符合其内心孤独,十分不自信的性格特征。南河穿笨重的小丑服,手上泡着泡面,早上在游轮上帮客人拍照,晚上推销绘本,符合一个落魄打工人的形象。在梦境中,他穿着旧西服,会使用魔法,似乎无所不能。这两个形象的反差体现了南河这一角色背后的辛酸。多元化的性格特征丰富了故事情节,增加了角色之间的冲突和互动,同时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入。影片也通过设计夸张的动作表情强化人物形象,如:当南河想要推荐自己的创新菜笑口常开疙瘩汤时,却被参宿打断时,他的表情因为生气变得十分狰狞,眉毛皱起,紧闭牙关。这样的动作设计,使电影在发挥想象力的同时,遵循了角色的性格特点,增加了影片观赏的乐趣。影片在技术方面,采用了3D粒子水墨画技术,将中西方的绘画特点相结合,既保留了东方美学的飘逸灵动,又融入了西方美学的色彩韵味。绚丽多彩的粒子流动立体的呈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光影的变化也贯穿影片始终,光影变化、色彩明暗的对比,更有助于将电影情节推向高潮,更好地影响和感染观众的心理和情绪。无论是在参宿与南河的初次相遇还是进入深海大饭店后都有五彩的光线照入,光影的融入带来了温暖,使得深海海底也富有了生机和对比。深海是温暖的梦境,有别于现实中参宿灰黑色调的黯淡生活。电影中还有很多象征形象,“海精灵”象征心结和贪欲,“海精灵”的出现为参宿寻找妈妈提供了一定的指引方向,将隐藏在参宿这一人物形象之中的心结具象化。“丧气鬼”表征情绪波动。“小黄鸭救生圈”象征希望。每一个的出现都在推动参宿完成自我救赎。虽然是动画电影,但无论是从技术设计还是主旨立意都远超过了影片类型的本身,是一个治愈人心的故事。(编辑:王晶)
2016年
2015年
导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根据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西游记》改编的3D动画电影。孙悟空的英勇顽强、神通广大是无数观众心中的固有印象;他的盖世英雄气魄、识破鬼魅邪怪的独特本领,在各类影视作品中不断地演绎和重塑。《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实现了孙悟空角色的美学变迁,大圣并没有被设计成英俊潇洒的美猴王造型,而是以沧桑大叔的形象出现在荧幕上。此时的大圣不只是桀骜不驯的猴子,更像一个不得志的大侠:他因被如来镇压而法力尽失,失意且懦弱;在江流儿提出一同前往长安时,他首先选择逃避;在打不过山妖时,他精神萎靡地说无能为力,但在江流儿的陪伴和鼓励下,大圣不断反思自己的能力,并一次次尝试突破封印,终于在危机爆发时挣脱心理桎梏,由脆弱走向成熟,实现英雄涅槃。在人物设计上,依然保留了大量的戏曲特色。如电影当中土地公的人物形象,即参考了戏曲舞台上丑角的原始形象,这个形象与土地神话特征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同时在电影当中,使用与戏剧舞台更为接近形象的土地,与电影的剧情同样形成了有机的融合。孙悟空的动作来自京剧的身段表演,武打过程的伴奏效果则表现为京腔京韵及京剧鼓点,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情,尤其是影片开篇即体现出壮阔瑰丽的神话意境。另外,影片中对李天王、哪吒等人物服装的表现用色丰富,符号鲜明,如饕餮、莲花纹等,突出了画面的视觉典型,有助于表现动画角色的性格特征。影片的声音设计也独具一格,电影开场部分就运用配音演员读出旁白的形式,交代了故事背景,并且以十分清晰简短的开场白,吸引观众走进故事。在场景设计上,将民风彪悍的长安城、大佛林立的五行山山洞、妖气缭绕的悬空寺等等表现得丰富精细、纹理可靠。除此之外,影片在3D动画技术中巧妙融合了东方美学取法大自然的淡彩风韵,如市井街头皮影戏、屋角一枝梅的烟雨、大桃树下红扑扑的果实,石拱桥上的暴雨将至,山前江畔的帆船,都符合中国古典的神韵风采。电影采用成熟的CG动画制作,观众可以真实的感受到自由自在的飞龙和成群飞舞的萤火虫。影片开头就再现来临大闹天宫的场景,大圣和众多的天兵天将打斗,托塔李天王派众多人继续捉捕大圣,当打斗进入白炽化时,镜头由远景大圣被万箭追赶到大圣的上半身再到大圣眼睛的特写,表现出打斗的激烈,给观看带来较强的视觉感受。《西游记》的魅力在于他所表达的精神与内涵具有经久不衰的文化内核,《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改编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与理解,齐天大圣的人物符号更加富有多样性。(编辑: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