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玏

Le Yang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我们一起摇太阳》是韩延导演“生命三部曲”的终章,与前作《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同属于疾病题材,讲述的是尿毒症患者和肿瘤患者两人相爱相惜、互相救赎的故事。在疾病题材电影中,疾病常常与身体、感官紧密相连,疾病的出现伴随的是身体状态的改变与感官的共振,在影片中,身为尿毒症患者的凌敏所展现的是蜡黄的脸、干裂的嘴唇和千疮百孔的手臂,肿瘤患者吕途头发凌乱、面容瘦削,着装不修边幅,疾病通过人物的身体肌理和身体能量传达出来,使其与感官共振,在影片内部则表现为患者自身的痛苦与不易,家人的爱惜与旁人的鄙夷,在影片外部则表现为观众产生情动,患者的透析过程与病痛感觉移植到自己身上,产生感官层面上的共鸣。而疾病题材的影片,往往所聚焦的都是与疾病共存的生命体验,疾病除了身体痛感之外还具有社会隐喻,它将患者放逐到社会的边缘地带,常常被视作不详与威胁,在影片中表现为凌敏参加好友的婚礼时,好友为她准备的洁白袖套用来遮蔽手臂上的针孔,当中介来到凌敏的房子时,劝诫她将药品放起来,否则会让“看房者”认为风水不好,这样的社会偏见让疾病患者愈加受挫,疾病的隐性表征泯灭了人物的主体性,让人物愈加处于被孤立的状态。《我们一起摇太阳》在疾病题材现实主义的外观之下包裹的是浪漫主义的内核,对现实疾苦采用了浪漫解法,通过两位同病相怜的男女相遇消解疾病的重击,这在韩延导演的创作中是一以贯之的手法,《滚蛋吧!肿瘤君》和《送你一朵小红花》同样采用的是疾病加爱情的结构,用人物情感状态的浪漫减轻身体状态的痛苦,让患者的精神得到治愈,通过谱写“爱情神话”让观众的心理得到疗愈。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导演强调不美化不夸张现实,大量手持镜头的使用加强了影片的纪实感,遵循“电影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还原重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和真实质感,挖掘人物深处最本质、最本真的情感,日常性与生活性的营造夯实了痛苦与幸福的情绪,从而使得对原著圆满结局的保留这一选择强化了导演生命乐观积极的态度,他对疾病与生命的体悟感染着大众,告诉观众即使没有“再来一瓶”的运气,也要有再来一次的勇气。(编辑:张苏慧)
2023年
导赏:乌尔善导演带领数千人创作团队,十年磨一剑而成的《封神三部曲》云集了费翔、李雪健、黄渤、陈坤等影星,并起用于适、陈牧驰、娜然等新人演员,将古老神话中天马行空的鬼神想象利用先进数字影像技术加工成惊心眩目的史诗奇观,口碑长线发酵,评分持续走高。《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作为系列开篇,以“天下正道”以及个体的自我觉醒为主题,演绎了商周易代的乱世格局中权斗和人伦的悲剧,用现代普世价值颠覆了固有的文本叙事,与观众精神情感产生深度链接,取得26亿票房的好成绩。电影封神系列参照好莱坞范式,立足本土价值观和审美进行了类型电影的创新,开掘出现代语境下神话资源的新内涵。与以姜子牙为主角的原著小说不同,《封神第一部》以寻找“天下共主”为目标,选取姬发的少年成长为主线,使其历经“自我迷失——遇挫觉醒——完成使命——回归家园”的英雄之旅,在延续传统亲情伦理的同时,用父子关系解构君臣关系,从而将对神权的迷信转移到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上。经改编的商纣王不再是简单的昏君,而是复现为《史记》中“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以及《荀子·非相篇》中“长巨姣美,筋力超劲”英武形象;其祸国殃民的恶果不再因为被妲己魅惑,而是归咎于自身的权欲熏心。《封神》系列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投资金额最高的项目,为我国电影工业化的探索发展树立了标杆,美术、特效工作者贡献出群智群策,将商周青铜器、元明道教水陆画、北宋山水画等古典视觉元素与蓝幕抠像、动画建模预览、虚拟拍摄等视效技术相结合,形成独具一格的美学系统,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让当下个体与古老史诗同频共振。(编辑:曾奕琦)
2021年
2019年
拿摩一等
拿摩一等

演员(饰 肖声)/

导演:阿年/
播放正片
2018年
导赏:《超时空同居》由雷佳音、佟丽娅领衔主演,徐峥、陶虹、于和伟出演,苏伦作为导演兼编剧,讲述了一个奇幻穿越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陆鸣和谷小焦因一个时空错乱事件意外同住一屋,陆鸣来自1999年,谷小焦则生活在2018年。两人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从初见的尴尬到逐渐培养出深厚情感。影片以轻松幽默又不失深意的叙事风格,展现了一个独特世界观设定下,一对欢喜冤家的开放式结局爱情故事,也围绕时间这一维度进行了关于人生选择和机遇的主题探讨。本片情节极具戏剧张力,不仅有“爱情还是面包”的传统两难抉择,还结合了穿越题材中经典的“祖父悖论”,并且设置了女主角与20年前后同一男主角之间的奇特三角恋。多重元素让故事看点十足,在此基础上编剧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性,并最终导向了正能量的价值观,让男女主人公做出了善良和真爱的选择。此外,本片在视听表现上巧妙利用了色调对比来突出不同年代的特点,1999年的场景以偏暖色调呈现,带有怀旧的味道,而2018年则用偏冷色调来寓意现代商业化社会的冷漠。影片中的剪辑技术也极具匠心,通过时间的交错展现和空间的转换,使得两个平行世界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明晰地交代了本片的时空设定。《超时空同居》已取得9亿元票房的好成绩,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爱情喜剧片,在人物及关系设计上推陈出新,对穿越这一套路进行了创意变奏,基于世界观设定展开丰富的想象,带领观众进入两种本无可能产生交集的人生,在叙述爱情故事的同时,深入展现了人性中的真善美。(编辑:曾奕琦)
导赏:《来电狂响》作为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的中国版改编,以独特的黑色喜剧风格跨越了文化差异的鸿沟,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复杂面貌与情感纠葛,兼具娱乐性与深刻性。在《完美陌生人》的框架基础上,《来电狂响》巧妙地加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影片不仅探讨了爱情、婚姻、家庭等普遍性议题,还触及了婆媳关系、养老难题、离婚买房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这些话题的加入,使得影片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成为了一面映照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镜子。电影《来电狂响》在保留原作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原作《完美陌生人》以其深刻的心理剖析和紧张的剧情张力著称,而《来电狂响》则通过调整人物设定和话题热点,将其转变为一部更符合中国观众口味的喜剧片。影片通过引入直播平台、外卖软件等现代生活元素,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时代感,也巧妙地触及了当下社会热点,如网络直播的兴起、个人隐私的泄露等。在改编过程中,《来电狂响》将女性在职场与生活中的生存境况作为影片的议题之一。演员马丽饰演的韩笑、霍思燕饰演的李楠、代乐乐饰演的戴戴等女性角色是拥有独立思想、复杂情感和现实困境的个体。她们在职场上的奋斗、在家庭中的牺牲、在面对爱情时的犹豫与坚持,都被细腻而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手机是《来电狂响》的全篇式线索,作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工具,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与心理状态的缩影。影片通过一场看似普通的聚会,将七个人物的手机内容公之于众,从而揭露了他们背后隐藏的秘密与伤痛。这种设定增加了影片的戏剧张力,也深刻揭示了现代人在数字时代下的孤独与焦虑。手机既连接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又加剧了彼此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影片通过这一独特视角,引导观众反思数字时代下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编辑:婧怡)
2017年
2015年
2014年
导赏:影片改编自影史经典《十二怒汉》,不同于原版,《十二公民》注入了更多中国现实社会元素,使得影片情感更加真实动人,更为接地气。由何冰、韩童生领衔的十二位演技派演员,演绎了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小卖铺老板、出租车司机等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角色,何冰、韩童生更是凭借极佳的演技荣获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男配角。《十二公民》讲述了一桩发生在中国当代的“富二代”弑父案,因为充满争议与疑点,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影片的背景设定十分巧妙,在一场模拟法庭中加入了陪审团制度,演绎了一场不同阶层的人同堂激辩的“法庭大戏”。在对于法庭戏的刻画上,影片致敬《十二怒汉》,并在原有基础上强化了推理的过程,真正产生了角色相互“智斗”的观感。由韩童生饰演的出租车司机一角令人难忘,在模拟法庭中时而拍案而起,时而笑脸相迎,将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中年男人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在对案件的解析过程中,韩童生逐渐开始剖析内心,当众吐露了自己与青春期的儿子因冲突而导致的分离,最终与妻子离婚自己独居的经历,并将自己在“富二代”弑父案中始终作出有罪判决的原因告诉了大家,使之成为了角色中最为丰满立体的一位。导演极力在短时间内通过着装、台词、演员行为动作等方式帮助观众们“认可”角色的身份地位设定,但其他演员并没有获得韩童生与何冰相同的表现时间,从而未能突破角色表面化的问题。此外,一些演员的情绪把控能力较弱,推动剧情发展的方式较为单一,原本的辩论直接变成了争吵,大量固定机位长镜头和密闭空间的场景选择更加深了场面的混乱。(编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