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占祥

1999年
导赏:《黄河绝恋》是冯小宁导演继《红河谷》之后、再次从西方人的视角看向中国的影片。本片继续启用宁静、保罗·克塞等演员,延续了对中国风景、本土风情、优秀民族气节的展现,详细、具体地描摹了西方个体对中国的态度转变。在影像创作的过程中,冯小宁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融合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路径,即“用国际主义爱情的绳索捆扎起情节剧的叙事模式和民族主义的精神气质”。落难的西方“贵族”与纯洁的爱情元素,这一桥段成了连接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桥梁,在《黄河绝恋》中,中国军人黑子、安洁拯救了美国军人欧文的性命,在一次次生死相依中,美丽的军医安洁与欧文产生了爱情。但这份感情并不是全然自由、不受拘束的恋爱,他们的关系依然被民族大义等道德式的自我要求所凌驾。这份跨国之恋除了表达爱无国界的广袤,更是为彰显宁死不屈、互帮互助、守望相依的民族主义精神而做的铺垫。当时的国际背景使西方在电影中往往作为一种“霸凌”的符号出现,而《黄河绝恋》则是一个例外。影片将日本侵略者作为中美共同的敌人,描绘了美国大兵与中国人民共同抗日的图景,并同时展现了一名西方男性对以中国女性为象征的中国文化认识、认同、深爱的过程。影片的最后,中国军人们的牺牲终于换来了美国军人抵达大后方的成功,同时,中国民族精神也获得了西方他者的承认与认同。影片既想象了西方他者的思维与姿态,也实现了主流文化对本国、本民族文化与精神的赞美弘扬。在表现手法上,影片整体以暖色调为主,风格唯美,配以壮阔的音乐,将巍峨的长城、奔腾的黄河与深红的枫叶尽收眼底。这些祖国大好河山作为独立的审美奇观短暂脱离了战争的残酷环境,而专注于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影片也向好莱坞的修辞策略看齐,制造了大量夺人眼球的战争场面,如开头的空战和飞机损毁后的坠落,以此渲染战争的残酷。(编辑: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