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明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忻钰坤导演的影片《热搜》描绘了当下网络舆论的大体面貌,将其背后复杂的社会生态、人性的善恶以及真相的难于捕捉呈现在观众眼前。其主题的选取和表达层次丰富,从主题的选取来看,《热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影片以自媒体主编陈妙的视角展开,她原本是一个深谙流量密码的媒体人,为了追求热度可以不择手段,影片情节的反转和主人公陈妙的自反自省有内在的联结和同步,当她发布的一篇关于校园霸凌的文章,间接导致涉事女生跳楼自杀后,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并意外发现了事件背后隐藏的性侵案。这一转变不仅让陈妙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引发了观众对于网络舆论的深刻反思,在煽动情绪和加入这种情绪化的表达之中的时候,在公共空间实质上对他人对个体构成了一种难以承受的伤害和倾轧。在叙事手法上,忻钰坤导演延续了他擅长的多线叙事风格,陈妙、她的合作伙伴何言、资本集团总裁岳鹏以及各个相关人物的故事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舆论世界,也让观众看到了不同的立场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不过《热搜》也并非完美无缺,影片存在过于简单地处理情节的问题,比如陈妙在调查过程中过于轻松地就能获得关键性证据,并且在刺激的剧情反转之中人物心理的转变描绘着墨太少,导致于人物的刻画有些单薄,可信度降低。此外,影片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不够严谨,比如对于网络舆论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力的呈现,有些地方过于夸张,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影片的现实观照仍然很有意义,以反思互联网舆论生态为主题,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比较强的故事,让观众看到了网络舆论的力量和危害,也让观众重新去感知自己在网络舆论中可能扮演过和将会扮演的角色。(编辑:许雨婵)
2018年
2016年
导赏:《陆垚知马俐》是文章的导演处女作。影片延续了文章在作为演员时一贯的喜剧、世俗风格,通过展现陆垚与马俐“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不明确关系,探讨友谊与爱情的界限。文章选择以一部幽默滑稽的都市爱情片开启自己的导演生涯。影片综合了爱情、喜剧、怀旧等元素,在呈现出鲜明的类型杂糅特征的同时,贴近观众当下的真实生活和心理感受。“异性之间是否有纯友谊”长期以来困扰着现代男女,本片通过打破传统的男性、女性气质,塑造一个其貌不扬、温柔懦弱的男性形象与一个美丽大方、直接豪爽的女性形象,将这一问题推向了极端情境。他们在互相试探中堪堪错过所谓的最佳时机,既互相关心却始终无法真正靠近。世界末日以假乱真的表白玩笑、结拜为姐弟的自欺欺人、躺在一张床上却临阵脱逃,种种喜剧化桥段的背后是现代人难以相爱、不懂如何去爱的尴尬现实窘境,影片幽默的外壳并未逃避、消解这一现状,反倒使这段难以言明的亲密关系更具悲剧色彩。物质充斥着整个世界,影片弥散着强烈的消费主义特征。马俐与方灰灰不断变换的服装与时尚奢侈品争夺着观众的眼球,高档餐厅、纵情的西班牙旅游提供了强烈的观影快感,关于大学的怀旧也是经粉饰与美化后对青春的想象,军训、宿舍、课堂等常规符号堆积合成了影片对往日时光的全部印象。这些消费主义元素装饰了影片的外观,使其更符合商业片娱乐大众、刺激感官的基本定位。穿葫芦娃衣服进警局、在玫瑰花丛中沉睡,尽管有些桥段陷于尴尬或封闭的自我感动,但总体而言,“故事虽有很多瑕疵但无损它的完整和生动”,文章依然在《陆垚知马俐》中献出了他对电影创作的真诚初心。(编辑:海边淡鼠)
2014年
2011年
导赏:《生死密电》是一部精心编织的谍战片,其影像风格独特,巧妙地将悬疑、惊险、刺激的元素融入叙事之中,影片将谍战片的传统元素与新时期主旋律电影的内涵相结合,极大扩展了叙事张力。《生死密电》中的危机与反转设计得恰到好处,不断刺激着观众的视觉神经,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谍战世界的紧张与刺激。同时,密集的悬念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使得观众的心弦被紧紧牵动,难以自拔。在影片的叙事结构中,快速剪辑手法得到了充分运用。影片中有大量碎片化的剪辑。摩斯密码的快速闪现、电台零件的交错重叠、发报手指的频频跳跃等,这些快速切换的画面不仅为影片增添了紧张氛围感,还营造了一个封闭而紧凑的影像空间。尤其是当主角罗飞得知真相后的冷静跳脱,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剪辑手法,展现了其内心的挣扎与坚定,为影片增添了深度与层次。然而,《生死密电》并非仅仅是一部追求视觉刺激的谍战片。其更深层次的主题是对革命理想的追求与对信仰的坚守。在影片中,家族血亲并非维系全片的纽带,而是那份对人民自由平等、国家繁荣富强的坚定信仰。共产党人为了这份信仰,不畏牺牲,勇往直前。这种对信仰的坚守和追求,不仅为影片增添了深刻的内涵,也为观众提供了思考的空间。(编辑: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