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芊含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浴血无名・奔袭》于2023年上映,影片聚焦抗美援朝战场,以小人物群像勾勒宏大战争画卷,彰显志愿军的英勇无畏,极具感染力与震撼力。正如杨·阿斯曼所言,“文化记忆”通过个体和集体的记忆实践构建和维持。电影通过重现历史、激发观众的情感,从而构筑起中国文化记忆的生动侧影。《浴血无名·奔袭》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讲述了老兵杜川(李东学饰)奉命重整侦察排,执行深入敌后袭扰任务的故事。影片通过侦察排战士们舍命奔袭、阻击敌军的英勇事迹,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大无畏精神和向死而生的信念,向那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而英勇牺牲的无名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这种对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不仅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更凸显了志愿军战士们的伟大,使观众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浴血无名·奔袭》突破同题材宏大叙事的传统框架,将镜头聚焦于平凡而伟大的志愿军个体,以小见大诠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人性光辉。影片如实勾勒战争的残酷图景,深度挖掘人性的复杂与坚韧,多维度刻画志愿军战士真实立体的内心世界。性格迥异的英雄群像跃然银幕:沉稳坚毅的侦察排长杜川,以果敢眼神与丰富经验带领战友在枪林弹雨中无畏冲锋;沉默寡言的神枪手石大川,凭借百发百中的精准射击扭转战局;青涩新兵张娃子历经战火淬炼,从紧张懵懂蜕变为孤身涉险传递情报的勇士。他们虽有恐惧与迷茫,却在保家卫国的使命前毅然决然奋勇向前,以血肉之躯铸就有温度、有灵魂的鲜活英雄形象,让观众真切触摸到战争年代平凡人迸发的非凡力量。在剧本打磨、服化道景、战术策略等方面,这部影片也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与匠心,以高标准对标院线巨制,进行了全方位、强质感的细节设计与历史还原。据悉,片中莫辛纳甘M1944步枪、T120夜视仪等数十种作战工具,均依据翔实史料进行严谨还原,尤其是“双野马”F-82战斗机的首次银幕亮相,更是为战争题材电影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主创团队通过电影工业化的高标准制作流程,打造近千个视效镜头,辅以超600轨全景声混录,以细腻的镜头叙事与震撼的视觉效果,全景式再现战争奇观。《浴血无名·奔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突破了传统宏大叙事的框架,将镜头聚焦于平凡而伟大的志愿军个体,以小见大诠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人性光辉。(编辑:李彤)
2016年
2014年
2010年
导赏:《80’后》是中国第七代导演李芳芳的银幕处女作,以几个80后青年关于爱和遗失的青春故事为主线,穿插了香港回归、申奥成功、非典、张国荣去世、北京奥运会等标志性的大事件,将个人主体命运置于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不断追问:80后是不是最为孤独的一代?80后原生家庭的伤疤究竟能否被时间治愈?80后对爱情的理解究竟是什么?每个80后的个性是否会被社会和时代接纳?影片设定一个平常、甚至家庭破碎的女孩,通过描述她成长和工作期间的迷茫、追寻中塑造出平凡却有梦想的人物性格。这不仅是沈星辰的人生,更是这一代青年的公约数——每个人都在时代的漩涡中试图找寻照亮自己的前方生命的光源。“我们在进入爱情之前,都带着伤疤”,这是男女主人公都曾经说过的话,在经历之时无法明白自己为何明明相爱、想爱,却爱得遍体鳞伤。当他们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深层意义,就需要鼓起莫大的勇气一边疗伤一边相爱。在众多的商业化青春电影中仿佛一股清流,是一部比较“纯粹”的电影,过滤掉了许多商业化的追求,更重视故事、情感本身。本片的主演基本都是20多岁的新生代演员,几乎都是第一次参与电影演出,他们的表演虽然青涩,但是这种真实更契合影片中主人公的年龄和气质,正如制片人李小婉在首映式后接受采访时所说——他们的表演“真干净”,其中女主演刘冬凭借该片入围第十四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女演员奖提名。此外,本片还邀请了张靓颖和陈楚生等“80后”歌手为电影演唱主题曲和插曲,让电影的青春氛围更加浓郁。(编辑:路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