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祖新

Zuxin Ye

有片源
2023年
2021年
导赏:《1921》聚焦革命时代的热血群像,叙事重点紧紧围绕着中共一大的筹备和召开展开,集中截取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前后以上海为中心的详细史实,采取生活化和类型化的叙事方式来讲述故事和塑造人物。影片细致描写了参加一大13位代表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他们平凡的一面,使得抽象的伟大建党精神具象化,让观影者在沉浸式观影过程中对伟大建党精神形成广泛认知、深刻体验和价值认同。《1921》是对建党题材电影的一次新探索与新升级,剧本、剪辑、摄影、美术、声效等各部门创作独具匠心,展露出新主流电影的新风貌。在叙事中,三条线索徐徐展开,一条是李达、王会悟具体组织一大会议;二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达上海参与一大会议;三是日本政府派遣特务跟踪在上海的日本左翼激进分子。三条线索分别建构了三个悬念:一大会议能否顺利召开?马林能否顺利参加一大会议?日本人会否破坏一大会议?三条线索相互交织,悬念感也随之层层递进。谍战、动作等多种类型片元素的整合使用为影片增添了紧张气氛,加快了叙事节奏,共产党人面对从警察到特务,从青帮到巡捕结成的反动势力同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生动诠释了“我的生命忠诚于党,我的信仰光芒万丈”的铿锵誓言。正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所言,“黄建新监制和导演的影片尤其是节庆献礼片,不仅能够赋予自己或其他导演以相对自由的艺术创作氛围,而且能够在项目运作中较好地整合必要的政治智慧、商业智慧和艺术智慧,填平三者之间一直存在并且很难消弭的落差,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效果。”这部影片在叙事等表述方式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新的路径。(编辑:方舟)
2017年
导赏:《嫌疑人X的献身》是根据日本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悬疑电影,该片也是苏有朋继处女座《左耳》后首度执导悬疑题材的影片。影片之所以取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不仅是对原著还原度的考量,而是因为影片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的艺术符号,采用本土化的叙事方式,通过更好的故事阐述来符合我国的国民意识和情感。与原著的开门见山相比,影片采倒序和插叙的手法,揭示某个人物的真相通过环环相扣的方法逐渐揭示事情的真相,符合大众思维习惯的同时,也增强了故事和人物的悬疑性。与此同时对电影所处的环境也进行了重置,为实现语言文字转变影像的突破,故事选择在具有代表特色的城市展开,通过不同场景的镜头语言交代环境背景,使得故事更加立体、直观。偷来的自行车改为共享单车,汤川教授也由儒雅谦卑转变为正直敬业、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性格特征。每一处无不体现本土化的讯号。影片通过对叙事结构的调整来实现对悬疑的拆分重组,做到每一处都有悬疑的预埋点,使原本熟悉原著的观众也对其充满兴趣想要一探究竟,这也是改编最需要关注到的一个点,往往雷同的悬疑设置会大大降低人们的预期和观感。电影还有一大惊喜是在悬疑片里显得格格不入的纯爱,一种爱到极致甚至发疯的感情,是单方面的付出,也是无法接受的隐晦。影片除了对爱情的描述,还有意突出社会关系中的温情片段,陆婧得到石泓的帮助之后,为他准备好的便当,唐川与石泓在数学问题上的互动,唐川与警察罗淼的英雄相惜等都是体现社会环境的人情冷暖。广场舞的大妈、乞讨的乞丐和施舍的人们都是其中的写照。影片无论是在情节处理还是悬疑设置无疑是改编作品影视化的可取典范,通过细腻的本土化重置,使其更加符合国民路线,引发共鸣。(编辑:王晶)
2014年
2013年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