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
傅正义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1991年
风流乾隆
剪辑
/
导演:
邱丽莉
/
主演:
张多福
/
董智芝
/
苗芳
/
王深深
/
朱世慧
/
高牧坤
/
黄忠
/
大力
/
播放正片
导赏:
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是影视作品中经久不衰的题材,从民间故事和戏曲中汲取灵感的李翰祥创作的《乾隆下江南》《乾隆下扬州》《乾隆皇君臣斗智》等影片为这类题材电影打下了基调,也成为了很难突破的限制。1991年,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戏说乾隆》的播出更是掀起了这类故事创作的高潮。由广西电影制片厂出品,与《戏说乾隆》同年问世的电影《风流乾隆》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在《风流乾隆》中,年轻的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在这过程中陆续认识了三位姑娘,并与三人都产生出感情纠葛,给每个人都留下定情信物。在与白虎盟盟主大战的过程中,三位姑娘为保护乾隆皇帝相继死去,也在最后时刻知道了他真正的身份。影片在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的大故事框架中也有一定的创新。具体表现为女主角主动对爱情的追求和结尾的悲剧化处理。片中的乾隆皇帝武艺高强,与三位女主角结缘也是通过武术打斗,都在接触过程中主动表达过自己的感情,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人物关系网设定中,戏儿的父亲是朝廷重臣,也是白虎盟的盟主,作为最终的反派,他的多重身份设定与对手微服私访的乾隆形成了平衡,避免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带来失衡。在结尾部分,主创将整个故事处理为一个悲剧,在大战过后,所有的莺莺燕燕都烟消云散,只最后留下皇帝一个人面对姑娘们死去这个残酷现实,使其在同题材作品中带来更为独特的观感。(编辑:方舟)
1990年
焦裕禄
剪辑
/
导演:
王冀邢
/
主演:
李雪健
/
李仁堂
/
周宗印
/
田园
/
梁音
/
张英
/
芦姗
/
播放正片
导赏:
国产经典英模人物传记电影《焦裕禄》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围绕焦裕禄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用自然朴素的手法表现了他热爱人民、献身于党的事业的崇高精神。影片着重选取了“火车站看望灾民”、“群众为书记申冤”、“自发送葬”等情节,表现了焦裕禄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非常具有感染力。李雪健在电影《焦裕禄》中的表演堪称经典,他不仅在外形上贴近角色,更在举手投足、言语之间都下足了功夫,将焦裕禄那种为民请命、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影片的音乐很有特色,具有浓郁的河南乡土气息。特别是二胡、板胡、笛子、管子和喷呐的运用,既有送葬场面的凄婉悲枪,又有斗洪水、战沙丘的激昂与高亢,充满战天斗地的阳刚之气。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认为“影片刻画的焦裕禄形象正是中国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如今重看,通过编导和李雪健的演绎,这部影片仍带给观众难忘的艺术享受和心灵震撼。”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焦裕禄》之所以感人,除了影片以情动人,除了影片饱含着创作者的全部热情之外,更重要的、更深层次的还是影片传达了一种焦裕禄式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群众路线观。“也就是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在焦裕禄身上,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尤其是要不遗余力地帮助解决老百姓的疾苦……这样一种党群关系、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群众路线观,无论是在上世纪90年代还是在当下,都可以触动人心,触动人们心中一些情感上的痛点或者说最柔软的神经。”在上世纪90年代初每张电影票价仅3角钱的时代,全国累计观看3亿人次,以130万元投资获得1.3亿元票房,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这骄人的票房业绩显示出人们对焦裕禄的尊重和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扬。影片该片获1991年第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李雪健),第十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李雪健),广播电影电视部1989-1990年优秀影片奖。
1989年
夜盗珍妃墓
剪辑
/
导演:
蔡元元
/
主演:
雷恪生
/
朱琳
/
陈宝国
/
杨子纯
/
贾瑞新
/
杜志国
/
巢萍
/
顾岚
/
王晓忠
/
张帆
/
播放正片
导赏:
珍妃墓财宝引人盗物欲熏诱人性扭曲
1981年
知音
剪辑
/
导演:
谢铁骊
/
陈怀皑
/
巴鸿
/
主演:
王心刚
/
张瑜
/
英若诚
/
林默予
/
王培
/
邵冲飞
/
张逸生
/
赵尔康
/
谭天谦
/
徐展
/
播放正片
导赏:
《知音》细腻讲述护国儒将蔡锷将军与风尘女子小凤仙之间从陌生、猜疑到相知、相许的深刻情感历程。这部电影以“高山流水觅知音”为主题,将一段英雄美人的知遇故事升华到了超越时代的精神层面,这部影片在20世纪80年代有很大的影响力,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影片以重大历史事件与个人命运之间的纠葛为叙事切入点。在20世纪初的动荡年代,蔡锷将军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而小凤仙,一个身世坎坷的风尘女子,她的生活看似与国家的命运无关,却在历史的洪流中与蔡锷将军相遇、相知,为动荡时代的国家命运担忧。影片在服装造型和道具布景方面非常用心。80年代初的造型团队,根据影片的时代背景,设计出了丰富多元、又不失大时代特色的服装造型。无论是男女主角的民国风格衣着打扮,还是军队的服装装备,都展现出了极高的还原度。同时,影片的场景布置也极具特色,也呈现了故宫、中南海等历史名胜。此外,《知音》中的主题曲《知音》更是成为了影片情感的支点,电影音乐让情感超越时空触碰到观众心灵。演员选择上,男女主角王心刚和张瑜,是当年观众心中的“男神”和“女神”。尤其是“一代偶像”张瑜,她在1981年连续斩获了百花奖、金鸡奖、文汇奖、政府奖四座奖杯,那一年也被大家戏称为“张瑜年”。她饰演的小凤仙是个胆大泼辣且有担当的女子,勇敢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小凤仙本人在正史中没有记载,她在父母离世后流落风尘。《知音》在还原历史真实性的同时,对这一人物进行了合理的艺术加工,为小凤仙设计了一个国仇家恨的故事背景,这使得小凤仙在电影中与蔡锷将军的相遇成为了“天生的缘分”。(编辑:婧怡)
1980年
神秘的大佛
剪辑
/
导演:
张华勋
/
主演:
刘晓庆
/
张顺胜
/
管宗祥
/
葛存壮
/
王彪
/
江庚辰
/
李连生
/
曹增银
/
程学钦
/
封顺
/
播放正片
剧情:
解放前,传说乐山大佛周围的墓穴里藏着一笔巨额佛财。这笔佛财招来不少探寻者,但他们被可怕的怪面人害死在大佛脚下。 东南亚华侨司徒骏接到一个叫安康的人的来信,约他到乐山凌云寺商量要事。他回国来一面考察佛学,一面赴安康之约。当他到达乐山后引起各方的关注。当的商会会长、恶霸沙驼爷派人监视他,警方也密切注意他,沙驼爷家的女教师梦婕也屡屡出现在他身旁。 经一个小和尚的指点,他终于找到了安康。安康就是海能法师,是司徒骏的亲叔叔。原来,司徒骏的父亲当年为维修大佛筹集了一笔钱财,引起当地恶势力觊觎,他本人被军统特务郑浩山所害,帮他保藏这笔佛财的好友么哥也遭沙驼爷的毒手。 临死前,他将佛财的秘密告诉了弟弟海能法师。司徒骏正听海能法师讲佛财之事,发现屋外有人偷听,就中止了谈话。当夜,一个怪面人强迫海能法师讲出佛财的秘密,海能法师不从,被挖去了一只眼睛。司徒骏把来乐山后发生的种种事情和他的怀疑告诉了他的老同学、警察队长翁剑鸣。翁剑鸣不动声色,访察实情,却险遭他的助手、特务郑翰的暗害。 郑翰是郑浩山之子,他曾化装怪面人,寻找这笔佛财。一天,另一个怪面人烧了凌云寺的藏经楼,挟持海能法师下山,正好郑翰也骗司徒骏上山。他们狭路相逢、厮打起来。郑翰打死了那个怪面人,原来他就是小和尚。郑翰正在逼迫海能法师叔侄两人时,梦婕等人突然出现。梦婕用长鞭把郑翰抽下悬崖,解救了海能法师和司徒骏。 梦婕就是么哥的女儿,为报父仇打进沙驼爷家,是她在暗中保护司徒骏。并未丧命的郑翰,投靠了沙驼爷。沙驼爷孤注一掷,准备炸毁大佛,觅取佛财。梦婕也带领一批群众赶来与他们展开激烈的搏斗,打死了郑翰和沙驼爷,保护了大佛,而自己也身负重伤。最后,海能法师带着司徒骏,梦婕等人终于找到了佛财--一座金佛。
1977年
黑三角
剪辑
/
导演:
刘春霖
/
陈方千
/
主演:
毕鉴昌
/
凌元
/
刘佳
/
林征
/
张平
/
雷明
/
秦文
/
播放正片
导赏:
电影《黑三角》是一部经典的反特题材影片,影片讲述了我方公安人员侦破和劫获“110号人防工程机密”情报密码的故事,体现出我公安人员的勇敢机智,表现出广大人民群众头脑中存有较高的警惕性,同时也揭露了反动派时刻准备搞破坏的企图。本片拍摄于粉碎“四人帮”不久,我国电影业开始复苏、但仍处在艰难起步的阶段,所以带有特殊时期作品模式化的痕迹,如我方人员中必有一机智多谋者、一简单冲动者,而敌方的人物则满脸阴险狡诈。但本片就将案件的性质进行了提升,并且对特务的形象、接头细节进行了详细的描绘,“水鸭子”、“猫头鹰”、“狼先生”等人物代号和“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接头暗语十分贴切,给普通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国家安全教育课——有时候间谍、特务就隐藏在人民群众当中。电影节奏紧凑,基本没有多余的情节,并且可以看出编导们为摆脱以往条条框框的束缚、摸索一条侦破反特影片新途径所做的努力。片中主题曲清新优美,如同女主角于秋兰一样,充满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作为反特电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用新题材和多样形式传播新思潮和新生活,既满足了群众对于悬疑性和动作感的期待,又巧妙地传递了富有希望的时代精神面貌,仿佛电影人预知了改革开放的新生活,中国电影的高峰就在不远的未来招手。(编辑:路明慧)
1963年
小兵张嘎
剪辑
/
导演:
崔嵬
/
欧阳红樱
/
主演:
安吉斯
/
于中义
/
张莹
/
葛存壮
/
管宗祥
/
陈志坚
/
李孟尧
/
李健吾
/
周森冠
/
王炳彧
/
播放正片
导赏:
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军事题材影片。它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主人公一身“嘎气”,倔头犟脑却又聪慧勇敢。本片导演手法纯熟,画面流畅而富有韵味,具有含蓄和抒情意味的白洋淀风光,烘托出小主人公成长的环境与氛围。本片在同类题材的电影创作中具有典范意义,洋溢着强烈的时代精神。这部电影也曾经入选“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并荣获第二届全国少儿文艺评奖电影类一等奖,中宣部、国家教委等部门也将其列为小学生必看影片。
1962年
野猪林
剪辑
/
导演:
崔嵬
/
陈怀皑
/
主演:
李少春
/
袁世海
/
杜近芳
/
刘元汉
/
播放正片
导赏:
本片根据古典文学名著《水浒记》中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情节改编,由京剧名角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主演,是一部著名的京剧电影,响誉中外。
1960年
杨门女将
剪辑
/
导演:
崔嵬
/
陈怀皑
/
郑亦秋
/
主演:
冯志孝
/
杨秋玲
/
金立水
/
梁幼莲
/
王晶华
/
田文善
/
郭锦华
/
毕英琦
/
张宏逵
/
艾美君
/
播放正片
导赏:
影片在1962年获得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1959年
青春之歌
剪辑
/
导演:
崔嵬
/
陈怀皑
/
主演:
谢芳
/
康泰
/
于洋
/
秦怡
/
于是之
/
赵联
/
秦文
/
张逸生
/
马晨曦
/
赵玉嵘
/
播放正片
导赏:
影片聚焦于1930年代动荡时代与背景,以主人公林道静、卢嘉川等人在革命洪流中的坚强斗争,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融合为一,谱写出一曲浓郁炽烈的“青春之歌”。影片以“海浪击石”等空镜、特写镜头、主观镜头等表现人物愤慨澎湃的内心。谢芳、康泰、秦怡等著名演员主演,其表演自然朴实,细腻,情感真挚。《五月的鲜花》《救国军歌》等革命歌曲的运用,使观众情绪激昂,更为深刻体会到那一时代的革命热情与革命精神。作为经典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值得后世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