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舟

Xiaozhou Li

有片源
2015年
2014年
2008年
走四方
走四方

演员(饰 大梁)/

导演:李灌洪/
播放正片
导赏:影片以微观视角讲述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刘二喜因当年高考落榜,受不了父亲的责骂与冷落,离家出走在外闯荡八年,因为偶然,运货的车子停在家门口,会见当年暗恋的梦中情人的想法使他决定回家看看,由此展开“返乡书写”叙事模式。导演李灌洪将镜头作为摄影眼直接展现小镇空间的落败、荒凉、破旧,其中错落的砖墙平房、灰白交错贴满广告的墙面、早已霉迹斑斑的木门还原着小镇普通的生活场景,以此构成故乡风貌的肌理,街道、小河、宾馆、餐馆、平房,借助于小镇逼仄的生活空间,故乡的空间格局逐渐显现。地域空间的表达往往反映出小镇的经济状况和人物生存境况,小镇空间的封闭性和紧密性凸显人物发展受限的本质,影片用纪实的手法记述着刘二喜返乡之后在小镇的种种际遇、母亲已经离世的事实、哥嫂一家拮据窘迫的生存境况、父亲依旧严厉的态度、与家人之间的疏远、恋人以伴舞为生的现状,人物的复杂情感在拥挤的小镇空间中流动。影片的纪实性不仅在于平实质朴的叙事与人物表演,还在于客观冷静的镜头语言。影片使用了大量的固定镜头与长镜头呈现画面,这种镜头方式的使用能够以一种近乎旁观者的视角,客观地记录着人物的行为与环境的状态,营造出冷静、客观的叙事氛围,当游子刘二喜回到家中,导演采用了固定的全景镜头来呈现这一场景,客观地展现出家庭氛围的沉闷与尴尬,以及人物在得知母亲已去世一年时的震惊、懊恼与愧疚情绪。冷静旁观的镜头语言使得人物的表演克制隐忍,在影片中甚至看不到也看不清父亲、哥嫂、侄女的表情,但在他们的动作与沉默中能体味到情绪的传达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导演用平实的镜头语言和细腻的情节设计推动故事的发展,让观众体会到小镇真实的生活质感与生活常态。(编辑:张苏慧) 
1988年
剧情: 北宋宣和年间,皇帝昏庸,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当朝太师蔡京乘向皇上贡献"北辰纲"祝寿之机,搜刮民财。清贫的百姓因交不起苛捐杂税,被官府的当差们抓走,不是游街,就是坐牢。住在石碣湖畔的渔民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兄弟三人,和年迈多病的母亲一起相依为命,过着贫寒的日子,阮小二已经成亲,阮小五已与邻村的姑娘盼青相好。他们对贪官传吏,土豪恶霸的横行霸道深恶痛绝,但是敢怒不敢言。平日里兄弟三人安分守己,从不惹是生非。但还是没有逃避灾难的降临。太平镇的恶霸何壮早就垂涎盼青的美色,唆使爪牙强盼青,激怒了阮氏三兄弟。他们痛打了何壮派来的家丁,救下了盼青和她的祖父。当何壮得知阮氏三兄弟是他20年前杀死的阮老万的后代,盼青是他害死的张大成之女时,心里又是恨又是怕,他便伙同其族兄何涛,设计陷害阮氏兄弟,企图斩草除根。他们将阮小二抓进监牢,残酷折磨,买通牢头,想毒死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得知后,邀几位见义勇为的好汉,闯进监牢,救出阮小二。阮氏兄弟会同当地豪杰晁盖、吴用等人劫富救贫,智取了梁中书派人送往京城蔡太师府的"生辰纲"。济州府闻讯大惊,立即派黄炳等人率水陆两军,配合何壮、何涛杀向石碣村,捉拿阮氏兄弟。晁盖、吴用埋伏在途中,大败官兵,杀死了黄炳、何涛和何壮,为百姓除了害。激战后,阮氏三兄弟随着晁盖、吴用等人奔上了梁山,投身到"替天行道"的义军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