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娟

有片源
2014年
1999年
赛龙夺锦
赛龙夺锦

演员(饰 白琳)/

导演:王亨里/
播放正片
导赏:作为中国第一部乡土音乐电影故事片,《赛龙夺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的献礼片中,《赛龙夺锦》作为一部轻量级的小片,从一众耗费巨资拍摄革命主题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影片脱颖而出,使人眼前一亮。著名电影人祁海这样评价到:“该片用都市人的视角看乡村生活,亮丽新潮,充满青春激情,一扫沉闷土气。它还将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和都市文化有机融合。这样的影片在当时很少见,别具一格,令华表奖评委们感到耳目一新,凭创作实力和创作智慧取胜。”《赛龙夺锦》我们能感受到一种传统与现代的交互,影片兼备民俗风情和年轻视角,两者相辅相成。龙舟锣鼓、千浆翻飞的特写画面巩固电影名称,表现出广州民俗的活力;年轻人们在城市中歌唱摇摆的场景则代表着人们望向未来的目光,跟随龙舟的视角,观众见证了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乡村开放而自信的一面。两者交替出现,在影片最后又互相衬托,互相融合,迸发出强烈的时代节奏。《赛龙夺锦》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剪辑手法,强化该片千禧年的视觉表现,使其具备独特的时尚气质。在影片的最后,创作者将混声合唱团表演和龙舟竞渡交叉剪辑,使两个场景叠化在一起,形成视觉奇观,使影片的结尾走向高潮。这样大胆的剪切手法,是对艺术和技术的双重探索。珠江制片公司的剪辑师王梅在工作总结中写道:“《赛龙夺锦》作为我厂第一部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剪辑的影片,尚有很多值得推敲之处。这种新工艺的推行需要摄影、录音、洗印、鉴定、底剪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和互相配合。”同时,《赛龙夺锦》推动了中国音乐片的形式探索。虽然中国音乐电影起步较早,但是后劲不足,更加缺少世界级的音乐电影艺术作品。《赛龙夺锦》的出现,则是中国音乐电影的又一次尝试,展现民俗的特色这一做法,也启发了后来许多民族音乐电影的制作,如2011年,新疆音乐史诗电影《木哈尔麦的麦西来普》,云南歌舞喜剧片《花腰新娘》。《赛龙夺锦》这部影片具有前瞻性和跨时代的内涵,在二十多年的传播放映中持续引发着观众们的共鸣,是维系一代代民俗传承的精神纽带。片中一幅幅美如彩墨的画面,将永远地映照在影史的长河中。(编辑:林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