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寒

Si han Cheng

有片源
2019年
白巷里
白巷里

演员/

导演:彭军卫/
主演:李紫菻/程思寒/
类型:剧情/
2016年
导赏:《大闹天竺》是王宝强首部自导自演的电影作品,由白客、柳岩、黄渤等群星出演,本片糅合了喜剧片、公路片、功夫动作片、印度歌舞片等类型元素,呈现了一段笑料百出、节奏轻快、色彩明艳的冒险旅途。由于上映于2017年春节档,本片在践行“文化外交”的同时也充满了浓郁的本土年味儿与经典情怀:老牌“春晚”笑星陈佩斯、朱时茂轮番亮相,剪辑穿插了春晚拜年的喜庆画面,以及六小龄童的客串和《西游记》主题曲配乐,为观众带来丰富的影片视听感受,取得7.56亿元票房的好成绩。《大闹天竺》延续了“囧途”系列的公路喜剧套路,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别出心裁的创新,片中处处可见对于《西游记》的戏仿致敬。通过挪用这些在亚洲文化圈影响深远的故事符号,让观众在熟悉与新奇中获得观影乐趣,例如以谐音相对应的唐森、武空、朱天鹏和吴静师徒四人在外形和性格上与原型各有一些相似之处,而新的混搭引发又妙趣横生的化学反应。“九九八十一难”般的重重障碍也为公路叙事带来看点,印度婚礼、街头大战牛魔王等精彩场景令人目不暇接。在主题上,四位主角的贪嗔痴让他们同样被过去所困扰,但都在冒险中渐渐领悟亲情、爱情、友情的真谛,到达目的地佛教圣城难陀伽耶时,都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学会放下我执,获得新生。优秀的电影作品往往能够抓住具备文化共鸣性的主题,体现真情实感,从而克服文化差异,引起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体系下的受众思想上的共鸣。中印合拍电影《大闹天竺》在影片内容创作上实现了文明互鉴,其印证了中印文化融合的魅力之强大,同时也鼓舞了相关题材电影创作的持续深入探索。(编辑:曾奕琦)
2014年
导赏:《智取威虎山》作为中国主旋律电影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其意义早已超越了一部普通商业片的范畴。这部由徐克执导的3D影片,以1946年东北剿匪斗争为背景,将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的经典战役进行了现代化重构,不仅实现了红色叙事与商业美学的深度融合,更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影片通过跨媒介改编、类型化叙事与技术创新,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注入当代观众的集体记忆,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艺术与市场的典范之作。从文学经典到银幕传奇的转化过程中,徐克展现了对本土文化基因的深刻理解。徐克敏锐捕捉到文本中潜藏的武侠叙事特质——孤胆英雄深入虎穴、正邪势力的终极对决,这些元素与中国香港武侠片的美学传统天然契合。影片开场即以现代青年韩庚的寻根视角切入,搭建起跨越时空的叙事桥梁,这种双线结构不仅消解了历史题材的疏离感,更隐喻着革命精神的代际传承。在人物塑造上,杨子荣的形象既保留了“舌战栾平”“打虎上山”等经典桥段中的智勇双全,又通过张涵予硬朗的表演风格增添了江湖豪气,其与座山雕的“黑话”对峙戏,既是对京剧程式化对白的影像化转译,又暗合了港产警匪片的悬疑张力。这种创作策略成功地将革命叙事解构为更具普世价值的英雄神话。技术创新成为影片重构红色记忆的重要手段。徐克团队打造的3D视效并非简单的技术炫技,而是深度服务于叙事本体的美学选择。在“打虎上山”的高潮段落中,高速镜头与立体成像技术将传统京剧中的虚拟化表演转化为极具冲击力的视觉奇观,猛虎扑食的压迫感与杨子荣枪法的精准性形成张力,既延续了武侠片“人兽大战”的经典母题,又赋予剿匪行动以现代动作片的节奏感。威虎山匪巢的立体化呈现同样耐人寻味,冰封千里的林海雪原既是自然力量的具象化表达,也隐喻着革命者在极端环境中的精神淬炼。《智取威虎山》的市场成功,标志着中国主旋律电影完成了从政治宣教到文化产品的质变。当3D技术将剿匪小分队的战术配合转化为充满游戏感的视觉编码,当杨子荣的雪橇滑行借鉴了好莱坞西部片的动作设计,这些跨文化的美学嫁接不仅没有消解红色基因,反而让革命叙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影片通过“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经典叙事模式,将军事智慧转化为可感知的影像节奏,这种将主流价值融入类型叙事的策略,为主旋律电影产业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创作范式。从《战狼》系列到《长津湖》的现象级成功,都能看到《智取威虎山》开辟的道路上留下的深刻辙痕。当杨子荣在座山雕老巢说出“今日痛饮庆功酒”的经典唱段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孤胆英雄的传奇,更是中国主流电影在全球化语境中确立文化主体性的生动注脚。这种将民族记忆转化为世界语言的探索,或许正是《智取威虎山》留给中国电影最宝贵的遗产。(编辑:赵敏)
2013年
导赏: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曾感动一代观众,照亮他们的青春岁月,其无厘头的搞笑以及“一生所爱”的深情演绎,无不深入人心。2013年贺岁档上映的《西游·降魔篇》无疑重新勾起了观众对《大话西游》的难忘记忆,这不只是一部票房成绩耀眼的奇幻冒险喜剧片,它更是一部充满深意、富有层次的作品。周星驰时隔十余年再次开发古典名著《西游记》IP,并且在内容立意上可以说是《大话西游》的前传,讲述陈玄奘在驱魔的道路上与段小姐相识、相爱,并逐渐降服三个徒弟,爱还没有说出口,最后却在战斗中失去段小姐。回想《大话西游》中,紫霞终究没有听到至尊宝说出那三个字,只留下那句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以后才会后悔莫及……”,《降魔篇》中段小姐在陈玄奘的怀抱中带着他的爱离开,玄奘悟出“大爱”的真谛:曾经痛苦,才知道真正的痛苦;曾经执著,才能放下执著;曾经牵挂,才能了无牵挂。本片中周星驰虽然没有亲自参演,但他把表演的灵魂赋予到了每个演员的身上,《西游·降魔篇》集结了他此前作品《功夫》和《长江七号》内的多名经典配角,赵志凌、冯勉恒、李尚正、释彦能、陈炳强……他们的每次出现都是“回忆杀”。此外,周星驰巧妙地运用了喜剧元素和惊险、奇幻元素,使得电影节奏十分紧俏。从收服鱼妖、猪妖、猴妖的递进主线中,观众可以感受到不断升级的紧张感。在视觉上,妖魔的世界被周星驰拍得冷峻严谨,沙悟净、猪刚烈、孙悟空的造型都丑陋无比,杀戮的场面也十分血腥,将所谓的“心魔”刻画得黑暗到底,而最后收服孙悟空的场景中,佛光普照,如来佛的手掌从外太空伸向地球,手掌与大气层不断摩擦,炽热之中从掌纹到细胞清晰可见,这个场景胜似《功夫》中的如来神掌,但其夸张的想象力和视觉震撼力有过之而无不及。(编辑:路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