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菁菁

Jingjing Qu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深海危机》不仅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反恐动作片,更是一部深刻反映大国外交与国际秩序责任感的影片。本片通过紧张刺激的叙事结构、真实的大国外交背景、震撼人心的动作视效以及精妙的视听语言,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深海救援行动。影片采用了多线索交织的叙事结构,将核武专家的突然遇害、神秘舰船的浮出水面、以及恐怖分子的惊天阴谋等事件巧妙串联。随着故事的推进,每一个悬念都如同深海中的暗流,不断激发观众对剧情细节的推理欲。在视听语言方面,影片中的动作视效堪称一流。深海救援、舰艇对峙、海底爆破等场面,所有物体的运行轨迹都通过先进的CG技术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影片开头以建模透视形式展现的驱逐舰、护卫舰、歼击机、新型武装直升机等各种军备器材,更是突破了以往同类题材影片大量铺陈指挥官作战方案的做法,展现了高科技含量的新型战争形态。为了还原真实的海战形态,影片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并采用真实、专业的军事顾问和枪械顾问,保证角色的每一个动作都符合海军战士的高标准。同时,影片的音效也极具震撼力,无论是深海中的回声,还是舰艇对峙时的紧张氛围,都得到了完美的呈现。此外,《深海危机》还深刻展现了大国在外交与国际秩序中的责任感。当恐怖分子的阴谋威胁到沿海数十个国家的安全时,中国国家反恐中心和军方迅速行动,不仅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更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影片中的这种大国担当,无疑是对国际社会的一次深刻启示。(编辑:王斯笳)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导赏:《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凭一己之力开启了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中国的土地本身并不完全具备诞生“科幻”思维的条件,这一带有强烈殖民与反殖民的拓荒精神一直生长于西方的话语体系之中,并逐渐发展为电影工业实力的一种代名词。中国过往在科幻题材方面的尝试大多迎合、模仿西方审美,直到《流浪地球》出现,用中国的制作团队讲述了一个颇具中式美学、中华思想底蕴的故事,中国科幻电影才真正可以宣告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中国电影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一方面有资格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大问题,另一方面也尝试用自己的方案和经验来回应普遍性的问题。”影片在情节设置上充满了中国智慧。人类性命危在旦夕,“流浪地球”计划提出修建上万座发电站推动地球,既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对工业、技术的崇拜,同时也呼应了“愚公移山”所代表的强大精神意志传统。信任科技是人类自救的前提,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则是中国人坚定践行的美好品格。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浪漫主义精神,自古代而来,经历近代数次革命的淘洗,最终在新时代的电影中大放异彩。最终的胜利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自我狂欢,而是无数个体的共同努力,普通人的联合使影片实现了对集体主义的召唤。在特效技术上,《流浪地球》也艰难但精彩地攀登到了一定高度。导演郭帆曾有丰富的好莱坞交流经验,能够清晰定位国内技术与国外工业化水平的差异。制作团队大量启用中国人才,每一帧画面都精心制作,前后动用七千多人、画了两千多张概念图和五千多张分镜头,那些无法用现有技术完成的内容,全部仔细地依赖人工制作,最终将中国本土的科幻制作能力拉至国际标准。影片内外,这份宝贵的愚公移山精神也实现了对望。(编辑:铠兰)
导赏:电影《“大”人物》以正邪激烈较量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剖析激发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共鸣。这部影片融合了犯罪、动作、悬疑等多种元素,精准地捕捉到了当代社会对于公平正义的强烈渴望,将镜头聚焦于小人物对抗强权的斗争之中,这种设置具有高度的社会敏感性和时代特征。影片没有回避现实中的阴暗面,勇敢揭露了某些社会不公现象,如权贵阶层的滥用权力、普通民众的无奈与抗争,从而引发观众对于社会正义的深刻思考。这种贴近现实的题材选择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电影改编自韩国电影《老手》,《老手》在角色塑造上则更加注重心理层面的较量,展现人物在正义与私欲之间的挣扎。《“大”人物》中的主角们塑造也较为成功,无论是正直无畏的警察孙大圣(王千源 饰),还是嚣张跋扈的富三代赵泰(包贝尔饰),都被赋予了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复杂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包贝尔对赵泰角色的诠释,通过细腻的演技展现了角色从狂妄自大到内心崩溃的转变过程,这种对人性深度的挖掘,让观众在对其行为感到愤怒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背后的无奈与悲哀。在动作场面上,《“大”人物》摒弃了过度依赖特效的浮夸风格,转而追求实战的真实感,拳拳到肉的打斗、紧张刺激的追车戏码,极大满足了观众对于动作片的视觉期待。《“大”人物》对现代社会中权力、金钱与人性关系进行了深刻反思,通过赵泰与孙大圣的对立,映射出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权力失衡与道德困境,引导观众思考:在追求成为“大人物”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失去了更重要的东西?(编辑: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