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晓

有片源
2021年
导赏:《千顷澄碧的时代》以“时代报告片”的手法,深情呈现中国脱贫攻坚一线人物的群像。该片立足于新时代的兰考,力图在传统主旋律电影模式上实现创新,用现代电影的真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电影采用了正面、全景式的叙事方式——以“双雄人物+金融扶贫”主线,串联起所有的故事和人物,塑造中国脱贫攻坚一线的群像人物,描绘了一幅“脱贫奔小康长卷”。这部重大现实题材影片着力描绘以李东学饰演的芦靖生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县域基层干部群像,反映出兰考共产党人和广大群众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坚定毅力,展现兰考三年脱贫跨越式发展这一气势恢宏的全景画卷。影片是基于“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的现实主义题材,通过兰考“脱贫攻坚”故事,在延续《焦裕禄》电影的品牌效应的同时,打造的又一热血时政片,它在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基础上体现一代人的担当,更有它独特的时代价值与内涵。电影展现的是一个类似《清明山河图》似的全景,也是标准的群像戏。从县级领导干部,到驻村的基层干部,再到普通村民,影片中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就出现了十余位。这其中,又以李东学饰演的青年干部芦靖生为主角,透过他个人的成长,展示出了脱贫攻坚中的困难与成绩。通过芦靖生完成从大学毕业生到青年干部这一社会角色的转变,表现了脱贫攻坚胜利的意义,甚至是当代年轻人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关系。正如清华尹鸿教授所言,《千顷澄碧的时代》既有对真人真事的描写,又有现实主义的类型化创作,更对脱贫攻坚的全过程有着体系化的展现,是一部成功的“时代报告电影”。在北大李道新教授看来,具备全球视野、现代眼光、历史光环,也兼具中国立场、黄河气派和家国情怀,在思想深度、人文内涵和艺术品质上都有很高的水准。
2013年
2011年
导赏:该片是一部关注儿童成长,以寻找为主题的影片,讲述了女警官薛子莹带着在逃罪犯的孩子秦小亮寻找其母亲的故事,影片将儿童、犯罪、公路片等多种元素进行融合,演绎了人物在寻找途中的人生悲欢。导演刘抒鹃用质朴平实的艺术手段,用诚意、敬意、温暖、温情讲述在银幕上的中国人权故事,用人道主义展现对罪犯以及罪犯儿童人权的尊重,体现出他们生命尊严的价值,同时影片以弱势儿童为表现对象,通过温暖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儿童的困境,并在执法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的帮助下建立起弱势儿童的避风港,守护他们的童年,使他们重新感受到童年的幸福。作为一部以儿童为描写对象的影片,导演以爱心、童心、平等心“三心统一”的方式建立起与儿童平等对话的条件,用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情感展现儿童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变化,影片通过秦小亮的视角,展现了他在面临家庭变故、亲人离散等境遇前的无助与害怕、在女警官薛子莹的保护下逐渐勇敢和坚强,表现了儿童的成长路径和成长心理。同时影片开头用大篇幅画面展现幸福儿童村儿童的音容笑貌,彩色的大巴车,儿童在车内打闹、玩游戏、做鬼脸,伴随着儿歌声,大巴在蜿蜒的小路上行驶,洋溢着童趣、童真,情感的表达真挚质朴。影片通过一场寻亲之旅折射出社会现实,以儿童的流浪与收养的社会互动形式,提出当前经济改革大潮冲刷下社会群体重组、分化中所出现的一系列严峻问题,通过三个母亲“沈凤”的出现描绘出社会的众生相,有被生活所迫而改嫁的女工,被丈夫抛弃的女人,在煤窑负重的苦力,人物的生存困境与生存状态被勾勒出来,充满现实主义,凿实社会现状,带有纪实质感。(编辑:张苏慧)
导赏:《郎在对门唱山歌》是由章明执导,根据李春平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一部电影,于2011年上映。本片讲述了年轻人在人生转折期的困惑与迷茫、偏执的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挣扎与妥协,以其诗意的影片风格、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优美的音乐叙事,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郎在对门唱山歌》以自然不失诗意的镜头语言,生动地展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影片开场便以一个长镜头配合自然光和环境声将紫阳县的市井生活图景展现在观众眼前,热闹的聚会上人们觥筹交错,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苍翠的江水作为情感线索勾连全片,从《巫山云雨》开始,江水的贯穿这一元素便常出现在章明的作品序列中,章明认为,自己生活在大江大河的旁边,这个东西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形象,就产生了一种本能,不自觉对画面的山和水有感觉,会唤起神秘的灵感,几乎是一种本能。手持摄影跟拍人物为影片带来生活原色的同时,亦带来微妙的不稳定感,正如同小漾和冯冈二人之间敏感易碎的爱情,充满了未来的不确定性。《郎在对门唱山歌》以音乐巧妙进行叙事,音乐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紫阳民歌《郎在对门唱山歌》总在情感出现转折的关键时刻适时响起,贯穿全片,成为情感纽带将每个角色紧紧联系在一起。刘小漾和冯冈在中秋聚会上初次相遇时,影片响起了这首悠扬婉转的紫阳民歌,为两人的感情发展埋下了伏笔;两人在补课中深情对望,一起合唱这首歌曲,感情因此升温;小漾发现自己与冯冈的感情已然变质的时候,独坐在河滩凝望爱人,配以低沉的无人声钢琴独奏,预感了两人的离别;在刘小漾发现冯冈与其表姐有苟且之情,失魂落魄之时被刘学峰拉走后凝望桥的另一端,又响起了人声复杳吟唱的《郎在对门唱山歌》,相较于之前的轻快,曲速放缓,曲调更为哀婉忧伤,年少时期的爱情以悲剧告终,渲染着淡淡的悲凉氛围,全片情感基调统一而和谐。《郎在对门唱山歌》是一部充满地域文化特色、情感描绘深刻以及音乐叙事巧妙的佳作。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真实的情感流露以及优美的音乐叙事,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诗意的世界,值得细细品味。(编辑:刘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