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华

Zhi-hua Ling

有片源
2019年
导赏:《反贪风暴4》是由林德禄执导的犯罪动作电影,作为“反贪系列”的第四部作品,它不仅延续了该系列电影的基本特色,而且以其豪华的主演阵容、快节奏的故事和干净利落的动作场面,展现了高可看性,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反贪风暴4》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卧底狱中的惊险情节,以及监狱中的兄弟情和黑色幽默。影片中的监狱戏颇有港片《监狱风云》的味道,卧底反贪、囚犯争斗、狱警贪污等情节虽然在多部电影中有过表现,但《反贪风暴4》依然刻画得非常有看点,有些地方甚至有神来之笔。演员们的表演也被观众所称道,尤其是古天乐饰演的陆志廉,其毅然决然地走进监狱时大义凛然的样子,让观众热泪盈眶。影片不仅延续了以往剧作的风格,还在“反贪”的主线之下,巧妙地埋藏了一条情感线。片中狱友阿禄和陆志廉的兄弟情谊,描写得非常有人情味,完全就是一次老港片中监狱兄弟情的回魂。此外,影片对于香港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也有现实的描摹,不粉饰、不伪装,这一点也让很多年轻观众有共鸣。从更深层次来看,《反贪风暴4》通过反贪的巨大宏伟题材,隐喻和反讽出香港现实就业难压力大的问题,通过受害者廖雨萍的角色折射出香港旧房拆迁的鲁莽变迁问题,通过富二代曹元元的戏份隐喻出香港富贵家庭中的扭曲教育的弊端。这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隐喻,使得《反贪风暴4》不仅仅是一部娱乐性的动作片,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反贪风暴4》是一部结合了娱乐性与社会深度的电影。它以紧张刺激的剧情、出色的演员表现和深刻的社会议题,为观众提供了一次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这部电影不仅是对香港反贪行动的一次生动展现,也是对香港社会现实的一次深刻反思。(编辑:赵敏)
2018年
导赏:2014年,《反贪风暴》系列的首部作品《Z风暴》问世,它不仅预示着一个全新系列的诞生,更是在现象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三年前,就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对于反腐倡廉题材的渴望。导演林德禄以其对影视生态变化的敏感性和前瞻性,成功打造了这一深受欢迎的系列。《反贪风暴》系列由《Z风暴》(2014)、《S风暴》(2016)、《L风暴》(2018)、《P风暴》(2019)和《G风暴》(2021)构成,它们分别取得了0.95亿元、2.09亿元、4.43亿元、7.94亿元和6.29亿元的票房佳绩。影片从小切口入手,以点带面,辐射出一个巨大的犯罪网络和法治密网。随着廉政公署调查的深入,一个错综复杂的贪污网络逐渐浮出水面,涉及政界、商界乃至黑社会。通过这一网络的揭露,深刻地反映了贪污腐败对社会肌体的侵蚀,它不仅破坏了公平正义,更触及了国家的安全底线。深刻的现实表达使得影片成为了一面反映社会现实的镜子。在动作场面的呈现上,《反贪风暴3》不遗余力。影片以其高燃的开场——一场激烈的追车戏和枪战场面,迅速将观众的肾上腺素推至高峰,紧张刺激的开场手法展现出导演对观众心理的精准把控。从街头的追车戏中车辆的高速追逐、碰撞,到室内枪战的火光四射、紧张对峙,再到海上追逐的波涛汹涌、生死时速,每一场动作戏都经过精心设计,既展现了高超的拍摄技巧,也体现了剪辑的流畅性和特效的真实性。这些场面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更是将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着每一个紧张的瞬间。《反贪风暴3》在探讨贪污腐败这一严肃主题的同时,也不忘在剧情中穿插人性的光辉与温暖。影片中不乏对家庭、友情和爱情的深刻描绘,这些细腻的情感戏份,不仅为紧张的剧情提供了缓解,也使得角色更加立体,情感更加真挚。这些元素的加入,使得影片在展现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不失为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因此,影片以其深刻的主题、紧张的剧情、出色的表演和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成为了反贪题材电影中的佳作。(编辑:王梓苡)
2013年
导赏:林超贤,这个名字在华语电影界代表着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品质保证。从警匪片的紧张刺激到动作片的热血沸腾,林超贤总能以其敏锐的视角和匠心独运的叙事手法,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惊喜。2013年,他执导的电影《激战》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标志性的动作场面,更融入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温情叙事。在《激战》中,林超贤巧妙地将动作与情感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影片通过张家辉和彭于晏饰演的角色,展现了两个不同背景的人物如何在逆境中寻找自我救赎的道路。动作场面的激烈与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格斗中,同样能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波动和心路历程。在《激战》中,程辉和林思齐两个角色都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层次。程辉的落魄与自我救赎,林思齐的富二代到拳击手的转变,在林超贤的镜头下逐渐展。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拳击,更是关于尊严、梦想和家庭的深刻探讨。林超贤在《激战》中展现了他温情的一面。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如师徒情、父子情等,都被赋予了深刻的情感内涵。这些情感线索贯穿全片,为激烈的动作场面增添了一抹温情的色彩。林超贤通过这些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观众在欣赏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成长。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拍摄一部动作片,而是力求在动作的基础上,探索更深层次的主题。《激战》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段对话,都透露出导演对于人性、梦想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不仅是一部充满动作和激情的电影,更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深度的作品。在林超贤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人物的成长与挣扎,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和家庭的温暖。(编辑:赵敏)
2012年
导赏: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武术传记片,不仅展现了武术宗师叶问的传奇人生,更通过作者化的导演手法,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斑驳陆离、流光溢彩,充满韵味与深意的武侠世界。然而,《一代宗师》的主体故事与武侠电影的典型模式大相径庭,王家卫通过离散化叙事,写意化和表现性的镜头语言,个体的情感状态和时间与记忆的主题冲淡了功夫片的类型戏剧模式。王家卫在片中汇集了形意、八卦、咏春、八极等不同门派的武术大家,寄托了自己对民国武林的消逝,对淹没在历史之中的武术名家们的追思之情,因而相较于武侠功夫片,《一代宗师》像是他写给民国那个“逝去的武林”的时代挽歌。王家卫的影像世界密布着他酷爱的大特写、近景镜头、长镜头,哪怕是拍摄一部武侠片。中国人的武侠需要辗转腾挪的空间,需要宏大的视角来俯视功夫的变幻莫测,就像《卧虎藏龙》里的竹林和楼宇,《英雄》里的湖泊与沙漠,而王家卫始终偏爱自己惯常的特写、近景镜头,用狭小的空间里光影斑驳的局部来展现武侠与功夫。武打场面不仅严谨地展示了不同门派的武术特点,更通过细腻的招式设计和真实的打斗场景,让观众感受到了武术的力量和美感,对微观世界和人物特写表情的捕捉增强了影片的内在气场。雨、雪、雾的场景运用与动作场面结合,增添了对武打力量描绘的层次感和深度,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电影意境。电影中的台词也兼具哲理和诗性,体现了对武术文化和人生浮世的深刻见解。如“人活一世,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里子”,影片《一代宗师》也有自己的“面子”和“里子”,那就是“形意”和“风骨”。这从演员的长期准备中就可以看出:梁朝伟47岁开始学习咏春,章子怡苦练八卦掌三年,张震最后甚至得到了全国八极拳武术冠军一等奖。直到影片开拍时,众多演员已成为了“练家子”,进而来显示拳路的形意特色和武师自身的“风骨”气度。演员们也在采访中直言武术改变了自己原本的性格,在表演上,逐步贴近角色,使打斗和意念都能体现出一种形神兼备的气势。(编辑:路明慧)
2006年
导赏:该片是一部在中国传统武侠电影基础上进行深刻反思与创新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精彩的武打场面,更在武术题材中融入了生命伦理和人类理性的首要价值观,实现了对传统武侠电影的超越。其以清末著名武术家霍元甲的一生为主线,通过其从争强好胜到领悟武学真谛的转变,深刻揭示了“以仁为思”的武学精神。该片讲述了霍元甲从一个野心勃勃、争夺名利的武夫,到最终领悟武学真谛,成为一代宗师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磨难,包括与秦爷的激烈比武,以及后来在国际擂台上的生死较量。每一次的较量都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武术不仅仅是一种争斗的手段,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尊重生命的方式。李连杰饰演的霍元甲形象深入人心。他的动作干净利落,表情虽然简单,但却完美地延续了古装片中侠者的气质。霍元甲的性格转变是影片的核心,从最初的争强好胜到后来的宽容与理解,成长历程让观众深感震撼。影片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剪辑手法来表现不同场次的擂台比赛,有效避免了节奏单调可能带来的枯燥感。同时,导演还巧妙地将许多故事情节融入到比赛过程中,使得拳脚不仅仅是“打斗”,更是比赛双方无声的“对话”。这种手法不仅丰富了影片的情节,也使得武打场面更加生动有趣。《霍元甲》坚持严格的现实主义原则,武打动作设计遵循了现实主义的逻辑。影片中的武打场面几乎全是擂台比赛,道具有限,空间有限,但在这样的条件下,影片仍然呈现出了精彩绝伦的武打效果。这得益于主创们特别是武打设计的良苦用心和诚意。《霍元甲》是一部充满诚意和创新的武侠电影。它不仅在武打场面上做到了精彩纷呈,更在内涵上实现了对传统武侠电影的超越。影片通过霍元甲的一生,深刻揭示了武学真谛和生命伦理的重要性,让观众在欣赏精彩武打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无疑是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一部佳作,值得每一个热爱武侠电影的观众去品味和欣赏。(编辑:张昕一)
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