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翔

有片源
2016年
2013年
导赏:《父亲是棵树》是一部探讨家庭伦理与人性光辉的现实主义佳作。本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乡村家庭教师与其养女的生活画卷,山栖谷隐、天明水秀的村庄里,老师春风化雨、诲人不倦。导演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铺陈和人物塑造,让观众在影像中感受到家庭与社会的力量与温暖。电影开篇便以麦粒的弃婴身份和师昵的善良收养为起点,师昵与东方树的恋爱、麦粒对家庭的依恋与矛盾,以及乡村教育环境的现状,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影片没有华丽的修饰和夸张的戏剧桥段,而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真实的描绘,让观众深刻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美好,如东方树在大山里和牧羊少年对唱山歌的脸部特写,与连绵起伏的大山叠化显示,一个将生命经验深深融入山村,同山村自然、乡村人民共生的家庭教师的形象跃然纸上。电影中的家庭关系复杂而微妙,师昵与麦粒的母女情深,东方树对家庭的付出与牺牲,以及麦粒对家庭的依赖与叛逆,都构成了影片情感的核心。特别是东方树作为继父的形象,他的付出与坚持,不仅赢得了麦粒的尊敬和爱戴,也让观众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沉。当衣着褴褛的东方树进城务工,在街头偶遇麦粒和穿着时尚的室友们,匆忙之下趴在地上佯装乞丐,避免女儿因自己而在外人丢脸,此时人物间不同体态的差异化构图,更加凸显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此外,导演遵循自然主义的视觉美学风格,多用自然光效和朴素色调,营造了一种真实而质朴的乡村氛围。摄影采用缓慢推拉的运镜,并用双人中景代替了频繁切换的正反打镜头,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总之,《父亲是棵树》是一部情感真挚、主题深刻的电影。它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用家庭伦理角度探讨了人性的光辉与复杂。(编辑:王斯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