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

Xiao Chen

有片源
2014年
导赏:《新娘大作战》是2015年上映的一部中国爱情喜剧电影,由陈国辉执导,杨颖和倪妮主演。这部影片改编自2009年的美国电影《BrideWars》,讲述了两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在婚礼日期撞车后,因筹备婚礼的种种冲突逐渐产生矛盾,最终经历一系列搞笑且情感激荡的事件后,重新修复友谊的故事。影片中昔日骨灰级的闺蜜却因为婚礼档期冲突反目成仇,曾经温暖的小家一拍两散,为了争夺两人理想中的婚礼,在婚礼筹备期间两人互相整蛊,影片中展现了许多相爱相杀的趣味故事。何静与马丽从小相识,立下了誓约,吵不散,骂不走,绝不欺骗。从影片闪回的部分可以看出,何静在从小与何静的相处中都是更加妥协的让步的一方,这次对于人生大事的婚礼,何静决定摆脱昔日老好人的形象,这也是她们矛盾冲突的关键点。影片在故事情节设定上大胆创新,在求婚设计上,女孩们选择大胆示爱,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影片在改编处理上,中国版的《新娘大作战》延续了友谊线这一基本设定。但进行了本土化改编。中国版的电影更加贴近中国观众的文化和婚礼习俗,融入了当下中国年轻人的婚礼观念以及婚礼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何静和马丽的父母为了她们能早日结婚,都有典型中国式父母的描绘,何静的父母说找了算命大师说不结婚就会孤独终老,而马丽的父母则是已身体病重为由头。而在他们的感情方面也是一笔带过,对于恋爱的描述淡化,为友情和推动故事发展做铺垫,重点描绘女孩们的故事。在影片的结尾对于原本的感情破裂做了改编,最终呈现出欢乐结尾给观众。影片的美术设计以豪华的婚礼场景为主,充分展示了现代都市女性对婚礼的幻想。婚礼的场景布置奢华浪漫,从婚纱礼服到宴会布置,无不精致细腻,展现了当时的流行时尚和新娘文化。在对比中,两个女主角的婚礼风格也被塑造得截然不同,以此凸显人物个性。倪妮和杨颖的婚纱各具特色。杨颖的婚纱偏梦幻、华丽,而倪妮的婚纱则更简洁优雅,服装设计团队在每个细节上都进行了精心打磨,以迎合角色设定和影片的视觉效果。同时也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两位新娘之间的竞争关系。婚礼场景采用大量的白色、粉色和金色元素,增加了浪漫的视觉效果。视觉风格上,影片追求时尚和都市感,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影片的配乐以轻松、浪漫的旋律为主,契合婚礼的主题。配乐不仅帮助推动剧情发展,还通过情感层面的铺陈,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影片的喜剧氛围和情感冲突。影片在角色塑造上,除了杨颖、倪妮展现闺蜜友情之外,还有何炅、井柏然、黄晓明、杜海涛等的加盟,使影片的角色形象更加生动立体,推动故事点发展更加多元化。影片通过展现看似荒唐的婚礼象征,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了人物之间心理与感情的变化,引发观众对爱情与友谊之间的思考。(编辑:王晶)
2013年
导赏:《宫锁沉香》是于正跨界电影圈的首部作品。在清朝康熙九子夺嫡的大背景下,一段纠缠了闺蜜情谊的爱情故事缓缓拉开帷幕。用古装包装出现代观众能够接受的阴谋、爱情故事是于正最为擅长的,在银幕时长的限制下,于正交出了一份市场反响不错的作品。《宫锁沉香》用较长篇幅讲述了周冬雨饰演的沉香和赵丽颖出演的琉璃之间的友情,时间跨度长达12年。这期间,由于受到阿哥的赏识,琉璃的身份有了变化,逐渐和沉香产生出隔阂,为了获得阿哥的偏爱,不惜对昔日闺蜜痛下狠手。在此同时,围绕着继承大统展开的夺嫡之战也逐渐进入白热化,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形成了政治同盟,九阿哥则被设置成最大的反对势力出现。两位宫女的命运则随着九阿哥和十三阿哥沉浮不定,最终在康熙驾崩后四阿哥成为皇帝,琉璃也因此丧命,沉香则和十三阿哥走在了一起。两位女主角中,赵丽颖的角色的“黑化”过程比较明显,通过极力勾引九阿哥、冒充闺蜜亲近十三阿哥、在身份提升后惩罚与自己同时长大的宫女和太监等环节,她完成了转变,并成为影响康熙皇帝和皇子们关系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皇子们夺嫡的情节则非常“粗糙”,不仅出现了十三阿哥派人伏击康熙的荒诞之举,还有在皇帝驾崩时九阿哥持刀和四阿哥发生冲突的戏份,这些内容都缺乏前期铺垫,最终四阿哥继承大统如同儿戏般上演。《宫锁沉香》满足了一些观众对于清宫题材的想象,精美的服饰道具也显示出主创团队力图还原相关历史场景的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故事剧情过于荒诞,对未成年观众科学、理性的历史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观影同时需要加以引导。
2010年
导赏:《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是一部由徐克执导,融合了武侠、侦探、悬疑、灾难及古装等多重类型元素的华语电影。这部电影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在艺术探索和文化传承上展现了其独到之处,成为华语电影中的一个独特存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打破了传统武侠片的模式,将武术动作与悬疑推理、灾难片的紧张氛围以及古装片的历史背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复合类型的叙事结构,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历史警匪片”。徐克导演的这一尝试,不仅展现了其对电影类型的深刻理解和大胆创新,更是对华语电影类型片的一次重要拓展。电影以唐朝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离奇的案件,展现了狄仁杰的智慧与勇气。影片中的狄仁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仗剑天涯的侠客,而是以智取胜的侦探,这种角色转变,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这位古代名侦探。同时也展现了徐克对传统侠义精神的现代诠释。狄仁杰在电影中不仅是智勇双全的侠客,更是权力结构中的维护者,这种角色定位与徐克以往作品中的江湖豪杰有所不同,体现出导演在创作中视野的不断开阔。徐克运用先进的特效技术和精湛的武打设计,将武术动作转化为一种视觉奇观,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观影体验。电影中的通天浮屠、鬼市等场景,不仅再现了盛唐的辉煌,更通过数字化的手法,展现了一个超越现实的想象世界。尽管电影在追求视觉冲击和类型融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作为华语电影的一次大胆尝试,展现了徐克电影一贯的空间想象力和影像冲击力。《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不仅丰富了华语电影的类型,也为观众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机会,同时也为华语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方向。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武侠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审美和国际化视野。(编辑: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