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柯汶利的《默杀》以其独特的惊悚悬疑风格,为类型片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视角。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它通过精心编织的剧情,深刻的社会议题,以及对人性复杂性的探讨,完成了从影像表达到内在意蕴的二次跃升。《默杀》的叙事策略在于它并不急于揭示真凶的身份,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复仇行为的合理性上。影片通过层层递进的反转,逐步揭开了人物背后的故事和动机。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剧情的悬念,也使得观众对人物的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正如柯汶利在采访中所言,影片的核心不在于“谁是凶手”,而在于“事实的真相是什么”。这种对真相的探究,使得《默杀》在悬疑片的类型中显得尤为突出。《默杀》的影调处理呈现出一种暗黑的质感,这种影调不仅为影片营造了一种压抑和神秘的氛围,也在视觉上传递了一种对暴力行为的厌恶感。影片中的雨夜场景,不仅体现了东南亚的气候特点,也为剧情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影调体验。雨中的杀戮,似乎在暗示着罪恶的连绵不绝。在镜头处理上,《默杀》采用了快节奏的剪辑,以适应现代观众的观影习惯。然而,柯汶利并没有让这种节奏贯穿始终,而是根据剧情和意义表达的需要,设计了具有强烈指向性的视听段落。例如,林在福在校门口发寻人启事的长镜头段落,不仅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也为后续的悲剧埋下了伏笔。《默杀》的深刻之处在于它对“沉默之地”的复调叙事。影片通过一系列内核相似的行为举动,凸显了社会现实的缩影和特定的文化编码。霸凌行为及其带来的伤害,不是个体行为,而是与群体作恶脱不了干系。这种作恶者的行为被描述为“平庸之恶”,他们无视恶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影片通过形象化的方式,以及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展现,给人的冲击力更大。该片以精湛的演技、细腻的叙事和丰富的细节彩蛋,引领观众探寻隐藏于表象之下的真相。真相,往往隐藏于细节之中,等待发掘。(编辑:赵敏)
2023年
导赏:《超能一家人》改编自俄罗斯电影《超能力家庭》,由《羞羞的铁拳》导演宋阳执导,是2023年暑期档开心麻花影业的重磅影片。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想象力丰富,形式与风格多样,并擅以平实温暖的主题打动人心。这在《超能一家人》中也不例外。影片保留了原作的俄罗斯风情,将异国情调与中国式笑点相结合,借助“童话感”使这部本土化的中国超能力电影落地。冰雪世界、童话故事中常见的林中小屋、富丽堂皇的宫殿、精美的场景布置满足了观众对俄罗斯冰雪世界的无限想象,角色们蹩脚的语言、沈腾金发高鼻梁的造型、中西思维差异闹出的笑话更使人捧腹大笑。人物之间喋喋不休的争吵与眼花缭乱的烟花大战,其背后是影片温暖人心的主题:家人就是最大的“超能力”。不管个人有多么笨拙可笑,家人永远会彼此包容,并接纳最真实的对方。作为中国电影行业的票房担当之一,开心麻花在春节档、暑期档等档期的磨练中已逐渐掌握市场规律,在保持稳定产出的同时收获理想票房。在《超能一家人》中,明星、笑料与主题交相呼应,沈腾与艾伦作为黄金搭档在本片中再次合作,并一改过往的兄弟情深戏码,以主角与敌人的关系在银幕上针锋相对,互动张力十足。沈腾饰演乞乞科夫虽然狡猾,却有着与反派特点截然相异的品质——从不说谎,艾伦则一反以往擅长的装傻充愣式角色,饰演了一名严肃正经的程序员,从而带来“认知错位”的笑点。架空的世界、滑稽的人物都超出了现实生活的界限,角色互动间展示出的深厚情谊却又将影片整体拉回“爱最大”的经典话题。如何用富有新意的形式表达一个众人深谙的主题,《超能一家人》做出了具有商业价值的大胆尝试。(编辑:海边淡鼠)
2020年
2019年
导赏:《误杀》不仅是一部犯罪片,更是一部探讨人性与正义的影片。影片改编自印度原版《误杀瞒天记》,但并非简单的翻拍,而是做了大量的本土化改编,使得整个故事更加贴近国内观众的心理和情感。以李维杰一家人的悲剧为核心,通过巧妙的剪辑和时空交错的手法,将故事分为多个层次和维度进行展现。影片中的角色塑造非常成功,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故事线。肖央饰演的李维杰作为影片的主人公,他的形象既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又是一个勇敢的战士,更是一个说谎的天才。他的形象塑造不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反映了现实社会中普通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挣扎。谭卓饰演的阿玉则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形象,她的坚强和韧性让观众感受到了女性力量的伟大。陈冲饰演的拉韫则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东南亚强势女性角色,她的形象塑造不仅展现了警察局长的威权和霸道,也揭示了她在面对家庭悲剧时的痛苦和反思。《误杀》和原版最大的区别,便是结局李维杰选择了自首。为什么在煞费苦心的实施计谋后,他却又改变了心意?原来是她的女儿在见证了父亲的“成功”后,也开始利用瞒天过海来将成绩单涂改为一百分。李维杰发现,自己无形之中,给孩子树立了错误的价值观。而拉韫夫妇更进一步提醒了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于是为了担起一个父亲的责任,他选择承担罪过,因此影片主题与内涵变得更加有现实意义。《误杀》的成功在很多人看来只是因为翻拍了一部好的作品,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误杀》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部各个环节都制作精良的优秀商业片,真正完成了一次属于华语电影的再创作,甚至在很多层面都实现了对原版质的超越。(编辑:路明慧)
2018年
导赏:2014年,《反贪风暴》系列的首部作品《Z风暴》问世,它不仅预示着一个全新系列的诞生,更是在现象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三年前,就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对于反腐倡廉题材的渴望。导演林德禄以其对影视生态变化的敏感性和前瞻性,成功打造了这一深受欢迎的系列。《反贪风暴》系列由《Z风暴》(2014)、《S风暴》(2016)、《L风暴》(2018)、《P风暴》(2019)和《G风暴》(2021)构成,它们分别取得了0.95亿元、2.09亿元、4.43亿元、7.94亿元和6.29亿元的票房佳绩。影片从小切口入手,以点带面,辐射出一个巨大的犯罪网络和法治密网。随着廉政公署调查的深入,一个错综复杂的贪污网络逐渐浮出水面,涉及政界、商界乃至黑社会。通过这一网络的揭露,深刻地反映了贪污腐败对社会肌体的侵蚀,它不仅破坏了公平正义,更触及了国家的安全底线。深刻的现实表达使得影片成为了一面反映社会现实的镜子。在动作场面的呈现上,《反贪风暴3》不遗余力。影片以其高燃的开场——一场激烈的追车戏和枪战场面,迅速将观众的肾上腺素推至高峰,紧张刺激的开场手法展现出导演对观众心理的精准把控。从街头的追车戏中车辆的高速追逐、碰撞,到室内枪战的火光四射、紧张对峙,再到海上追逐的波涛汹涌、生死时速,每一场动作戏都经过精心设计,既展现了高超的拍摄技巧,也体现了剪辑的流畅性和特效的真实性。这些场面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更是将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着每一个紧张的瞬间。《反贪风暴3》在探讨贪污腐败这一严肃主题的同时,也不忘在剧情中穿插人性的光辉与温暖。影片中不乏对家庭、友情和爱情的深刻描绘,这些细腻的情感戏份,不仅为紧张的剧情提供了缓解,也使得角色更加立体,情感更加真挚。这些元素的加入,使得影片在展现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不失为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因此,影片以其深刻的主题、紧张的剧情、出色的表演和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成为了反贪题材电影中的佳作。(编辑:王梓苡)
2017年
导赏:《闪光少女》有着明显的青春片的类型特征:女主角和男闺蜜的核心人物搭配,主角与乐队群像的人物设计,青春的励志与成长,校园热血与时尚文化,从矛盾到和解再到大团圆的结局,这些都是青春片的元素。“二次元”文化的加入,也使得青春具有更年轻更接地气的感觉。青春不仅是二次元,还有力图理解二次元但又不完全沉入的2.5次元,以及二次元眼中的三次元世界。在矛盾和共存中,可以开拓出一大片讲述青春的新领域。这一文化元素的加入,也使得青春片类型范式有了一块新鲜坚实的向前跃进的踏脚石。《闪光少女》闪耀的是不仅是青春之光,还有喜剧和音乐之光。青春校园喜剧里的成长感,没有通过残酷青春或者黑色幽默来完成,而是把成长呈现为从“无害的反抗”和“无因的隔阂”发展成了“有趣的和解”的过程。在故事和主题层面,本片让民乐成为叙事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载体,并让它贯穿二次元和三次元,与西洋乐形成对抗并最终走向和解。音乐的复合型与青年性,交织了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并和爱情的纠葛形成了隐喻性的呼应。在音乐的表演和制作层面,演员不亚于专业民乐手的排练和表演,符合音乐节奏的剪辑和精良的制作都很好地支撑了有关音乐的叙事和主题。三种主要类型元素的交织呈现为一种青春片类型范式“复合跃进”的态势,把青春与喜剧,青春与音乐,音乐与喜剧有机地综合为了一个极具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整体。总之,本片让70、80后们,见识到了二次元少男少女们在“难解”的外形之下,人性化的那一部分,90后则能找到共鸣。这样一部小投资、小阵仗的青春电影,种种细节与扎实内容充满了诚意。该片故事很简单但讲得非常好,台词不尴尬、不狗血,金句频出。演员阵容几乎都是94、95年的年轻演员,演得不做作、不矫情。整个电影,无论是节奏还是氛围都非常青春。(编辑:大陆)
2016年
导赏:电影《一念无明》改编自香港真实新闻案件,讲述了余文乐饰演的躁郁症患者阿东,出院后重返社会。因为他失手导致病重的母亲死去,内心备受煎熬。影片以精神病康复者的挣扎历程为主线,呈现了病态都市的社会现状,直戳人心。在片中,导演黄进聚焦情感性精神病躁郁症,通过闪回的表现手法片段化展示普通香港患者的生活。余文乐、曾志伟、金燕玲三位演技派演员,将父子之间的排斥、猜忌,母子之间的怨怼、愤懑表现的淋漓尽致。余文乐一改往日形象,深入到躁郁症患者的角色中,情绪的隐忍和爆发都收放自如。在与曾志伟演技的碰撞中,余文乐的这种表演更为感人。随着母亲的谩骂殴打的不断闪回以及儿子不断质问父亲为何抛家弃子,这些情节都让观众们逐渐了解到主人公的病情与成长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此外,在主人公阿东已经康复后,却发现自己依旧无法摆脱周遭人们对自己的误解和丑化,也无法逃离精神病患者所处的困境。他有着强烈重新融入社会的愿望,但在找工作过程中不断碰壁,原以为能够重归于好的前女友也在公众面前发泄了对他的不满,成为压垮他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导致了病情的反复。通过阿东的遭遇,导演窥视了当今社会对于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情感态度,批判了现代社会生活的群像。凭借着对于精神病患者群体给予的关注,黄进在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荣获新晋导演殊荣,曾志伟也通过精湛演技一改往日以喜剧见长的形象,突破了演艺道路上的局限,荣获最佳男配角,戏份相对较少但戏份较重的金燕玲则获得最佳女配角。(编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