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究竟有几层
郑传文
Chuan-wen Cheng
人物资料
作品
1982年
在那河畔青草青
演员(饰 周兴旺)
/
导演:
侯孝贤
/
主演:
钟镇涛
/
江玲
/
崔福生
/
陈美凤
/
郑传文
/
梅芳
/
戽斗
/
古军
/
类型:
剧情
/
导赏:
1982年侯孝贤的作品《在那河畔青草青》以充满温情的镜头和独特的孩童视角,徐徐展开田园牧歌式的乡土社会。《在那河畔青草青》中,华丽摄影技巧的摒弃使镜头对现实进行着一种自然的描摹与凝视,乡间轻快和谐的氛围跃然于银幕之上,在苍翠的山野与清澈水流间,沁人心脾的溪水叮咚,生命的原始节奏缓然流淌。依旧是散文式的叙事结构,影片更像是一部有关童年的回忆录,有关乡村的叙事诗。影片对于顽童的呈现充满人文关怀,在镜头下,常见他们戴着小黄帽自由地奔跑在小路上、铁轨旁的身影。班中最为调皮捣蛋的“三剑客”常常掀起一波又一波天真的闹剧,如将捉来的昆虫塞进同学的衬衫里、电鱼却将同伴电晕因此被罚跪、因为打架而被迫三人拉着手罚站,周兴旺看着表妹渐渐开始幻想起将来自己迎娶她的场景等等,侯孝贤的镜头再次将我们拉回那个光着脚丫、无忧无虑在原野和齐腰高的青草中迎风奔跑的童年时光:父母在田野中劳作,周兴旺教表妹如何用荷叶做面具,伯伯用竹叶编成小鸟给孩子拿去玩,孩子们捡到一只受伤的猫头鹰后给它涂红药水,孩童们顽皮却带有人性的纯真与善良。《在那河畔青草青》呈现了孩童们的稚嫩心灵,以其对成人世界的一次探寻,实现了乡土社会的一次现实折射。周兴旺将给妈妈写的信叠成小纸船,顺着溪流飘向远方,孩童的思念如此真挚又动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发现电鱼的“没有公德心的人”竟然是自己父亲的,周兴旺丢脸亦伤心,绝望地依靠着墙壁哭泣,自尊的丢失和寻找母亲的愿望迫使他出走。“赚钱养家倒成了错误的责问”让大年无力回答,生态保护的启蒙对乡中而言才刚刚开始;曾经大打出手的同伴之间一笑泯恩仇,孩子们跟着火车用力奔跑挥手送别——《在那河畔青草青》描摹的不止是一年又一年破土而出的青草,还有回不去的童年乡愁。(编辑:刘若能)
1980年
原乡人
演员
/
导演:
李行
/
主演:
秦汉
/
林凤娇
/
江明
/
曹健
/
崔福生
/
韩苏
/
傅碧辉
/
王宇
/
黄曼
/
白琳
/
类型:
剧情
/
剧情:
影片描写台湾乡土文学的奠基人钟理和坎坷的一生。钟理和生于日本统治 时期的台湾屏东县高树乡。十八岁时 随父亲迁至美浓尖山下。他爱上了在钟家农场做工的钟平妹,但当地客家人的风俗是不准同姓人结婚便因此离家出走,远赴沈阳满洲自动车学校学习,两年后学成回到家乡美浓,宾带着平妹私奔到了沈阳。为了生活,理和当出租汽车司机。随后就辞职不干,出于民族自尊心,又拒绝了酬劳较高的日本翻译工作。最后只好靠怀孕的平妹为人糊鞋盒子谋生。1931年,理和带平妹搬到北平,开了一家木柴小店,这时,他写完了平生第一本书《夹竹桃》。1946年抗战胜利后,他率全家迁回到家乡美浓。先是到内埔地区中学当教员,随后却因肺病咯血,就不得不再度回到美浓老家休养,仍旧由平妹外出打工挣钱养家。1947年冬,理和肺病加重恶化,平妹就变卖掉家中仅有的几亩薄田,将丈夫送进了医院,作了残肺切除手术。三年后,理和出院, 但身体却异常虚弱。他坚持与命运搏斗,日夜写作,但收入却还是不多。平妹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挑起全家生活重担,后为生活所迫去盗木材,最终不慎跌倒摔伤。随即更是祸不单行,接着次子又因病错过治疗期而早早夭折。在沉重的打击下,理和仍顽强拼搏,奋斗不懈,写出一系列吐露农民心声的作品《故乡四邻》、《原乡人》等佳作。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更获台湾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小说二等奖。这时,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最后的尽头。1960年8月4日,钟理和在桌上修订中篇小说《雨》时,旧疾复发,伏在文稿上咯血,终于力竭而逝,时年四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