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

有片源
2013年
导赏:导演高群书将海岩的同名小说搬上银幕,从2003年到2013年可谓十年磨一片,影片融合了警匪、悬疑、爱情的元素,讲述了一场关于欲望、背叛与抉择的都市寓言,是国产类型片探索的一次尝试。影片以失踪国宝“金佛”为引,勾勒出女警吕月月的悲剧命运。她奉命接近黑帮次子正熙,却在保护与追查中陷入情感漩涡,最终在警察男友薛宇与危险情人之间摇摆不定。海岩原著中细腻的心理描写被大幅删减,电影转而依赖动作场面与视觉刺激。例如隧道追车戏堪称全片高光,高速剪辑与逼仄空间营造出窒息般的紧张感。杨颖饰演的吕月月是整部电影的情感漩涡中心。这个角色颠覆了传统警匪片中女性“花瓶”的刻板形象,以职业身份解构了传统警匪片中“铁血硬汉”的霸权叙事,使女性不再局限于“被拯救者”或“诱惑者”的刻板定位。面对黄晓明饰演的警察男友薛宇的隐忍守护,与在熙饰演的黑帮公子金正熙的炽烈追求,她的每一次选择都暗含对既定命运的反抗:警察身份赋予她正义光环,却也压抑着青春本能;黑帮的危险世界虽充满罪恶,却让她体验到真实的欲望释放。正如片中那句“爱情是一枚幸福的子弹”,吕月月的悲剧恰恰在于,她既想抓住体制内的安全感,又渴望逃离秩序外的自由,最终成为权力与情欲博弈的牺牲品。高群书耗时十年打磨剧本,试图在商业类型与作者表达间寻找平衡:他保留海岩原著中“警察也是人”的理念,又以跨国追缉拓宽叙事格局;他启用顶流明星吸引市场,却未放弃对人性灰度的挖掘。电影《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以破碎的叙事映照出爱情不是非黑即白的抉择,而是欲望、利益与道德交织的混沌战场。尽管这部影片的市场反响未达预期,但其在类型跨界与性别视角上的探索,仍为中国商业电影的叙事创新提供了独特样本。(编辑:婧怡)
2009年
导赏:电影《铁人》是一部由刘恒精心编剧、尹力执导的国庆六十周年献礼片,也是国产主旋律电影在艺术与商业融合道路上的一次成功实践。《铁人》采用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双线叙事结构,打破了传统单一时间线的叙事模式,赋予了影片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和历史纵深感。尹力导演通过黑白与彩色画面的交替使用,将观众带入那个物资匮乏却精神饱满的年代——黑白画面下的老一代石油工人,他们的生活简单而纯粹,以王进喜为代表,他们用血肉之躯诠释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迈誓言。这种色彩运用尽可能的对历史场景进行了还原,这也是对那个时代精神的致敬。而彩色画面则聚焦于新时代背景下的石油工人,如刘思成等角色,展现了他们在科技进步与物质充裕的当下,如何面对新的挑战,继续传承并发扬“铁人精神”。影片在人物塑造上尤为出彩,尤其是对王进喜这一经典形象的再创造,没有简单地停留在英雄事迹的堆砌上,而是通过一系列细腻的生活片段和紧张的工作场景,展现了他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与坚韧不拔。而对新一代石油工人形象的刻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模板,而是有血有肉、有困惑也有坚持的真实个体。面对新时代的复杂环境,他们不仅要克服技术难题,还要面对内心的挣扎与选择,这种人物塑造的复杂性,使得“铁人精神”的传承不再是一种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生动地体现在每一个角色身上。《铁人》深刻挖掘了“铁人精神”的时代内涵,通过新老两代石油工人的对比,揭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铁人精神”的不同表现形式。新老铁人之间的精神传承与发扬,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许。(编辑:婧怡)
19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