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广萍

Guangping Han

有片源
1996年
导赏:《鹤童》是一部以儿童与丹顶鹤为主体的自然环保题材电影,讲述了生活在湿地保护区的人们迎来送往在此繁衍生息的丹顶鹤们的故事。影片充满了童真童趣,刻画丹顶鹤的生活习性时细腻而有耐心,捕捉了人与丹顶鹤亲密互动的宝贵瞬间。影片在对重点人物加以突出的同时,塑造了一批守护丹顶鹤的天真儿童群像,将儿童世界的纯洁与动物世界的灵动并置呈现。以嘟嘟为代表,这些受家庭熏陶的孩子们对丹顶鹤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责任感。一开始,他们将丹顶鹤视为外在于自己和人类世界的他者,是可以被占有的“物”。他们在小不点的成长中自顾自地付出了心血,便自然地认为小不点归他们个人所占有,大声争执着“小不点是我的”。而小不点的成长与必然的离开,则教给了他们有关“分别”的人生课题。小不点不再是谁的宠物,它是独立的、自由的生命体,是和人类平等的“朋友”。影片以一次短暂的相遇与别离自然地传递了动物保护的理念,在自然中,人并不占主导地位,而是与其他生物一道,完整生态系统的循环。丹顶鹤们会成长、繁衍后代,在来年继续回到这片湿地,孩子们也在成长中将动物保护的责任接续传承。绿色是《鹤童》的主色调,紧扣着本片与自然和谐相生的主题。影片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景拍摄,绿草与湖水倒映出天空的颜色,人物在自然环境的笼罩下只显现出小小的身影。孩子们赤裸着身体在水中奔跑,美丽的丹顶鹤悠然飞过,人在自然中回归了最质朴、原始的情态。大面积的绿色与蓝色铺陈,光线的柔化处理,使影片具有清新朴素的真实之感。可以说,《鹤童》成功完成了一次对观众的生态观教育,将保护生态的教化意义融于天真烂漫的童年幻想与广袤宁静的自然画卷之中。(编辑:海边淡鼠)
1983年
剧情: 青年钻井队队长郑新,接受了到远离人群的荒僻地区去开发新油田的任务后,高高兴兴地去见自己的未婚妻——女司机张兰兰。出乎意料的是,张兰兰对他的态度十分冷淡,提出要他离开井队,并说只有离开井队才能结婚,否则只能一刀两断。郑新经过了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忍痛离开了张兰兰,去开发边远的月亮湖新油区。月亮湖新油区的地层结构复杂,条件艰苦,打高压井的难度很大。为了保证开发油区井队的后勤供应工作,公司派来了前线服务队,该队女队长孙薇和张兰兰在同一个单位。郑新和孙薇在艰苦紧张的工作中,逐渐相互熟悉和理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孙薇了解到郑新与张兰兰断绝关系的真正原因后,更是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慕和同情。钻井工刘猛和护士金玫相爱,但由于刘猛的不争气和金玫父母的世俗观念的影响,两人曾经一度断绝了往来。当金玫随服务队来到月亮湖井场与刘猛重逢,在共同的劳动中,她对刘猛渐渐地有了真正的了解,尤其是刘猛把痛苦埋藏在心底,默默地工作。他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感动了金玫的心,他们两人重新和好。绰号“好起哄”的青年工人郝宏,在被自己的女友甩了以后,情绪也曾一度发生波动。在月亮湖新油区的开发建设事业中,他改变了消极的态度,一心扑在事业上,努力钻研技术,不仅在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赢得了女司机胖队长的同情和爱慕。雨季来临了,月亮湖新油区所在地的草原和沼泽被大雨淹没,钻井队与外界的联系中断,粮食供应也断绝了。在这种情况下,井队的青年工人发扬为“四化”多做贡献的高尚情操和一心为公的忘我精神,同甘苦,共患难,坚持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命运,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尽管在远离城镇、荒无人烟的地方,他们也深深地体会到战斗的欢乐和爱情的幸福。
1981年
导赏:《她从雾中来》是龙江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亦是使得该制片厂一举成名的影片。影片体现出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代大背景下的人文主义精神与时代风貌,讲述了失足女青年陈蓉出狱后意图改过自新,不断冲破自我矛盾与挣扎、世俗偏见与阻碍,在张大娘等人的帮助下,走出迷雾,终于开始新生活的故事。影片情节曲折,人物心理刻画细腻,演员表演贴合角色,聚焦特定社会现实问题,关怀失足青年群体,具有深刻的现实性、人文关怀与社会意义,引人深思。片名富含诗意与象征意味,既是对主人公陈蓉人生轨迹的隐喻,也是对时代氛围的一种艺术概括。雾,作为一种贯穿全片的视觉元素,不仅构建了影片的视觉美学体系,更承载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寄托。陈蓉,一个因误入歧途而失足的女青年,在出狱后面对着社会的偏见、自我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仿佛置身于一片茫茫的雾海之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影片通过她在雾中的迷失、探索、对抗,直至最终冲破迷雾的过程,生动描绘了失足青年在寻求新生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艰辛与挑战,揭示即使在社会思想逐渐开放的背景下,传统观念的枷锁、刻板印象的束缚以及根深蒂固的偏见,依然是横亘在个体成长道路上的巨大障碍。何可人导演巧妙运用视觉语言,如陈蓉面部的特写镜头,眼神中既有对过往的悔恨,也有对未来的渴望;扭曲的水中倒影,映射出她内心的挣扎与矛盾;被江水不断冲刷的鞋子,象征着过往的污点与不断被洗刷的灵魂。“雾”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层面的象征,它还隐喻了特定历史时期笼罩在中华民族上空的迷雾。改革开放初期,虽然国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社会的转型与思想的解放并非一蹴而就,旧有的观念与体制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陈蓉的故事,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的真实写照,她的每一次努力与突破,都象征着整个民族在冲破迷雾、迎接全新时代精神过程中的艰难探索与不懈奋斗。(编辑: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