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泠泠

Lingling Qian

有片源
2018年
铭心岁月
铭心岁月

导演/

导演:钱泠泠/
主演:吴婷/于滨/
播放正片
2016年
2012年
2007年
2005年
导赏:《鲁迅》是丁荫楠导演继《周恩来》《邓小平》后的又一传记片力作。影片呈现了鲁迅先生丰富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以纪实风格为中心延伸虚幻梦境,为观众塑造了一个立体的、可亲的鲁迅形象。鲁迅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家、革命家与思想家,其存在往往被赋予价值感召使命,他高尚的政治素养与革命情怀被放大呈现,为大众所熟知。但《鲁迅》无意于加强鲁迅先生已有的片面化形象,而尝试从亲情、友情、师生情等角度,结合真实史料,还原鲁迅作为一个真真切切的“人”的形象。他与儿子洗澡嬉戏,牵着儿子小小的手逛街买糖;他将家作为庇护所提供给瞿秋白、萧红等人暂居,以自己为梯子,帮助其他革命者翻越困难阻碍;他前往万国殡仪馆送殓,撑伞独行,视死如归。这些真实的生活细节与情感流露的时刻并没有削弱鲁迅形象的高大,反倒为其更添人性光辉。本着对细节刻画的重视,《鲁迅》没有走马观花地叙述鲁迅的完整人生,而是娓娓道来他积淀了全部感悟与智慧的人生最后三年。作为人物传记,影片坚守了创作上的纪实原则,以鲁迅的儿子周海婴作为影片总顾问,并结合大量鲁迅手记、他人记述,尊重鲁迅先生的生活事实。同时,影片并未停留于对现实素材的堆砌,除了展示鲁迅人生的精彩切片,导演以七场梦境,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梦境中有魑魅魍魉、有故交知己、有其作品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观众跟随一场场梦境潜入鲁迅的意识深海,窥见坚强、挺拔的革命斗士内心的失落、压力与彷徨。丁荫楠导演以他一贯的诗意风格外化了鲁迅内心的爱与痛,影片既跳出了客观现实的单调,又不沉溺于主观感受的失真。“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雪花飘落,精神永存。(编辑:海边淡鼠)
2002年
1990年
导赏:电影《哦,香雪》是从几个少女的角度来表现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在影片的主题表达上《哦,香雪》富有一定的新意,影片并没有局限于表达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造成的革新性变化,也并没有将乡土社会与落后、愚昧、保守、封建等带有偏见的特性进行连接,更没有大力渲染人们的精神困惑与矛盾心理,相反导演对乡土社会给予了由衷的礼赞,肯定了农业文明的合理性,肯定了根植于这片土地深处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衍生出的伦理道德等价值规范,对其中的人伦亲情、性格品德等进行了至美至善的描述。影片根据铁凝同名短篇小说进行改编,该小说人物稀少,剧情平淡,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整篇故事像散文般富有诗意,隽永悠长,为了保持原作的艺术品位,导演从生活的常态中表现生活的真髓与丰厚的底蕴,通过一种颇为抒情的电影语言和造型技巧,把生活升华为一幅幅充盈着美的意境和诗情的画面,掩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村,群峰、河湾、龟背石的村街,巨大的石堰石碾,散发着谷菜香味的场院,河滩无边的鹅卵石,装满石块的荆筐桥,火红的柿子林等都洋溢着自然无线生机的气息,影片通过富有韵味的细节描写,勾勒出农民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编写了一首清丽淡雅的散文诗。影片不仅极力呈现自然的美,也倾注全力表现少女的美和劳动的美。从这方面看,影片颇带有一点女性主义色彩,香雪等少女们的身上凝聚着导演人格理想的全部思索和追求。在台儿沟成长起来的香雪宛如一个美的精灵,自然、质朴、纯真、柔和,对火车的好奇、熟识,对磁铁铅笔盒的渴求和对城市的向往均表现着她青春的活力。和父母的劳动,无论是河滩开地还是其他劳作,香雪总是努力地奋斗着,在疲倦又满足的神色当中怡然自得,这是一种生命的气息。同时在香雪的身上又有着良好的尊老爱幼的民族美德,在和父亲劳作之后,香雪主动掀起门帘,让爹先进屋,这样的性格特质正是导演对香雪真善美的倾情注入,体现出导演对生命本真、人性美好的呼唤。《哦,香雪》是一部风格清新、质朴的散文电影,以富有诗意的艺术表现描绘了山村秀丽的自然风光、质朴的人情伦理,气韵厚重而又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