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鸣

Mingming Zhang

有片源
1990年
导赏:《想入非非》是张刚导演“阿满系列喜剧电影”作品之一,自1983年拍摄第一部阿满喜剧电影《愁眉笑脸》起,导演张刚就“一条道走到亮”。这个系列的作品以“阿满”为名塑造了许多位特定时代背景下形态各异的小人物形象,这是一个充满荒诞与现实元素的喜剧电影系列,它以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叙事,展现了这些小人物的命运浮沉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使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人性的多面。影片《想入非非》通过丁阿满的经历,揭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在面对生活中的机遇与诱惑时的无奈与挣扎。丁阿满原本是一个踏实的修脚工,却在偶然的机会下被卷入了与自己原本生活毫不相干的权力与利益的漩涡中。他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种种荒诞的遭遇,从最初的惊喜到后来的迷茫与挣扎,深刻反映了小人物在大环境中的被动与无力。丁阿满的人物塑造很出彩,将人物憨厚木讷、老实胆小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他慌张无措的神态和自然生发的具有喜剧效果的动作,使观众忍俊不禁。而钟科长这一角色是令导演社会批判态度最为直接显影的人物形象塑造,道貌岸然、自私势利,并且导演和演员着力描绘了钟科长的滑稽感,一次次经由他身边人之口或直接或间接地揭穿他的虚伪假面,让他在观众看来总是处于一种难堪却不自知的滑稽状态,引人发笑。影片也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如滥用权力、虚伪的人际关系、公款吃喝、贪污腐败、酒桌文化等等一系列丑陋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同张刚导演“阿满系列电影”的精神内核表达一脉相承,体现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批判。《想入非非》一部具有独特价值的电影,这部电影在张刚导演的作品序列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喜剧的形式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问题,为观众呈现了一个荒诞而又真实的世界,让观众在欢笑中产生对生活的思考。(编辑:许雨婵)
1988年
剧情: 在SOS儿童村,有这样三个家庭。白瑾家的大儿子皮涛,是全村有外的淘气鬼,他以前是个流浪儿,习惯于无拘无束的流浪生活,到儿童村以后总想逃跑,不认白瑾做妈妈。一天,他抓到了几只麻雀,在炉子上烤着吃,结果,弄得煤气泄漏,熏倒了弟弟、妹妹。妈妈回家后训斥并打了他。他开始怨恨并报复妈妈,偷走了妈妈的金戒指埋在小树林里。孟巧玲是个粗壮有力的妈妈,她有三个最让人操心的宝贝儿子。小儿子大壮夜游症,夜里做梦竟爬上高高的屋顶。巧玲为了防止万一,为他缝制了脚铃。大壮学习不好,巧玲命令两个哥哥帮助他,不许看电视。结果,三个儿子觉得他们的他们的妈妈又丑又厉害,真想换个妈妈。在皮涛的指点下,他们真给妈妈找了个对象,气得巧玲找到了白家。方芳是个漂亮的妈妈,是个学心理学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爱情受挫,她来到SOS村。开始,她对孩子极理智,以研究孤儿心理学为目的。但经过和那些天真无邪、需要母爱的孩子们一起生活后,方芳发生了很大变化,她为孩子们献出了自己的爱。当她的男友重新回到她身边时,她犹豫了。白瑾在皮涛的生日晚会上,向儿子道歉,并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皮涛得知金戒指的来历后悔恨交加,但戒指找不到了,他痛苦至极。为给妈妈买一只新戒指,皮涛拿着卖废品得来的钱,四个打听,结果被人骗了。他追赶骗子时,又被汽车撞倒。病房中,皮涛双手捧着那只戒指惭愧地说:"真对不起,妈妈。"这是他长久以来第一次喊出"妈妈",母子俩激动地拥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