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璐

1980年
导赏:1980年由侯孝贤执导的《就是溜溜的她》以轻快的节奏讲述了台北千金与土地测绘师的浪漫邂逅。影片搭建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喜剧氛围,如顾大刚在办公室里画稿时脱鞋与文琦开会时脱下高跟鞋,既是一种命运的联结,也是对情节的暗示,想要再次穿上鞋时都纷纷闹出了笑话;顾大刚让火旺孩子将文琦请来,回头却发现孩子牵来的是姑婆;顾大刚在土地测绘时误以为自己被蛇咬,早已魂飞魄散,但深谙捉蛇的老乡看出是蜈蚣所咬,为了惩治他的坏脾气,不仅给他放血,还使他连喝三晚苦药,对他进行好一番“教训”;顾大刚骑电动车时沉迷与雯雯打招呼而没有看路,冒冒失失地跌进稻草堆;马谦站在大刚破旧的轿车中模仿阅兵,引得过路的行人纷纷注目;大刚与马倩同时给文琦打电话,她手拿两个电话,两人在她耳边喋喋不休,最后电话却被父亲接起等等,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在影片的喜剧框架之下,亦埋设着多重社会议题。开马路进乡间所代表的是一种现代化进程,却因要将老乡家宅一分为二而被强烈禁止,愤怒的老乡认为“我们不要发展”,无形暗示了农业文明与工业进程之间的冲突;女主角潘文琦的逃婚之旅,实则是个体意识的觉醒和一场并不彻底的出走,父亲要求她通过长辈的安排和相亲之途径与名门公子成婚,而她所秉持的“在结婚前一定要多恋爱几个”观念、和她发出的“为什么一个女人不能同时嫁给两个男人”这一看似荒谬之问,折射的是传统观念与现代个人主义之间的割裂与代际矛盾;马谦远在法国的女友和他通透地指出“你很好,我也不错,错的是他们的安排”,亦指向了自由恋爱与传统婚恋观念之间的偏差与错位。顾大刚深藏不露的董事长之子的身份看似将一切矛盾都推向了和解,达成了圆满的结局。当片尾唱着“年轻的朋友在一起,比什么都快乐”,响起的不仅是爱情絮语,更是“一个时代在传统与现代间游移的集体心跳”。(编辑:刘若能)
1976年
剧情: 萧依云是个纯真善良的好女孩,与哥哥的同学高浩天相恋而结婚,在夫婿与公婆的宠爱中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婚前曾代过同学的家教课,而认识了不同人生的可怜女孩,18岁的俞碧菡,俞碧菡两算丧父,四岁随母改嫁至俞家,八岁母丧,继父又另娶继母,父母双亡,又父母齐全,继母百般折磨及虐待,是个命运乖张的弱女子。一日,依云接到碧菡的妹妹来电,谓碧菡已被继母虐待到胃出血,命在旦息,请依云相救,依云与浩天赶至医院,依云怜其身世,磨着浩天将碧菡接回家,以姊妹相称的照顾着碧菡。碧菡善良又惹人怜爱,故高家一家也非常接受碧菡,原本可从此过着愉快的生活,但因依云久久不能受孕,最后医生检查出依云不可能生育,高家非常重视传宗接代,不能接受没有小孩,也不能接受领养他人的子孩,依云于是提出离婚的要求,浩天坚决反对。碧菡有感高家及依云对她的恩惠,在高母的要求下同意“借腹生子”,依云无奈也只好同意,一夜在全家的安排下,将浩天灌醉,使其与碧菡成其好事。浩天虽生气,但也怜惜碧菡,开始对碧菡有着不同的感情,依云内心五味杂存,对碧菡开始冷淡下来。一日,依云因为误会而痛骂的碧菡,碧菡发现“报恩”竟成了“报仇”,心碎的离开了高家。而依云与浩天也发现在“碧”菡、依“云”、浩“天”中,碧菡是最无辜的牺牲者。一年后,碧菡的妹妹送来了一个婴儿及一对信,在高家全家的激动,他们读到碧菡信中的句子“生命是爱,生命是喜悦,生命是希望”。
1973年
1972年
196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