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芳

Xiaofang Jiang

有片源
2005年
导赏:由潘宝昌执导,《墩子的故事》讲述了15岁江南少年墩子的青春故事。影片以细腻如流水的叙事见长,在偶尔泛起涟漪的日常生活中窥见少年心事与烦恼。又以极具江南美感的画面动人心神,在淙淙流水与青瓦黛石中传达中式美学,艺术造诣颇高。没有戏剧化的跌宕起伏,《墩子的故事》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十五岁少年的生活日常。饭桌上父母的教训、女孩的暗恋、友情分岔路的喜悦与遗憾、藏不住的少年心事、与忘年之交的珍贵情谊等等,都在平淡中娓娓道来。墩子在简单的日常中经历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对异性的朦胧情愫,第一次渴望证明自己的身份,第一次在友情中迷失自我,第一次面对生离死别的无力。那些压在心底的少年轻愁、模糊的追寻,在这个平淡无奇的夏天里悄悄发酵。骑着属于自己的男式单车,墩子沿着胡同渐行渐远,那些未曾说出口的心事和成长的酸甜,悄然汇成了他的青春画卷。但平淡不等于乏味,而是赋予了故事独特的温情和真实。没有刻意设计的情节起伏,读者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墩子的日常与内心世界。人物的喜怒哀乐都变得自然纯粹,正如生活本身。江南水乡的画面元素传达出浓郁的中式美学,简淡却深刻的意象,使故事呈现出一种诗意的流动感。影片通过这些元素传递出青春的微妙情绪,使墩子的成长成为一幅缓缓展开的水墨画卷,质朴却富有张力。在这种美学框架下,人物情感的细微变化更加动人,90年代特有的温度与质感也更加明显。影片贯穿始终的少年烦恼,似流水般淌进每个观众的内心,留下独特的青春印记,唤醒人内心深处对青春朦胧的无限追忆,共鸣深刻,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佳作。(编辑:颜诗雨)
2004年
剧情:  小刚是一个生活在芦苇荡里的农村青年,从小失去双亲,跟着奶奶一起生活。由于他家的旁边就是人类罕见的自然奇观红海滩,所以他从小就对红海滩特别感兴趣并且还喜欢自己研究这种奇特的自然景观。由于高中毕业的时候,他连续3年考大学没有考上,所以小刚就成了当地农村的一个养螃蟹的专业户。小刚特别喜欢写诗。   珊珊是辽河油田的一个采油女工,她从小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姑娘,还是一个勇敢的姑娘。为了保护油田的国家财产,珊珊的父亲牺牲了,珊珊就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一直想把珊珊调换工作到后方。   冬妮是跟小刚一起长大的同村姑娘,她爸爸王满堂是原来的村长。冬妮是一个养鹤的姑娘,从小就特别喜欢小刚。   天候是一家婚纱影楼的经理,自从认识珊珊以后就一直特别喜欢珊珊,而且想着各种方法追求珊珊。   一天,为了给珊珊拍摄一组在工作现场的照片,天候和珊珊遇到了几个偷油的坏蛋,而且他们打成了一片,就在非常危险的时刻,听到呼喊的小刚赶过来救了他们,但小刚自己却负了伤。后来,冬妮也赶了过来,他们四个人就这样匆忙相识,但并没有记住彼此的名字。   在一次,当地文学社举办的征文比赛的颁奖会上,珊珊和小刚竟意外地同时获奖,他们俩再次重逢。这一回,他们聊得很多,也很投机。自从小刚和珊珊再次相见之后,他们围绕着对红海滩的保护和彼此的文学情结一天一天地觉得彼此互相离不开了。   慢慢地天候和冬妮都从彼此喜欢的人那里感受到了一丝异样,终于有一天,他们四个人又一次相遇,但这次是冬妮和天候看到了珊珊倒在小刚怀里的情形。回到家的冬妮流露出了因为小刚而导致的极大痛苦,让特别喜欢女儿的王满堂感觉到了十分的痛心。为了解决孩子的问题,王满堂就准备去红海滩旁的芦苇荡里找小刚,但就在他快要到的时候,遇到了正在跟偷油贼搏斗的珊珊,并在千钧一发的时候,救下了珊珊,但他自己却因伤势过重牺牲。珊珊也因负伤而暂时失明。   为了安慰失去父亲的冬妮,小刚在冬妮家里陪伴着冬妮,但却被赶来给王满堂鞠躬的珊珊遇见。这时的小刚陷入了极度的困惑。善良的天候和冬妮看到失明的珊珊和痛苦的小刚的情形,决定让这一切有所改变。经过跟一群年轻人的商量,他们决定要以小刚和珊珊为龙头成立一个以保护红海滩为目的的“护滩小分队”,而且要在珊珊眼睛上的纱布拆线的那天举行成立仪式。   在布置地特别有意境的井场平台上,小刚手里拿着小分队的队旗,医生在一层一层地拆着珊珊脸上的纱布……终于,珊珊脸上的纱布完全拆掉了,珊珊的眼睛又一次看到了光明,这时出现在她眼帘的是满眼的红飘带……
剧情:  小芸是一个天文爱好者,刚上高中的她对未知的世界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尤其是对天文。和几个同学去中国科技馆那天,正赶上北京的夜空将出现有历史记载以来难得一见的月全食。吃完晚饭,做完作业,小芸和表弟欢欢就定好闹钟,佯装入睡,等到凌晨两点时,趁爸妈熟睡之际,开门下楼,向小区附近一片拆迁工地走去。   北京的夏夜,繁星点点,午夜的城市已经没有的白天的喧闹。此时,小芸拉着欢欢刚刚出小区,就被突然从树林里跳出来的一名带着红袖章、自称是便衣警察的中年男子拦住。刚才还在欢欢面前振振有辞的小芸此时已经没有的主意,在中年男子要小芸拿出学生证以证明自己不是坏人时,小芸想到了让欢欢回去拿学生证。然而,欢欢刚走,中年男子就捂住小芸的嘴巴,把她拖进了工地附近的一片林子里,等欢欢跑回家,小芸的爸爸意识到什么时,一切都晚了……   如果,如果当时有爸妈陪着,或者小芸大声呼救,或许就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结局。但在小芸身上已经没有了如果,到是在小林的身上,有了另外一种结局。小林是高二(三)班的一名男生。平时爱出风头的他在全学校召开“绿色环保在行动”动员大会那天,从众多同学中间唱起来,冲向发言席,打断一位女生的长篇发言,高声喊了一句“同学们,我们不要坐在这里挨晒,我们需要行动”。   小林的一声高喊不要紧,不仅打乱整个会场秩序,连后来校长的讲话都没什么人听了,在市环保局、教委领导和电视台记者面前,造成不好的影响。小林的妈妈被叫到了学校,校长坚持要给小林记警告处分。一时间,爸爸的责骂、妈妈的气恼、同学的嘲笑和大学招生办的成见,在小林的脑海一一闪过。就在小林爬上教学楼,准备用跳楼自杀逃避这一切的时候,一个“我这是干什么呀,不就是挨一个处分,至于这样吗?”的闪念,让小林重新回到同学们中间。   和小林一样有着花季年华而从凋谢的边缘走过来的,还有小海和小猛。小海是一名高职的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吧遇到初中的同学小健后,小海沾上了毒品。从此以后,小海偷遍了爸爸、妈妈、舅舅、姥姥的钱,为此还进过看守所,但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小海最终战胜毒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当中;小猛刚上高中,自从一天下午放学回家路上,遇到几个流氓混混拦路要钱后,小猛就在胆战心惊中度过了好长一段日子,最终还是鼓足勇气,告诉老师,叫来警察,才算了却一段噩梦缠身的生活。   当我们为小芸的不幸遭遇扼腕痛惜时,也为小林、小海、小猛的幸运而额首相庆。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受到社会广泛高度重视的今天,让《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更加深入人心,让我们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共同托起属于祖国未来的明天,让鲜花更艳,让花季更美。   他们有着灿若朝阳的笑脸,他们有着鲜花盛开的季节;他们有着长大成人的梦想,他们有着滑向犯罪堕落的危险。在社会飞速发展、时代日新月异今天,太多的诱惑和危险横亘在他们的面前,如果那样,他们美丽的花季可能过早的凋谢,而如果这样,他们将安全地战胜诱惑,跨过懵懂,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