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品

有片源
2016年
2015年
导赏:《百团大战》作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献礼片,是首部反映著名的百团大战的电影作品,描写了延安党中央毛泽东、朱德、张闻天对百团大战的肯定,陪都重庆的蒋介石抗战立场的动摇等。影片特别描写了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刻,“百团大战”的全面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体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抗战士气,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同时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片从战略、战役、战斗三个层面,再造了司令部决策的真实,也再现了战壕中战斗的真实,描绘了一幅气势宏伟的战争全景。不论将领还是战士,老兵还是新兵,男性还是女性,人物魅力和神采皆来自活泼泼的真实感。彭德怀、左权等指挥将领睿智果敢,几个富有人情味的小道具让人物形象更立体、有温度。战争片的类型元素让这部作品抵达“好看”的观赏层面,这群充满真实感的英雄群像则让电影实现了“走心”的沟通功能。影片的情节重心是“百团大战”中的四场战斗,它们各有不同看点,镌刻着人物独特的成长轨迹,交织着人物之间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互动。影片在四场战斗中镶嵌了两条重要线索。其一是姚尚武的转变。起初,他对日本侵略者的认识过于天真,后来他在反抗侵略者的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二是姚尚武与梁山的感情线。他们从相识、并肩战斗到情愫暗生、天人永隔……这体现了影片在大量战争场面中加入更多“文戏”的努力,因为人物的情绪、感受、心理起伏以及命运历程往往是一部影片最动人的部分。为了在战争的铁血阳刚中注入更多温暖感人的情愫,影片还用一根皮带传递了彭德怀与左权之间的惺惺相惜,他们对彼此心思的洞察,凸显了革命战友之间的相知、关切,以及信任、依赖。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导赏:《飞天》是一部关于载人航天的主旋律电影,影片讲述了第一代宇航员张天聪为了航天事业坚守奋斗二十年的故事。从内容与形式上来看,影片都追求一种不曾有过的磅礴大气。中国人千年飞天梦想的实现、综合国力的跃升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豪迈,决定了影片应有的大片构架和格局。在角色塑造上,影片揭秘未曾表现过的航天员的特殊生活和人物命运。用好看的故事、鲜活的人物、真实的情感、艺术地再现了航天员的奋斗故事。电影中的第一代航天员张天聪,经历了同代航天员的转岗与离开,他毅然决然的选择继续坚守自己的航天梦,他也承担起了培养新一批航天员的传承与责任。在这20年中,他遇到了落选、妻子的陪伴、女儿的成长、病毒感染、错过母亲的离世,都没有阻碍他坚守的决心与前行的步伐,在与飞上天一次一次的失之交臂,终于在52岁迎来了一次执行任务的机会,他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在这20年的坚守中,可以看出张天聪的坚韧不拔与决心。演员刘之冰也把张天聪的隐忍、痛苦、喜悦等感受演绎的打动人心。但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人物,最终也未能实现自己的航天梦想,艺术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在此刻得以体现,影片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形象。除此之外,影片中还有诸多其他人物角色,我们可以从影片中看出他们没有过多的妆造修饰,真实的根据每个人所处的身份环境打造真实的人物形象,突出他们的坚毅、果敢、严谨和朝气,着力刻画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和感情。《飞天》以失败的个体的角度对中国的航天精神和航空事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表达了对无名英雄的赞美,而不是简简单单塑造出一个战无不胜的空洞形象。不以成败论英雄,人性化的视角和创作理念让《飞天》置于主旋律电影中显得风格独具。在特技制作方面,影片也展现出了不俗的表现,影片后半段近半小时的篇幅讲述太空中发生的一场灾难,飞天1号和飞天2号先后于空间站对接,镜头的精密度,太空景色的营造,都十分精细。影片还采用实拍和特技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一场地面灾难戏,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编辑:王晶)
2004年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