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铮

有片源
2024年
2023年
导赏:《年会不能停!》是一部喜剧片,该片成功踩中了社会热点。在笑点呈现方式上,导演董润年抛弃了过去大鹏擅长的段子输出,改用错位这种更加高级的形式。片中有人物关系的错位(如钳工胡建林成了人事经理),有人物行为和目的的错位(老胡给各位高管安排的培训是“造个锤子”),这种极具荒谬感、反差感的情节和场景,让观众哄堂大笑。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些细节既是电影里的,又何尝不是生活中的。正因如此,年会上那首惊天动地的主题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打工人之歌》才会成为整部电影的高潮,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内心,成为打工人的“嘴替”。它可以堪称21世纪的打工人之歌,几乎囊括了当代打工人在职场中可能遭遇的各种怪现状。经由关系与规则、职场黑话与狗屁工作、福利与福报、人与螺丝钉等几组关系,以嬉笑怒骂的方式对职场中的种种怪现状,进行酣畅淋漓地吐槽,直击打工人的痛点。在叙事上,深挖职场叙事的底层逻辑,在身份错位的经典模式中对齐了观众笑点的颗粒度,打出喜剧、讽刺、现实主义、价值上升的组合拳,形成了过去工人下岗潮和现当下互联网大厂裁员潮遥相呼应的时代闭环。主创对职场文化的展现并非停留在段子式的抖机灵中,而是深挖上班族内心深处的理想与欲望;辛辣讽刺的搞笑中,扑面而来的是正统的生活烟火气。此外,在完整的喜剧结构下,语言的错位运用使《年会不能停!》愈加血肉丰满。电影台词经过精心打磨,不仅追求“趣味”更寻求“恰当”,要符合人物性格和剧情逻辑;有些“谐音梗”则贴近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易与受众产生共鸣。此外,《年会不能停!》还融入经典、流行、说唱等多元音乐元素,拨动观众的心弦。结尾处,主角团以年会歌舞的形式,伴随现代韵律唱出年轻人的朴素心声,击碎此前埋下的种种隐喻,将观众的情绪“顶”上高潮。“请相信,你的未来不是梦,你认真地过每一分钟……”在《我的未来不是梦》的经典旋律中,完成了这部献给打工人的爽文。(编辑:张昕一)
2022年
导赏:“心中有爱,四海为家”,《四海》是韩寒继《乘风破浪》《飞驰人生》之后又一部于春节档上映的影片。本片由刘浩存、刘昊然、沈腾等主演,黄晓明、陈小春、冯绍峰等客串,故事讲述了在广东南澳岛上,小镇青年吴仁耀在结识了向往大城市生活的女孩周欢颂后,踌躇满志地一同来到广州,而最终都归于幻灭的青春爱情悲喜剧。在《四海》中,满怀理想的少年们以为只要离开这个生活平淡的小岛,自己一定能在繁华都市中大展宏图,然而在一次次碰壁中才发现,光凭一腔热血并不能跨过“池中物”的限定:阿耀以为自己能实现开车飞跃珠江的梦想,结果只能靠在游乐园进行摩托车技表演谋生。电影的一头一尾都是阿耀一个人骑着摩托车的镜头,但他的心境已经截然不同。片中很有象征意味的一幕是,当阿耀和欢颂一路骑车到广州塔顶寻找showta哥,但浑然不知广州已经禁摩多年,当他们从塔上下来,摩托车已经被拖走了——摩托车这一阿耀最热爱、小镇生活中最常见之物在城市中竟然是违禁品,可见阿耀们对城市的向往是建立在何等虚无缥缈的想象之上。又如因不会刷房卡而等在酒店走廊里时,欢颂描述着自己渴望拥有的房子:“要有厚厚的地毯,蓝色的窗帘,要有一个书桌,不需要很大……”伴随着她满怀憧憬的旁白,镜头穿过紧闭的房门进入211号客房,其中的布置与欢颂所说一一对应,这一场景看似温馨,实则客观而残忍地呈现了一种巨大的落差:平民青年的梦想居所,不过是城市中一家普通酒店的标配。总体而言,电影《四海》是一部导演尝试剖析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创新之作,令人回味无穷。(编辑:曾奕琦)
导赏:由大鹏执导并主演的现实题材喜剧电影《保你平安》,通过一个荒诞的故事,探讨了谣言对人的危害,以及人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坚守自我。影片表面是喜剧,实则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探讨了严肃的社会议题。编剧苏彪指出,谣言从无到有的过程充满荒诞感,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喜剧,但其底色却是悲凉的。一个已故的人被虚构的恶性谣言所抹黑,她自己已经不可能再为自己辩白,如果不是魏平安这样一个理想主义的人物出现,只能任由谣言四起,面临被人挖坟掘尸的命运。而死亡和墓地等沉重元素的加入,也让谣言的危害显得更加深刻和沉重。影片的另一个深刻层面是对人性的探讨。魏平安的坚持,尽管看似无力和笨拙,却在过程中展现了他的善良与责任感。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辟谣”的喜剧,更是对“做一个正直的人”这一永恒主题的反思。大鹏通过这个角色,展现了普通人在面对网络暴力和社会压力时的无奈与坚守,而他的成长,也反映了社会对善良与正直的呼唤。但在处理这些沉重话题时,影片并未采取简单的“黑白分明”的方式来讲述,而是通过荒诞的谣言链条与滑稽的情节,在荒诞中发人深省。深刻的现实主义与喜剧元素的结合,不仅使得影片在情感上能够触动观众,还让影片的社会意义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表达。在魏平安为了韩露洗清冤屈的过程中,观众能够看到一个普通人如何在无力感中找到自我价值,以及在世俗与困境面前,如何保持心底最初的良知与善意。虽然这部电影本质上是喜剧,但却让不少人感动得泪流满面。电影所传达的真实与深刻,在面对社会和网络暴力时的无奈与痛苦,以及主人公的坚守,都深深触动人心。(编辑:颜诗雨)
2020年
导赏: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和我的家乡》为时代献礼,通过延续姊妹篇《我和我的祖国》的集锦创作方式,将视野由城市投向乡村、由宏观转向个人,努力讲好城乡脱贫奔小康的故事,唤醒每个游子心中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我和我的家乡》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新主流电影创作模式的成熟,创作者们在主流思想、艺术追求与商业价值间找到了一条既能加深家国一体价值观认同、又能带来欢乐陶冶情操的理想路径。影片在叙事技巧上“以小博大”,“相比《我和我的祖国》以时间为轴讲述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七个重大事件,《我和我的家乡》则以空间为序展现了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地点的家乡变迁。如果说,前者是小人物在‘小时刻’与大时代的‘迎头相撞’,那么后者就是小人物在‘小地方’和大时代的‘旧梦重圆’。”出租车司机、农民工、乡村教师、带货主播,他们是城市与乡村中最常见的个体,是被新闻流量和热门数据掩盖的普通人。但正是在这些人身上,蕴藏着最接地气的烟火气和最朴素的善良、正义。他们在城市思念着家乡的圆月,在农村修路、支教、抗沙,深入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舍弃个人得失换来家乡巨变。医疗改革、科技创新、尊师重教、回乡创业、驻村扶贫,五大故事基本都采用先抑后扬再升华的叙事逻辑,深入脱贫举措的具体成果,串联起脱贫攻坚的重要话题,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却又统一于“家国一体”的共同主题。形式上,《我和我的家乡》“采用风格各异的电影技巧和笑中带泪的喜剧表达方式,由一种纯正、欢快、轻盈的叙事基调进行串联”,使影片观感轻盈,以人的信念、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动观众。《最后一课》前半段铺垫了大量笑点,后半段则以怀旧的姿态制造时空的交叠,当年姜小峰在画纸上未竟的愿望,终于在他与范老师重逢的时刻实现。这是将人性力量与电影本质魅力精彩结合的瞬间。除此之外,影片也积极探索视频媒介形式与电影的结合,拓宽电影影像的空间。片中顺应当下网络趋势,融入了大量竖屏短视频,并将其以互联网审美语感呈现,每个个体都会被看见,他们在时代中的参与、奉献也都会被记录、呈现。(编辑:海边淡鼠)
2019年
导赏:这不仅仅是一部青春片,它更是一部触动人心、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改编自玖月晞的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通过细腻而真实的叙事,让我们看到了青春期的困惑、挣扎,以及面对困境时那份不屈的勇气与坚韧。影片以高考前夕的校园为背景,讲述了两位少年陈念和小北的故事。压抑的小镇和糟糕的家庭环境以及残酷的校园暴力使陈念的生活陷入了黑暗。此时,小北的出现成为了她生命中的救赎之光。他用自己的方式保护陈念免受校园暴力的伤害,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安全。两人之间的情感逐渐升温,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片的深刻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展现了青春期的甜蜜与阵痛,更深入地探讨了校园暴力、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现实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然而,影片并没有停留在对现实的批判和揭露上,它更通过陈念和小北的故事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信息。面对困境时,他们并没有选择逃避或放弃,而是勇敢地面对并寻求解决之道,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未来。他们的勇气和坚韧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的爱、力量和希望。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精湛演技让角色更加立体和真实。周冬雨将陈念内心的无助和脆弱展现得淋漓尽致,因而她最后选择坚定自强时更让人钦佩、感动。易烊千玺则通过小北这个角色展现了自己的演技爆发力,他将小北的复杂情感和心理变化演绎得十分到位,在痛苦和挣扎之间不时流露着细腻的温柔。《少年的你》导演曾国祥、监制许月珍、编剧林咏琛、李媛、许伊萌,摄影指导余静萍、造型指导吴里璐、声音指导黄铮等是《七月与安生》的原班的人马,主创们力图还原最真实的青春本色。曾国祥与许月珍相识多年,都致力于挖掘电影里更深刻的情感和主题,呈现出更大的格局和群像感,不只是呈现青春,更希望去讨论青春在社会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少年的你》让观众透过剧中角色的视点,真切体会到一个处于社会和校园边缘灰色地带的亚文化群体面对青春、成长和未来时的彷徨、无助和焦虑。虽然大多数观众不一定有过相似的人生经历,但通过“认同”与这个群体联结互动起来,在观影过程中不断勾连自我的成长体验,从而找寻出各自生命的意义。”因而在青春的时光中加入了现实主义的严肃与质感,尝试找到更多打开现实主义与商业市场之间大门的钥匙。(编辑:路明慧)
2017年
2016年
导赏:《七月与安生》是香港青年导演曾国祥首部独立执导的内地影片,展现了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赋予了本片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巧妙地保留了原作的女性视角,通过精彩的情节铺陈、丰满立体的人物塑造和多重反转结局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悬念和深度,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思考女性成长中的精神蜕变。周冬雨和马思纯在片中的表现堪称惊艳,是本片的一大亮点。她们分别饰演的安生和七月性格迥异却快意鲜活。周冬雨将安生的叛逆不羁、自由勇敢与敏感脆弱演绎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她与家明初见时的略带痞气的台词和独自踏上流浪旅途时眼神中的坚毅。而马思纯饰演的七月则更具挑战,她不仅要展现角色的温良柔和,还要表现出长期隐忍中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活动,乃至最终的情绪喷薄而出,独具感染力。《七月与安生》在影像表现上也下足了功夫,镜头运用细腻而富有隐喻色彩。影片中小景别如特写镜头的运用,不仅放大瞬间的情绪感染力,而且使观众得以窥见主角的内心世界。如在家明家中浴室之内七月与安生的对峙,女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与心理角逐在特写镜头前一览无遗。而七月与安生平躺在床上的俯拍镜头暗示着两人当下的平等态势,火车即将开走时的拉镜头不仅表现空间上的距离感,也暗示了七月与安生当下内心所产生的隔阂与疏离。影片中多次出现多个耐人寻味的审美意象,如浴室和胸衣意象凸显电影欲望化叙事的特点;灯塔意象则是女性精神世界的向往与抉择。同时,象征手法增强了主题的表达力。安生和七月的名字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正如电影海报展示的那样,她们最终“互换人生”的情节框架也象征着女性成长中的身份认同危机与探索。影片不仅是一首关于青春和成长的序曲,让人们在感动于安生与七月真挚的感情之外,也对生命的脆弱、自我的认同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编辑:刘若能)
2015年
导赏:电影《喊山》改编自山西女作家葛水平的同名小说,由杨子自编自导,于2016年上映。该片以细腻而具有张力的情感刻画、精美诗意的视听风格和对人性善恶与命运悲剧的深切反思,获得观众的好评与热烈反响。《喊山》的人物形象塑造立体饱满,情感时而含蓄时而外放,郎月婷饰演的哑女红霞全程没有一句台词,仅凭质朴自然又不失细腻的表演通过眼神和肢体动作传递她内心世界的痛苦挣扎与隐忍坚韧;王紫逸饰演的韩冲性格乖张顽劣又不失温柔细心,他将敢爱敢恨、热烈赤诚的纯爷们形象演绎地栩栩如生。红霞与韩冲之间跌宕起伏又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令人难以忘怀,韩冲为了心爱之人以寡敌众,众人面前的表白与承诺掷地有声,红霞亦能手举“人是我杀”的白纸承担罪孽,下跪托孤无不令人潸然泪下,愿与全世界为敌的恋人深遭命运戕害,亦要面临分离,爱情在世俗压抑之下艰难生长,那一句“我要娶你”的代价太过沉重,如同韩冲被拷在车中的无力抗争,一如深埋土中的雷管爆炸发出的一声闷响,却足以震天撼地。《喊山》在自然主义摄影风格之下静静流淌着诗意,影片取景自山西省平顺县通天峡景区,好莱坞著名摄影师帕特里克·穆尔以自然光与细微平滑的镜头运动还原了奇幻秀美的山色与小说中的隔绝闭塞之意;法国作曲家尼古拉斯·艾瑞拉为影片创作的配乐亦与画面相得益彰,以音乐代替哑女红霞发声。《喊山》以红霞与韩冲之间的悲情爱情故事为主线,同时聚焦于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红霞的悲剧命运象征弱势群体普遍面临的失语状态,个体抗争的不易发人深思。红霞年幼不幸被拐卖,受困于残暴男性的折磨,引向雷管和以手窒息的杀心固然偏执残忍,但复仇的必然和对新生的渴求亦然明显深刻。红霞一天比一天明丽鲜艳的衣着是个性的抗争,学着山中女人那样披散头发站在山头敲盆是她难以抑制的自我表达,以盆筷代替自己发声;受害者锒铛入狱是命运无常的捉弄,结尾处她丢掉盆后的放声呐喊,既是对自由的深切渴望,更是在抛弃外物和助力后自我的真正解放,生命的一次新生。(编辑:刘若能) 
2014年